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芋农民合作社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67页XX农民合作社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XX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XX县XX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XXXX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XX所有制形式:民营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XX县XX镇补六村规模:年产魔芋600吨,辣椒800吨期限:1年建设内容: 1、200亩魔芋高产栽培示范2、100亩辣椒高产栽培示范3、魔芋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示范4、社员培训示范,培训社员128人 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XXXX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XX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万元资金构成:固定资产万元,流动资金万元(辅底流动资金万元)7、资金筹措银行贷款万元,企业自筹万元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产年产量:600吨魔芋、800吨辣椒年平均销售收入:5173万元总成本:3883.25万元利润:1289.75万元税收:425.62万元投资利润率:19.86%投资利税率:29.65%内部收益率:26.2%财务净现值:1357.25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7.3年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辐射区域:XX全县及周边县(市)区带动农户数量:2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500元/年增加就业人数:6.9万人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项目承建单位委托书;2、XX县发展计划局《关于XXXX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3、“XX县XX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项目建议书”;4、云南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纲要》;5、云南省加快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
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本研究包括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市场分析预测,产品方案及生产技术,建设条件,基地选址和布置,环境评价,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开发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列项的基本条件;对XX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发展辣椒产业,满足市场对无公害辣椒产品的需求有着积极的意义;且本项目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项目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有助于带动当地农户增加收入本项目对环境污染极小,生产过程中也没有突出的危险性本项目有成熟的技术为依托,发展前景好各项经济指标表明,项目有较强的盈利前景,产品有稳定的潜在市场,投资风险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论证结论本项目生产技术成熟可靠,产品畅销,市场前景好,又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承担企业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企业管理经验本项目切实可行,建议批准建设,尽快实施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村生产经营机制、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是增强农民民主管理意识、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举措,是建设现代农业、保护农民利益、构建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必须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经济,使全体人民共享文明发展的成果,特别是要重视八亿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重中之重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从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大批农民工走出去无工可打,返乡无业可就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下岗职工和退伍军人就业问题也很严峻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不安定的因素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金钥匙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产业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以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法人一样,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具有法人资格,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民管、民办、民受益”是其主要原则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处于初级阶段,国家规定了从产业政策倾斜、财政倾斜、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扶持方式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把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纳入议事日程,写进了中央文件,并制定了多项重大措施,引导、支持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广大农村得到蓬勃发展这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被世人所公认XX县XX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为了促进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摸索合作社管理经验,XX县XX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了本示范项目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可以改善社员处境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一个群体,她可以提高小农抗击农业风险的能力;增加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阻遏内卷化效应;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的适度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自助自救能力,避免农民的破产危机;加速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本项目通过魔芋、辣椒高产栽培示范,将在社员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力促进当地魔芋、辣椒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社员的处境2.2.2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民合作社经济组织,在推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就会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全方位的帮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在农业经济活动中不仅享有交易按额度比例返还,同时还享受出资份额分配,甚至成员还可作为投资人获得约定红利当然,随着合作社规范运作发展的壮大,合作社的成员通过合作社的平台,更容易享有社会各项福利和待遇,实际上成员都成了合作社的企业员工,居住、文化、生活、待遇等都将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这样实际上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选择建设本示范项目,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合作社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社员也将因此而获得更好的待遇,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2.2.3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是以农民为主体,可以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时安排大量农民就业,但是在农业产业项目扩大发展时,也必须要引进科技、信息、技术、管理等高科技人才,这样就可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定的框架内,吸纳有知识、技术、信息、管理能力的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复员军人、甚至城市下岗待业青年参与创业就业完全能够解决部分返乡农民工、大中专应往届毕业生、退伍复员军人和城市下岗待业青年等的就业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合作社的壮大,也必将有助于解决当地就业等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2.2.4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产业助推器专业合作社通过标准化生产,提升了产品质量,通过培训解决了农民的技术难题专业合作社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专业合作社使产业规模扩张,层次提升,也使农民的市场化观念大大增强本项目将提高社员的种植技术水平和高产栽培意识,为当地魔芋、辣椒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成为产业发展助推器。
2.2.5示范带动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合作社的经营活动,离不开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和社员素质的提高项目通过魔芋、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合作社内部管理和社员培训示范,将有力地促进XX魔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并为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经验和示范,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3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XX县地处东经103°58′37″—104°49′48″,北纬25°02′38″—25°58′22″之间县境东部、东南部与贵州省的盘县、兴义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罗平县毗邻,西部与麒麟区相连、西北部与沾益县交界,北部与宣威市相连XX县自古就是内地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素有“入滇第一关”、“滇黔锁钥”、“八宝之乡”之称的美誉是云南东大门东至贵阳413公里,西距昆明197.5公里,南至广西南宁580公里国道320线(曲靖至胜景关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北部,国道324线从南部擦边而过,胜境关为全省九大通道之一,省道富兴、富法线贯穿全境,连接2208线和南昆铁路线、国道320线和324线全县交通初步形成以铁路、国道、省道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的交通网络境域总面积3348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50公里,最窄处约10公里,呈两头宽,中间窄的葫芦形。
乌蒙山支脉纵贯全境,全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1100米 3.1.2自然资源状况XX县地貌为中山山地,其特征为河流纵向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岩溶发达、河谷阶地狭窄,耕地零星分散境内不仅土地、水能、动植物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更为丰富突出的峡谷地貌待征,对气象因子进行再分配,形成南温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降水丰富,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14℃左右,相对湿度较大,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光照热量条件较好,为农业生产和动植物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森林树种有45科106种,牧草110余种,优良畜禽品种10多个,农作物品种285个XX县地处滇东多雨区,属珠江上游的山区县,自然水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32毫米,水资源总量28.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北盘江支流,主要河流有块泽河、黄泥河、嘉河、丕德河、篆长河、水城河、木浪河及其支流,境内流量22.1亿立方米,境外流入水量6.7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4500立方米,全县已建立蓄水工程46座,正常蓄水7083.6万立方米。
已建成的三岔河电站、响水河电站、细戈电站、跌水电站、坝后电站年发电量11120万千瓦时全县耕地面积161.5万亩,土壤以红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61%,其次为黄棕壤和黄壤,占总面积的28.77%和17.78%,夹杂紫色土、石灰土、冲积土、草甸土矿藏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煤炭、莹石、铅锌、硫铁矿、铁、石膏、金等4类21种特别是煤炭储量最大,而且煤种齐全、煤层厚、煤质优、埋藏浅、发热量高,易开采等优点,全县含煤面积83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4,地质储量141.02亿吨,探明储量64.57亿吨,其中无烟煤探明储量达38.8亿吨,是我国江南最大的无烟煤田3.1.3社会经济状况全县辖10镇1乡(中安镇、后所镇、墨红镇、大河镇、营上镇、XX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古敢水族乡、十八连山镇、老厂镇),161个村委会(社区),1723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汉、彝、水、回、苗、白、壮、布依等18个民族,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658597人201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2亿元,人均GDP达到11925元地方财政收入8.38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157.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8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66元。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1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8.06万吨全年造林面积1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41%种植魔芋10.3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实现产值3.36亿元,覆盖农户3万余户,农民户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