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基础辨析题.doc
19页法律基础辨析题法律基础辨析题1. “法律基础”是法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基础同法学概论一样,都不是法学中的一个独立的学科,既不属于理论法学,也不属于应用法学,而只是对法学基本原理和有关法律所作的概略的论述通俗地说,它们是法学中的“法律入门” 2.守法未必知法,知法未必守法,何必学法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社会生活中,确实有人不知法而守法,也有人知法而不守法,但是这并不能由此否认学法的重要性不知法而守法者,是因为法律的规定与他个人的行为准则相一致,但这种守法仅仅是一种自发的守法,而不是自觉的守法若进一步了解了法律的内容,就能增强守法的自觉性生活中存在知法而不守法的现象,同样也不能否认学法的重要性,知法而不守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是因为知法才不守法,相反,知法者即使是想违法(不守法),也会在行为之前加以衡量,若违法的法律后果大于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利益,他也会选择不违法3. “我不犯罪,又不违法,为什么还要学习法律?”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方面,若不学习法律,就不能保证你不违法、不犯罪,社会上很多法盲违法、犯罪就是例证另一方面,学习法律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自己不违法、不犯罪。
通过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还可以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规定,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从而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4.凡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则就是法律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任何社会规范(行为规则)都要通过一定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实施,但方式有所不同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它是由国家权力的力量即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而且这种强制力具有普遍性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责任人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只有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才是法律5.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前处于原始公社制度,原始公社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原始公社时期既没有国家,也没有法;而是由氏族组织通过习惯对原始社会的秩序进行调整和维护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形成,产生了国家、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氏族制度和传统习惯已经无法继续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处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建立起军队、警察、监狱等一系列暴力机构和专门的管理机关,以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于是产生了国家同时,奴隶主阶级还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以确认、维护和发展对本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制定或认可法律,这样就产生了法6.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首先,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之一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制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原先并没有某种行为规则,立法者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而认可则是社会生活中原来已经实际存在着某种行为规则(如习惯规范等),国家以一定形式承认并且赋予其法律效力无论是制定还是认可,都与国家权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正是这一特点使法律的效力在形式上具有了普遍性。
其次,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任何社会规范都要通过一定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实施,但方式有所不同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它是由国家权力的力量即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而且这种强制力具有普遍性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责任人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7.法律渊源是指法律的起源问题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形式渊源” ,即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不同而划分法的不同形式,如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判例法、习惯法、法理等在我国,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制定法判例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而法的起源则与此不同,它指的是法何时产生、如何产生的问题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形成,产生了阶级、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处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建立起军队、警察、监狱等一系列暴力机构和专门的管理机关,以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同时,奴隶主阶级还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制定或认可法律,以确认、维护和发展对本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样,法就随着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一同产生了所以,不能把法的渊源与法的起源问题混为一谈8.法律实施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于具体的主体或场合,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法律实施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规范的活动,而且还包括社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也就是说,根据法律实施的主体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实施的方式分为法律遵守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简称守法,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法律适用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于具体的主体或场合,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包括一切司法和执法活动上述说法把法律实施仅仅归结于法律适用,因而是片面的9.仅有思想而无行为不构成违法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的行为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受到一定思想的支配。
但是仅仅是思想而没有见诸行动,不能构成违法,因为仅仅是思想而没有行为不会改变任何客观事物,因而也不可能造成任何危害社会的后果况且,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允许根据思想而不是根据行为来判断是是否违法,那就会给非法专横大开方便之门,直接导致对法制的破坏10.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法制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首先,社会主义民主产生社会主义法制,并决定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内容与发展方向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使社会主义民主成为现实,才能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从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因此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法制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对于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都发挥者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制的这种巨大的能动作用是同社会主义民主不可分的民主越发展,法制的力量就越强因为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实施等方面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都使法制增添了力量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不懂得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就是不懂得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就不能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1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否可以搬用西方民主制度的模式答: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能搬用西方民主制度的模式任何国家和民族对于政治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必须以自己的国情为立足点和基础,必须适合自己的国情,决不能照搬外国政治制度的模式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对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13.德治就是人治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今天实行的德治和以德治国,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是在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提出和强调以德治国,它与所谓的“人治”即专制和中国历史上的德治都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提倡德治,不会也不容许走向专制和“人治” 我们今天提倡德治,当然对于每一个公民都是适用的,但着重是对于党员和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讲的,正如江泽民提出的“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 重点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14.法制健全了,法治也就实现了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而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就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的原则,亦即依法办事的原则法制和法治是密切联系的,它们都要以法律为核心内容和因素;它们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都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它们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都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二者也不是完全等同的:法制是与国家政权相伴而生,有国家政权就有法制,而法治则是与民主政治相伴而生,一个国家可以有健全的法制但不等于实行了法治,有了民主政治才可能实行法治。
15.我国的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和检察院行使,所以我国也是实行三权分工制度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三权分立制度强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不仅相互分立,而且相互地位平行,而在我国,虽然也是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和检察院行使,但是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相对于立法机关来说处于从属地位,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立法机关产生.向立法机关负责受立法机关监督因此,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同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16.只有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我国有正当职业和居住 1 年以上,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宪法和选举法规定,凡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极少数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因此上述表述中对选举权在职业和居住年限方面的限制显然不符合法律的规定17.某监狱长在法定选举日,组织全狱在押成年犯人投票选举本区人民代表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宪法和选举法规定,凡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所谓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主要是指因犯罪而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某监狱长在法定选举日,组织全狱在押成年犯人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