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docx
5页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李漪【摘 要】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与自我效能支架呈正相关性,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医师可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效能关键词】 腹膜透析;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相关性R249 【文献标志码】A 1005-0019(2019)07-277-01腹膜透析是当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透析过程十分漫长,且腹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部分患者在家中进行,因此需要患者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治疗中,进行自我管理[1]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调整自身液体以及营养的摄入量,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00例研究,做出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00例,女性40例,男性60例,年龄在45-80岁,平均年龄为(62.52±6.26)岁;透析时间在4-12个月,平均时间为(8.05±2.12)个月。
纳入标准:①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③患者、家属签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呼吸/心力衰竭以及恶性肿瘤者②存在精神分裂症、智力障碍者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腹膜炎等疾病者④合并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者⑤电解质、水代谢紊乱者⑥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1.2 方法①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患者年龄、姓名、受教育程度、付费方式、性别以及透析时间等②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具体包括病情监测(并发症、超滤量、尿量、体重、血压)、控制盐水、营养摄入(包括饮食记录以及蛋白质摄入)、服药(降磷药、降压药)、透析操作(导管护理、出口、换液)每项以0-3分4级评分法评定,0分表明未做到,1分表明有时做到,2分表明大部分时间可做到,3分表明完全可做到良好为大于8分;中等为6-8分,差为小于6分[2]本问卷Cronbachs a系数为0.72③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包括完成自我管理各项任何(控制盐水、营养、遵医嘱用药)、活动和管理不适症状(乏力、头痛)两部分每项分值在1-10分,无信心为1分,完全有信心为10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越好,大于等于7分说明自我效能水平高,反之即为自我效能水平低[3]1.3 统计学方法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x±s、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n/(%)]、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2.1 统计自我效能行为本研究100例研究对象,自我管理评分中控制盐水、营养摄入、病情监测、操作水平、遵医嘱用药分别是(8.86±0.99)分、(8.62±1.05)分、(7.82±0.68)分、(7.09±0.77)分、(6.28±0.43)分2.2 分析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的相关性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与自我效能支架呈正相关性,P<0.05(具统计学差异)3 讨论从本研究可知,腹膜透析患者总体自我管理行为相对较好临床有研究显示:心血管并發症一直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超负荷容量会导致透析患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因此对腹膜透析患者盐、水摄入量严格限制极为重要[4]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自身某一特定行为能力大小的一种主观判断,也就是说个体对于自身某一特定行为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自信心腹膜透析患者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极易引发营养不良,但是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又会增加血磷含量,因此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增加机体血磷含量,降低肾脏的清除能力,导致透析不充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腹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降低残余肾功能以及液体清除能力,如果不减少水、钠摄入量,极易出现超容量负荷。
因此严格限制腹膜透析患者钠、水的摄入,对于减轻水肿、容量负荷,降低血压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出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特提出以下建议:①患者自我管理:对患者展开授权教育,将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接受治疗,与患者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②加强鼓励:对患者加强鼓励,提供榜样,也可形成一对一的互帮互助形式,使患者获得替代性经验,提升自我效能,改善自身管理行为③利用社会支持:及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鼓励家属予以患者真诚的照顾与关心,让患者有一种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其次积极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④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对自我效能的了解,使其更好的参与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中综上所述: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与自我效能支架呈正相关性,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最大限度改善其预后参考文献[1] 王丽鹃, 苏宁, 孙国云. 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及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4(23):117-119.[2] 刘鹏飞, 夏焕君, 骆素萍. 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29):3481-3484.[3] 王洁, 王菲, 李琳. 授权教育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自我效能及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7, 15(8):1011-1013.[4] 贾成玮. 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31):2406-2409.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