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天馈核查手册 0531.docx
9页案例标题:5G天馈核查手册一、 关键词:现网多种制式共存、5G天线部署、天馈融合改造、设计核查、融合思路及原则二、 案例分类1. 问题分类:5G设计、天面整合、覆盖类、网络性能等2. 手段分类:现网替换、利旧空位、铁塔新增、融合替换等三、 优化背景1. 为什么建设5G要做天馈融合改造?移动通信系统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在5G时代,同一运营商拥有多张不同制式网络的状况将长期存在,GSM/TDD/FDD多制式、900M/1800M/F/D多频段并存,优质天面资源日益稀缺5G网络建设引入新的天面,亟待对现有天馈进行融合改造,适应网络演进过程中新的天面空间资源需求2. 为什么网优要对天馈融合设计进行核查?天馈融合势必造成4G网络各频段制式天馈高度、方位角、下倾角等参数发生变化,网优必须充分了解和把控天面参数变化幅度,才能有效控制网络性能波动,通过在天面设计阶段对其合理性和可调整性进行审核,避免后期因优化需求进行重复整改四、 问题现象对主城区1324个物理站址的天面天馈普查,发现有问题需整改的有117个,占比8.8%其中天馈布放不合理是主要问题(38个),需进行天馈位置挪动,其次是天馈被破坏问题(32个),需进行天馈复原。
问题归类问题类型产生的问题影响数量设计问题设计不合理天线合频,资源过于集中资源利用率低11天面查勘不细致天线被阻挡影响覆盖和业务吸收7施工问题施工不规范安全隐患基站易故障退服4馈线外露被市政破坏影响覆盖和业务吸收32天线卡死无法优化调整23未按设计施工天线被阻挡影响覆盖和业务吸收12设计&施工配合天线被阻挡影响覆盖和业务吸收2无法定界设计图纸遗失,无法定界天线被阻挡影响覆盖和业务吸收26总计117问题现象说明:问题1:抱杆设计过矮,天线被女儿墙和装饰方柱阻挡,影响覆盖和业务吸收效果问题2:美化方柱设计太小,方位角、下倾角均无法调整,影响RF优化实施问题3:施工走线不规范,导致馈线被市政、城管剪断,天线被迫放置在机柜上,影响覆盖和业务吸收效果在图纸审核和现场查勘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审核输入问题类型核查要点问题描述影响图纸图纸信息自相矛盾图纸数据前后信息是否一致1、图纸数据前后信息矛盾(包括站名、经纬度、方位角、下倾角);无法指导施工队在现场准确的施工安装2、侧视图和俯视图实施方案矛盾;查勘报告方位角/下倾角偏差过大FDD1800/5G规整后是否继承原网工参XX制式XX频段XX扇区(GSM900/LTE D/F频段 X扇区)规整后偏差过大(XX度变为XX度)——30度以内为合理无法继承现有优化成果;覆盖和业务情况变化过大查勘报告同站方位角夹角过小同站扇区夹角不小于90度(5G)XX制式XX频段XX与XX扇区方位角夹角小于90度造成系统内干扰图纸/照片/勘察报告/现网工参设计方案与现场不符设计方案与现场是否一致1、XX天线的设计安装位置不具备安装空间;无法指导施工队在现场准确的施工安装,可能造成施工单位自行随意安装2、XX天线不在设计安装的XX平台;3、D频段天线有合路FA频段小区,需考虑FA频段天线方案图纸/照片覆盖能力受限天线覆盖是否受限1、天面集中布放,XX扇区天面被XX阻挡;无法达到覆盖要求,后期整改浪费资源2、天面分散布放,抱杆高度不足或覆盖方向存在被XX阻挡;3、原2/4G天线受阻挡(原因:xxx),需同步整改图纸FDD1800通道数少于4T4RFDD1800通道数少于4T4R1、采用新增2288天线建设FDD1800的建设方式;未达到FDD1800设计覆盖要求2、设计方案中未充分利用现有4+4或者4488天线的4个通道;图纸天馈融合方案不清晰图纸中涉及天馈融合的需清晰标注融合进同一天线的制式和频段以及开通通道数需明确图纸中XX天线的融合制式、频段以及开通通道数,图纸中标明融合900M和1800M,需明确清楚是FDD900和FDD1800融合还是GSM900和1800的融合;如:图纸中标明融合900M和1800M,需明确清楚是FDD900和FDD1800融合还是GSM900和1800的融合;五、 案例分析案例1-设计方位角与现网偏差过大原设计方案AAU安装在3米美化水立方第一平台,5G天线方位角暂按60/180/300设计;根据周边道路和居民小区的覆盖需求,优化调整后目前D频段天线方位角为30/120/230;实勘情况会审提出方位角继承目前D频段方位角30/120/230,设计院完成修改,修改前后图纸对比如下:案例2-设计方案与现场不符原设计方案为拆除原有4+4和FAD天线,将F频段融合到新增4488天线,原有FAD天线的平台安装5G天线;查询工参数据,该站点有3DMIMO小区,但图纸中未呈现相应天线;通过现场勘查,发现3DMIMO天线安装在美化方柱内,而设计院未发现该设备;会审中提出FDD1800融合入原4+4天线,5G AAU同位替换原3DMIMO,设计院修改方案,修改前后对比: 案例3-覆盖能力受限站址位于7层楼顶,原设计方案为FDD1800锚点站利旧原6米抱杆上的4488融合天线;现场查勘发现 1、2扇区覆盖方向存在阻挡覆盖受限,但从图纸未呈现出周边阻挡情况:实勘情况会审中提出将1、2扇区抱杆迁移至北侧和东侧楼面边沿,与设计院达成一致,设计方案修改前后对比如下:六、 天馈融合思路与原则1. 天馈融合的总体思路a) 尽量降低对现网2/3/4G网络质量的影响b) 为后续优化预留空间c) 兼顾工程改造量,降低成本2. FDD1800和5G NR天馈融合原则FDD1800频段融合原则a) 新建FDD1800天线不能与D频段天线合路b) 新增FDD1800天馈时优先与FDD900天馈合并c) 其次与F/A频段融合5G NR的建设原则a) TDD-D独立天线的场景,直接替换为5G AAU;b) TDD-D非独立天线场景:c) 1套天线时,新建NR天馈d) 2套天线时,合并为1套,腾挪1套位置供NR天馈e) 3套天线时,优先选择涉及网络制式少的,或频段相近的2套天线合并为1套工参跟随原则a) 现存制式天馈融合后的工参优先选择随F,次选随FDD1800;b) 新增天馈合入,工参随现存制式,减少对现网的影响;c) 如果两制式天线方位角差异大于30度,不建议进行合并;七、 图纸审核和现场查勘主要流程天馈融合核查工作需要提前获取图纸以及站点关键信息,然后进行现场查勘,具体流程如下:天馈方案图纸审核主要由优化和设计院完成:网优主要负责收集存量整改需求、完成天面查勘、设计方案图纸核查以及方案会审;设计院主要负责天面机房配套等查勘、站点设计图纸输出、方案会审等;具体责任矩阵和分工如下:1. 准备阶段完成关键数据资料收集,例如:站点清单、工参数据、存量整改需求和站点设计图纸。
并对设计图纸进行初步审核站点查勘资料准备,例如:上站查勘checklist、工作证介绍信、站址出入条件、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的准备2. 查勘阶段1) 识别并记录各制式频段天线的融合方式、方位角、下倾角、平台层数、抱杆位置及数量,电下倾端口连接情况;2) 核实站点周边阻挡情况,完成各频段天线及覆盖方向、360度环拍、天面平台整体等照片拍摄;3) 独立查勘需按照已有的设计方案图纸,核实如下内容: 核实变更或新增天线是否执行工参继承原则; 设计图纸中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 4) 独立查勘需记录设计变更方案;联合查勘现场提出最优方案,设计院现场记录最优方案重要输出件:天馈核查查勘checklist天面天馈查勘记录表3. 会审阶段1) 分公司、设计院、铁塔、优化共同完成设计方案修改和变更建议,确定站点最终的天馈融合和建设方案;2) 根据最终方案完成站点设计会审纪要输出、最终设计方案图纸获取设计会审纪要确认表已获得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