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1 创建基本草绘特征.doc
6页§ 3-1 创建基本草绘特征1、特征概念 在PRO/E三维造型过程中,其数据是采用“特征”方式进行记录的,也就是记录三维形体由若干个特征组成,每个“特征”有由特征内容组成 如图3-1所示的三维零件由“拉伸实体、旋转体、孔、倒圆角、倒角等”特征组成,如图3-2所示,而每个特征又由“属性、截面、材料生长方向、旋转角度、 高度(深度)等”特征内容所组成 图3-1-1 图3-1-22、特征的类型 在PRO/E中通常将特征分为三大基本类型:实体特征、曲面特征、基准特征 (1)实体特征 基本实体特征(不规则形状特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特征,这类特征具有质量、体积等实体属性它具有确定的形状、大小、厚度实体的造型 是PRO/E中最主要的工作和操作对象由于基本实体特征的类型很多,特点也不同,因此,还可以分成基 本实体特征和附加实体特征 所谓基本实体特征(不规则形状特征)是实体造型的基础,其它特征可以在它的基础上添加特征这类特征有“拉伸、旋转、扫描、混合、其它高级 实体特征”等所谓附加实体特征(规则形状特征)是指必须在已有基本实体特征的基础上才能生成,只能附加在其它特征之上。
这类特征有“孔、倒圆角、倒角、 壳、筋、管道等特征” (2)曲面特征 曲面特征与实体特征相比,曲面特征是一类相对抽象的特征,曲面特征没有质量、体积和厚度等属性由于曲面特征的操作比较灵活,可以用作生成实体特征、也可以对实体特征进行分割等 (3)基准特征 所谓基准特征是基准点、基准线、基准轴、基准面和坐标系统的统称这类“特征”虽然没有质量、体积等属性,但在造型过程中起的作用不能忽略,它主要用来定义“放置参照、尺寸参照、设计参照、绘图平面等” 3、绘图平面 在三维造型中需要绘制二维截面图形,绘制二维截面图形要确定绘图平面,绘图平面相当于绘图板有三种面可用作绘图平面:系统提供的基准平面(PTO、FRONT、RIGHT)、实体特征表面、创建新的绘图平面 4、参考平面 在确定绘图平面的同时,还需要参考平面,参考平面实际上是确定观察方向(视角方向),在绘图板确定后,就需要确定绘图板的放置方向参考平面与绘图平面是相互垂直,它们之间根据观察方向不共有六种选择:参考平面右以放置在“上、下、左、右、前、后” 进行零件设计,需进入Pro/E零件环境:点选菜单:文件→新建(或), 在弹出的对话框(图3-3中选择文件类型为“零件”,子类型为“实体”,去掉“使用缺省模板”前的“Ö”,→确定,→在弹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图3 -4)中,选取模板为“mmns_part_solid”→确定。
这样便设定了零件设计的单位为“毫米_牛顿_秒”而非缺省的英制单位图3-1-3图3-1-4§ 3-1 创建基本草绘特征一、拉伸特征 一个平面上的二维图形沿其垂直方向拉伸生成实体(或切掉材料) 1.创建第一个拉伸特征: 拉伸工具(或 主菜单:插入→拉伸…)→出现操控板(如图3-1-5,其中标示出了各按钮的功能),→放置→定义…(或选取特征工具栏的“草绘工具”)→选取草绘平面→ 确定草绘方向和参照面→点选对话框中的“草绘”按钮(或按下鼠标中键)→进入草绘环境,绘制二维封闭图形→Ö→指定拉伸高度→按Ö下鼠标中键(或点选操控 板中的Ö)图3-1-5 2.当已有二维草绘时,可以直接选取草绘进行拉伸 3.在有些情况下,用以拉伸的二维草绘不一定要求封闭 4.拉伸的高度选项,如图3-1-6所示图3-1-6 5.壳状拉伸,如图3-1-7所示图3-1-7 6.拉伸除料,如图3-1-8所示图3-1-8 7.修改特征 1)修改特征尺寸:在模型树中点选欲修改的特征→按下鼠标右键→编辑→双击要修改的尺寸→输入新值→再生模型 注:修改尺寸后须再生模型,方法为:主菜单“编辑→再生”(或或“Ctrl+G”) 2)修改特征:在模型树中点选欲修改的特征→按下鼠标右键→编辑定义→出现操控板,可以修改该特征的各选项设置。
8.关于临时基准面 9.关于草绘面、草绘方向和参照面 参照面:用以确定草绘面的放置方向,必须是与草绘面垂直的平面二、旋转特征 一个平面上的二维图形绕一个轴旋转生成实体(或切掉材料) 基本步骤如下: 旋转工具(或 主菜单:插入→旋转…)→出现操控板(如图3-1-9,其中标示出了各按钮的功能),→放置→定义…(或选取特征工具栏的“草绘工具”)→选取草绘平面→ 确定草绘方向和参照面→点选对话框中的“草绘”按钮(或按下鼠标中键)→进入草绘环境,绘制旋转轴和旋转截面图形→Ö→指定旋转角度→按下鼠标中键(或点 选操控板中的Ö)当已有二维草绘时,可以直接选取草绘进行旋转图3-1-9 注:1)旋转轴与截面图形应处于同一平面内 2)当草绘中有两条以上中心线时,系统自动将第一条作为旋转轴 3)旋转特征的草绘图应位于旋转轴单侧,且不能自相交三、扫描特征 一个二维图形沿一条扫描轨迹扫过生成实体(或切掉材料) 基本步骤如下: 1)(主菜单)插入→扫描→伸出项(或薄板伸出项、切口、薄板切口、曲面等选项)→ 2)出现特征创建对话框及菜单管理器,在菜单管理器中选择扫描轨迹的生成方式:“草绘轨迹”/或“选取轨迹”→ 3)定义扫描轨迹: 方式①,草绘轨迹方式:选取草绘面→指定草绘方向(Okay / Filp)→选取参照面→进入二维草绘环境,绘制扫描轨迹→ Ö → 方式②,选取轨迹方式:选取扫描轨迹,可以是事先画好的一条曲线(Curve),也可以是已有实体上的边 →完成→ 当选取的扫描轨迹是实体上的边线时,需再指定一个面及其方向以确定扫描截面放置的方位→ 注:a)扫描轨迹应连续相切 b)选取扫描轨迹时有右图(图中为中英文双语显示)所示的几种方式,这样的选项在Pro/E里会经常出现。
c)按住Ctrl键可连续选取多条边线 4) 自动切换到扫描轨迹起点的垂面上→绘制扫描截面→ Ö → 5) 在特征创建对话框中“确定” 6) 当扫描特征与已有实体相连接时,需选择相接处的状态:“合并终点”/或“自由端点”四、混合特征 在几个二维图形间自由过渡生成实体(或切掉材料) 1. 平行截面间混合 1)(主菜单)插入→混合→伸出项(或薄板伸出项、切口、薄板切口、曲面等选项)→出现菜单管理器,点选:平行→规则截面→草绘截面(或选取截面,此处以草绘截面为例)→完成→ 2)出现特征创建对话框→定义属性:在菜单管理器中选择直的/光滑→完成→ 3) 选取草绘面→指定草绘方向(Okay / Filp)→选取参照面→进入二维草绘环境→ 4) 绘制第一个截面图形(自动给出截面起点及方向)→(主菜单)草绘→特征工具→切换剖面(或在图形窗口按下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点选“切换剖面”)→第一 个截面变灰,绘制第二个截面图形,→(主菜单)草绘→特征工具→切换剖面(或在图形窗口按下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点选“切换剖面”)→第一、二个截面变 灰,绘制第三个截面图形→……→Ö→ 5) 指定各截面间的高度 → 在特征创建对话框中“确定”。
注:a) 各截面图形的顶点数应相同,当某一截面的顶点数少于其他截面时,可用将线条断开以增加顶点;或在某一顶点处加一个混合点,方法为:选中顶点→主菜单“草绘”→特征工具→混合顶点(或选中顶点→右键→在弹出菜单中点选“混合顶点”) b) 各截面的起点及方向应相对应,否则,选中起点→主菜单“草绘”→特征工具→起始点(或选中顶点→右键→在弹出菜单中点选“起始点”) c) 确保前面的截面图形变灰色后方可进行新截面的绘制,如果你画的几个截面均亮显,你肯定错了! d) 当需要修改其他截面时,可用主菜单“草绘”→特征工具→切换剖面,在各截面间切换2. 旋转截面间混合(“旋转的”选项) 如3-1-10图所示 图3-1-10 3. 更复杂的方式:“一般”选项(略) 4.试着创建下图所示零件(左图为零件,右图为剖面图形)提示:当一个二维草绘图比较复杂,或需多次使用时,可事先将其画好并保存,以后通过主菜单“草绘→数据来自文件”来调用Pro/E甚至可以调用其他二维软件(如AutoCAD)中绘制的二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