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课程考核体系构建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6685362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7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课程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赵惠娟 徐方方 张博【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课程考核体系构建研究(GH161043)”最终研究成果G64 A 2095-3089(2017)17-0034-02现今高等院校中课程考核仍然主要以试卷的形式来呈现,着重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掌握程度由于这种传统的标准化考试降低了人为误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此类简单的静态考核,目标狭隘、模式固化、方式单一,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活动越来越强调分数,考核目的越来越功利化,固化的考核形式也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的课程考核体系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解决传统考试为教学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助力高校培养综合素质高、分析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一、教育生态学理论概述教育生态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门由教育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教授在1976年出版的《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

      理论一经提出,便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掀起研究热潮,也引发了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具有互相依存的有机性、共同发展的建构性、实时调节的开放性、互利互助的亲和性、积极自由的创新性教育生态学主张基于多维互动的生态效应,建立自然、和谐、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把学习的外部压力与内部压力、主观意识与机体活动、情感态度与认知活动、规范要求与个体天性统一起来,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自由开放、合作探索的生态化学习环境二、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校课程考核体系构建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课程考核不应该是一次性的活动,而应该是对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循环过程一)课程考核内容1.课程知识的考核课程基础知识就像建筑物的地基,必须稳定牢固才能支撑起摩天大楼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课程考核也必须以理论知识考核为基础,只是需要适当降低其在最终考核结果中的比重,并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非简单的背诵和记忆2.基本素质的考核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等通过教育生态化课程考核体系的设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仅能够得到科学的评估,更能够获得有效提升。

      学生基本素质的展现应是隐性的、不经意的,这样评估的结论才是客观、准确的根据评估结论向学生做出必要的反馈和调整建议,并在后续考核环节中继续设置相关内容,起到强化和提升的作用3.综合能力的考核教育生态系统中,课程考核最主要的内容应该是对学生以及教师综合能力的考查、调节和提升综合能力包含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战能力、生存能力等等基于教育生态学观点,课程考核应该将上述能力的考核与理论知识的考核有机融合,灵活考查,起到调节和提高的作用4.职业素养的考核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对高校的迫切要求职业素养从意识层面上看主要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尊重意识;从知识层面上看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职场知识和管理知识教育生态系统中课程考核的内容必须涵盖职业素养相关环节,其呈现形式不应是单独考查职业素养相关知识的记忆,而应是融入其他内容的考查过程中,使学生将其职业素养在完成案例分析、项目模拟、体验练习或方案陈述等考核环节的过程中间接展示出来二)课程考核方式1.注重过程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学活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必须注重整个动态变化过程,而不是固定在某一时间点上的静态情况。

      课程考核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发掘每个主体因子学习和修正的能力,随时为整个教学生态系统提供信息反馈因此,在设计考核环节的时候必须将整个教学过程纳入考核范围,而不是考核某一个或某些知识点考核方式的设计还应允许学生犯错误,为其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注重调节考核的实质应该是调节和纠正教学行为,而非淘汰和控制通过课程考核的调节作用,使整个教育生态系统达到内在的和谐与平衡想要实现课程考核的调节作用,教师必须合理利用引导和激励两种手段根据考核的反馈信息,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和激励方式,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全面快速地完成,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交往、思考、倾听、抗压和调节,形成良性循环、自我修正的教学生态系统3.注重互动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都在环境中联系互动,同时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心理环境是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优劣课程考核必须关注环境,尤其是心理环境,对学生表现和教学效果的影响为学生提供舒适安静、设施完善的考核场所是顺利完成考核任务的前提条件;提前与学生沟通考核方式、具体要求和评判标准等信息是有效完成考核任务的必要条件;多设计促进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互动的考核环节是达成考核目的的决定性因素。

      课程考核最终应该通过合理的互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4.注重未来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除了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生活生态化考核方式的设计,应该促进对学生学习、分析、思考和组织等受益终生的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三者的和谐统一三、生态化课程考核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注意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由于生态化课程考核的设计工作需要将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生态因子进行整合并综合考查,因此,对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学生具备的各種能力和素质,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并且能够将其融会贯通,完成考核体系的设计教师对考核任务的把控能力直接决定了考核的效果和质量同时,生态化课程考核要求教师团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注意公开课程考核的原则和结果在生态化课程考核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提前与学生沟通考核方式、具体要求和评判标准等信息,这是有效完成考核任务的必要条件由于生态化考核的目标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调节,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可以利用的平台随时向学生公开和反馈考核信息,帮助和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有效调整,促进教学活动形成健康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Reference:[1]吴春玲.建构式生态课堂形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科教导刊,2014(10)[2]邵尚林.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生态教学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2(08)[3]赵秀芳,苏宝梅.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0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