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手术方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临床医学论文.doc
2页不同手术方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方案,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治疗方案无差异、效果相当(P>0.05),而在术中出血和手术切口及术后患者的恢复方面腹腔镜手术方案好于开腹手术方案(P0.05),具有可比性 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准备,如消毒、备皮及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嘱咐患者术前尽量排空膀胱等,而麻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另外术中做好各种指标的监测工作其中,开腹手术组在于患者右下腹麦氏点进行横形或斜形切口处理(根据具体情况),然后将渗液处理完后在回盲处探查阑尾,找到阑尾后进行分离、结扎以及剪断等处理(将去除的阑尾置于标本袋行病理检查);而对于残端的处理我们采取荷包缝合包埋的方法进行相关处理,手术完成行一期缝合切口 腹腔镜手术组:①在患者脐上缘行10 mm弧形切口,同时建立压力在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的人工CO2气腹;②插入10 mm Trocar,并置入腹腔镜进行探查处理;③运用5、10 mm Trocar在反麦氏点及耻骨上方进行穿刺以便形成主操作孔;④采用无创性钳牵引阑尾将其系膜完全打开后,利用超声刀电凝对阑尾系膜和阑尾动静脉处理;⑤在距阑尾根部5 mm和10 mm处采用套扎线套扎处理后将2个套扎线之间的阑尾行剪断处理(去除的阑尾通过操作孔置于标本袋);⑥利用电灼等措施对阑尾残端处的黏膜实施处理;⑦术毕,消除气腹、缝合操作孔。
对两组患者来说,一旦手术期间患者出现腹腔内渗出物较多的状况,则需要利用生理盐水等对患者腹腔进行彻底及全面处理,然后置入引流管进行引流 1.4 观察指标 根据现行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制订《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调查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手术方案、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等;对以上内容有专人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数据统计与处理分析 1.5 手术效果评估方法 按照《外科学》[3]进行评估,即临床痊愈、显效、无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效果对比结果 见表1由表1可知,两组手术治疗方案无差异,效果相当 表1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效果对比[n(%)] 注:与开腹手术组比较,χ2=2.67,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见表2由表2可知,两组手术治疗方案在术中出血和手术切口及术后的恢复方面腹腔镜手术方案好于开腹手术方案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x±s) 注:与开腹手术组比较,◆P>0.05,▲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