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2篇.docx
7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我镇通 过“强组织、强动力、强产业”三大举措,有效促使脱贫攻坚与乡村 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 强组织,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党旗引领风帆劲,凝聚合力促发展,通过优化调整党政班子联系 村,两委一队三个人建强村,攻坚队及同步小康成员充实村,优秀干 部联系帮扶户等几大支队伍强强联手、形成合力,有效筑牢基层党组 织坚强战斗堡垒,为全面衔接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一是团 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结合镇党政班子各成员的特长,根据村情,合 理安排每个班子成员联系1-2个村,以所联系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和 村民群众收入增长为指导帮扶重点,全方位推动村级各项工作开展, 特别注重“下得去、下到底、蹲得住”,形成“下村一把抓,回来再 分家”的工作格局,扎扎实实筑牢坚强战斗堡垒二是调整优化增强 发展活力认真开展“两委一队三个人"研判、驻村干部轮战、软弱 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等工作,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队伍进行调整 优化,整合“减贫摘帽”攻坚队、同步小康工作组、村两委班子几支 队伍力量,强化村级脱贫攻坚一线核心力量。
目前,择优选派225名 优秀干部入村担任攻坚队员或同步小康工作组成员,成立24个“减 贫摘帽"临时党支部,举全县、全镇优秀干部力量,使512名干部与 369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三年来累计走访26万余人次,帮助谋 思路出点子86876条,解决困难问题35687个二、 强动力,激发潜能促发展始终坚持“智志双扶''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出发点,积极探索 “一帮二带三小康"到“我要脱贫我要小康”誓师大会到“三转”行 动再到“主抓主推主带”,通过引、帮、带、育的方式把群众的内生 动力有效激发出来,为打赢脱贫收官战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 障一是考察学习激斗志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通过考 察方式,我镇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各村(居)“两委”班子、党员 代表、致富带头能人等到县内外区域条件相对较差、发展好、群众积 极性高的乡村考察学习达2610A次;组织相关农技专家到镇、村、产 业基地开展现场培训51期1750人次,让其在学习中找差距,激斗 志二是深化“三转”增内力持续推进懒转勤、勤转能、能转富“三 转”行动,将奖勤罚懒列入《村规民约》进行强化管理,斩“懒根”、 拔“穷根”,摒弃不劳而获,杜绝养懒汉,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志向和 内生动力,实现了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我要小康”的转变,实现懒转勤178户353 人、勤转能773 / 1765人、能转富245户736人。
三是“主抓主推 主带''齐发展坚持“党委主抓、支部主推、党员主带"模式,镇党 委统筹谋划抓产业、村党支部合力推产业、党员示范带头干产业,全 镇上下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全员智慧和力量,确保产业发展有方向、 可操作,全镇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园、两个“500亩坝区”蔬菜种植等 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切实增强农户发展产业的“参与感"和“获 得感",全镇产业已促进3721户脱贫户实现持续增收三、强产业,抱团发展奔小康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我镇“6个1"产业扶贫工 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强村带村"、“两委"和能人双带动等组织模式,抱团发展壮大村 级集体经济,让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有效促进全镇经济稳步快速 发展一是科学联合谋新篇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 作模式,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支持公司引导合作社精准选 择产业、发展易地产业建设基地,推动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以“强 村带弱村”这个契合点,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 开启村与村之间从自我“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实现“空壳村" 向“实业村''的转变;始终牵住村“两委”这个牛鼻子,以本村能人 为“基石",大力动员村“两委"班子带头参与发展,积极引导本村 能人回乡创业,以实干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发展。
目前,我镇共有24个 村(居、社区)“两委”班子均加入合作发展,成功引入村级能人52 人二是共享红利促增收充分依托“三带”品牌,积极引进或培育 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打开市场渠道,组织动员所有农民参 加合作社,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让大批农户完成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务农者"到“务工 者”的华丽转身,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基地务工薪资、合作社分红, 带动周边村寨7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小结2021年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 之年,首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 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切实做好有效 衔接各项工作现就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明确镇党委书记是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第一责 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镇村全体党员干部具体抓落实通过 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锚紧责任链压实村两委的主体责任, 结合工作实际,谋划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确保 工作具体到点、落实到人;压实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协助 村两委做好产业项目谋划、实施,引导已脱贫人口发展符合市场需求 和自身资源条件的产业;动员和组织已脱贫人口参与村道、农田水利、 生活用水、用电、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压实帮 扶干部责任,贫困户脱贫后坚持每季度走访帮扶对象户不少于1次, 通过、等方式加强与帮扶对象的沟通联络,及时掌握帮扶对 象的最新动态,帮助解决帮扶对象的合理诉求。
二、 巩固拓展成果,有序推进工作1、扎实推进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工作不定期对所有已脱贫 户和一般农户开展全面摸排,了解掌握“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 全情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 为“政策找人"充分发挥村民组长、村两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 等力量,对低收入人口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对农村常住居民 进行排查、识别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和早 帮扶重点关注对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 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 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建立了镇村排查、 县级审核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实行有进有出、 动态管理经排查截至5月底全镇农村低保对象1793户2375人、特 困人口 662户674人、边缘易致贫户27户83人、脱贫户567户1753 Ao2、 资金项目和扶贫资产管理有序完成了 2021年项目库建设任 务,首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50万元的双丰村蔬菜大棚项目 已经开工建设,预计8月上旬建成发挥效益3月底前,完成了 2020 年度形成的扶贫资产核查清算和确权工作;及时公告公示扶贫资产运 营、收益分配、处置等情况,落实了管护责任,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 挥效益。
3、 完成总结和档案整理工作完成了镇2016年以来脱贫攻坚系 统性工作总结和三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并审核后上报了县脱 贫攻坚《篇》编辑部委托档案整理第三方公司,扎实推进镇村脱贫 攻坚档案规范整理,目前镇级档案已经基本完成,村级档案分村推进三、突出衔接重点,接续落实政策1、 金融扶贫全镇现有存量贷款408.7万元,使用合规,无逾 期现象同时加大对已贷出的扶贫小额贷款的监管和到期预警,确保 了资金安全,到期能够及时收回2、 光伏扶贫加大对全镇10个光伏扶贫电站的现场管护,定期 登录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系统,实时排查解决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 行告警、低效运行、故障损毁等问题,保障光伏扶贫电站正常运行, 稳定发挥效益3、 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 扶贫专干等人员力量,通过、、上门走访等形式,逐村逐户 逐人逐项摸清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 “返乡回流"、稳岗留工、 务工就业状态、务工就业地点、务工就业意愿、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 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促进稳岗就业持续做 好外出务工脱贫人口的跟踪监测工作,实行台账管理,及时录入国办 系统截至5月底全镇脱贫人口外出务工882人、边缘易致贫人口外 出18人。
外出务工和本地就业总人数高于去年水平,确保应就业尽 就业4、 公益岗开发为了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全镇利用光 伏、人社、林业等资金,开发保洁、宣传、巡逻等公益岗233个,其 中光优公益岗199个、人社公益岗7个、林业公益岗17个、乡村综 合财力公益岗10个四、下一步工作重点1、 加强全面排查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 进村入户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的拉网式大 排查2、 持续跟踪监测动员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 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 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户为重点,持续开展跟踪监测,重点监测家 庭收入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并与相关部门站所 加强对接联系和数据比对,对因自然灾害、意外变故等出现返贫致贫 风险的,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救助帮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 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帮扶3、 强化精准帮扶一是对于因病或因意外事故导致收入骤减或 支出骤增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的,及时纳入低收入人口监测和帮扶范围 二是针对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家庭现状、发展能力、实际需 求和真实意愿,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制定完善“一户一方案、 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及时安排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 题。
全面落实“五防"机制,坚持提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坚决 防止出现返贫致贫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