
幼儿音乐教学赵君.doc
5页浅谈幼儿音乐教学[摘 要]: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以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强健的体魄音乐活动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功效原因有三:其一,正如叶圣陶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为人类所共同理解,能产生共鸣其二,音乐艺术能陶冶情操,为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所认可其三,喜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对于幼儿的健康心理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音乐教学 幼儿 进行创新 大胆尝试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孩子们在音乐中,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悦的心情音乐教学确实和其他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我也有很多的困惑,我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并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和创新一、音乐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植于幼儿自己“自然的生长土地上”,符合幼儿自然发展法则目前,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仍然有远离幼儿生活实际的倾向,教学内容小学化,甚至成人化。
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内容要创新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如运动时选择热烈的迪斯科;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动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促使幼儿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教学内容应更具有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要为幼儿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要增强教学的选择性与开放性如果教师强硬地要求,幼儿唱一些晦涩难懂的歌曲,幼儿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也就无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当然,幼儿也不可能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适应时代需要,突出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扩展和更新后的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应包括“欣赏”、“表现”和“创造”三方面的内容幼儿欣赏方面,要求用美的事物、艺术作品感染幼儿,唤起他们对美的注意、向往和追求,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表现方面,能让幼儿在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能整理生活印象,感受各种艺术手法的传情作用,初步表现美;创造方面,要求给幼儿自由支配的时间,选择好的内容让幼儿自由创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音乐教育活动中,就可以让幼儿自制简易乐器、自编歌词、自唱、自奏、自跳等。
比如,一个空易拉罐,几只碗碟或者几块竹片都能用来演奏打击乐又如选择她们经常听到的儿歌、流行歌曲、动画影视歌曲……在播放音乐同时让她们去模仿或自由的发挥想要表现的人物或事物形象,培养她们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初期达到敢于表现自己,敢于随着音乐起舞二、音乐教学的形式创新(一)以情育情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我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我认为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孩子们的习生活中总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幼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青蛙、小鸟、小树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进一步升华,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来表达音乐所包含的情感,抒发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由此可见,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音乐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情传神,以情动人,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二)把歌词编成故事,提高歌曲表达力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如在教授《春天来》这首歌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春天来,春天来,花儿朵朵开,红花开,白花开,蜜蜂蝴蝶,都飞来!将歌曲融入舞蹈当中进行表演如歌曲《小老鼠上灯台》,我就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将歌曲,通过角色对话演唱出来的------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三)在组织音乐活动时,利用多媒体的动感画面,教师的情绪、肢体动作来带动孩子的情绪,与孩子进行互动,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真正地玩起来、动起来,感受音乐的快乐四)灵敏的听觉是感知音乐的前提,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从听觉入手,让孩子多听,自己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运用各种有趣的音乐手段来激发幼儿听音乐的愿望,引起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听的习惯,从而分辨出音乐中的细微差别另外,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图片,动感的画面等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因此,还要借助与多媒体让孩子从视觉上,听觉上都能受到刺激将抽象的音乐变为让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象的音乐 例如一首歌曲或乐曲,我们配上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图案让幼儿自己想象创编故事、创编动作等比如我在一次孩子自由活动时间放了一段“森林舞会”,提供了图片、音乐、头饰,让孩子们认真地听,在不出声音的前提下玩自己喜欢的玩具有部分幼儿在认真的听音乐,听完后,我问小朋友:“图片上有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孩子们有的说:“森林里有许多的动物在跳舞,跳得很美很美有的孩子说:“两只小鹿在找妈妈还有的孩子说:“两只小狗熊玩得太没意思了,它们想上幼儿园等等,孩子的回答都非常好之后我又让幼儿表演不同的小动物,那些在玩玩具的幼儿也被我们吸引过来,一起表演孩子的表现还十分的稚拙但都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有让幼儿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愿意去做,他们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发会想象力、独创性三、将音乐教学创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时期的音乐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的音乐教育,不仅在上课时进行,也可以在幼儿进园后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使幼儿经常生活在音乐环境之中,如在幼儿进餐、活动前、入厕后以及游戏时间等,都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配以不同的活动这样的安排,带来了以下好处:(1)在生活环节中安排音乐活动可以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2)有利于各个活动环节过渡紧凑,避免教师过多的说教3)能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那么,如何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安排幼儿的音乐活动呢?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些我的做法:(一)选一些优美的乐曲给幼儿欣赏,如果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我会先选出一些曲子,然后根据乐曲的音乐形象用编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使幼儿了解乐曲表达的意思,当音乐响起时,幼儿来创编各种动作如在欣赏圣桑的《幸福歌》这组乐曲时,我先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只用动作,不许出声,听一至三遍音乐,并观察孩子们的反应,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动作,如拍手、点头,摇身体等,有的孩子还能很快用动作表现出乐曲因此,我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音乐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就这样,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尝试让幼儿听着音乐编一个故事,这样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又会提高一个层次又如,《赶花会》,我根据乐曲内容改为《小猫看花》的故事,幼儿边听音乐,边创编小猫走、小猫跑,及各种姿态美丽的花幼儿对于这个活动兴趣很高,通过欣赏乐曲及创编动作,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及表现力另外,还可以欣赏音乐与活动同步进行如在幼儿进餐时,给幼儿放一些曲子让幼儿欣赏,如《苏格兰舞曲》、《橙子变变变》等,有助于幼儿愉快进餐的同时,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也很有帮助(二)拍打一些节奏,提高幼儿的乐感 1、拍打生活中的节奏,使音乐生活化我在这方面借鉴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将节奏放在首位,利用身体做打击乐器(如拍手、跺脚、拍膝盖等)结合语言,借助这些形体动作来进行练习,激发幼儿的兴趣如: 起风了 来 坐下坐下X X X – X- X X X X幼儿先反复朗诵,感受节奏的长短,然后再拍打节奏2、拍打一些幼儿熟悉的歌词节奏如:拍打歌曲《小动物走路》中的歌词节奏:螃 蟹 走 路 爬 爬 爬 X X· | X X· | X- | X- | X- | 小 海 豚 走 路 游 游 游 X X X | X X· | X- | X- | X- |由于这些歌词幼儿很熟悉,节奏拍打起来也比较容易。
3、幼儿自己创编一些节奏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儿歌,童谣等编成具有一定的节奏进行教授,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有创编节奏的欲望幼儿一开始创编时,往往节奏型很混乱,不大成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幼儿可以创编出一些简单的节奏这样,教师一方面及时了解了幼儿掌握节奏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幼儿创编的能力总之,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都离不开要转变观念,学习和掌握扎实的理论让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切实地为教学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的音乐教学理念,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还加强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利用与培养虽然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过渡时间都很短,但只要坚持下去,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受力、表现力,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