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计算题竞赛.pdf
8页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计算题竞赛姓名成绩一、口算( 12 分 )40.5=72.1=8.89+0.1=240.25=0.10.01=2.40.8=-0.25=1-0.82=0.3=0.01=025.4=4.80.4=0.61.2=0.840.6=4.50.1=150.4=0.10.5=2.87=1000.01=1.43=0.728=60.03=0.50.6=400.9=二、笔算除不尽保留两位小数)(33 分)0.38148 63066.9920.17三、计算下面各题三、计算下面各题( (能简算的要简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030 分)分)7. .0523. .7+7. .0576. .30. .1253. .22. .53610.114780.125 11.727.851.72 12.65.824.18四、1、解方程(先写解: )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关系解题,把含有未知数X 的项看作一个数0.7X=17.5X0.38=1.65 X9.2X=0.4316.9X=0.13X2、文字题 (用方程解要写-解:设)注意: (1)和是,差是,积是,商是(2)运算顺序该下括号时如何下3) “除”和“除以”不同。
1)4.8 与 2.7 的和乘 4.02,积是多少?(2)35.7 除以 0.7 的商,加上 12.5 与 4.8 积,和是多少?(3)10.2 减去 2.5 的差,除以 0.3 与 2 的积,商是多少?(4)用 10 减去 6.9 的差去除 24.8,商是多少?(5)10 与 8.7 的和,除以 4.5 与 1.1 的差,商是多少?四、奥数计算题(15 分)(1)19998199819818(2) 381+378+382+383+379(3)1208-569-208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学校名称 : 官渡镇惠庄小学课程类型课程类型 : 基础性课程设计教师设计教师 :设计日期设计日期 :_10 月适用年级适用年级 : 小学五年级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数与代数 35 课时空间与图形 12 课时统计与可能性 4 课时实践与综合应用 3 课时一、本册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 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2、 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 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二、内容安排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 60 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周次单元序号及专题小数乘法2单元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811学生能正确的进行笔算,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 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似数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32.学生能掌握小数除法的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114小数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 除以小数、求商的近似5计算。
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63观察物体通过观察实验,能正确辨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3假891011124.学生能初步理解方程的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 意义、解方程、稍复杂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 的方程性质解方程16期简易方程5会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913多边形的面积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 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面积积、组合图形的面积4146.统计与可能性体会事情发生的等可能可能性、中位数性以及游戏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情发生的可能性157.数学广角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数字编码法学会用数字进行编码3168.总复习通过总复习, 把本学期所 小数的乘除法的复习,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使 “简易方程”的复习、学生对所学的概念、 计算 “多边形面积的复习” 、法则、 规律性知识得到进 “观察物体的复习” 、 可一步巩固, 计算能力得到 能性的复习进一步的提高4三、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根据本册教学内容,学生利用钉子板立体模型、校园设施等进行数学学习2、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数学离不开生活”。
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习的兴趣二)教学实施1、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教研教改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小组讨论定稿,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课,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 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 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精神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
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5、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6、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就能力我们知道,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学期,我们五年级数学老师要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四、课程评价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地与同学交流,是否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2、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孩子的表现都给与随即评价3、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乐于和他人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从中吸取他人的优点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学习态度: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作业情况构成: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是否定期小结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2)测试成绩评价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1)85 分以上为优秀;(2)7084 为良好;(3)6069 为及格(4)60 分以下为不及格结果处理:多鼓励和表扬需努力的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