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征文《我就是一条虫》.pdf
4页75 《我是发明家》应征作品我就是一条虫一、我差点被当成“虫子”给灭了我的家乡在湖北省黄梅县刘佐乡 “一进刘佐口,芦苇一丈九;女的怀假孕,男的拖大肚这是上个世纪五六 十年代流传在我家乡的心酸民谣 母亲从我开始记事起,无数次讲起那段往事 “伢儿,你啊,差点就被当成血吸虫子给人灭了啊 ”母亲绕有兴致地讲述着: “那年头什么都搞摊派,挖钉螺,查血吸虫,每个生产队都要分指标那年,我 怀上你快七个月了他们硬是要我到血防站去住下,, ” 血吸虫病困扰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几百上千年正如毛泽东在诗词中描述的 那样: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发出 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全国上下成立血防站,开展了一场持续了多 年的“查钉螺,搞血防”的运动据老一辈人讲,治疗血吸虫病,真正要用“虎 狼之药” ,一个疗程下来,虫子给灭了,人也会“皮包骨” 母亲 39 岁时怀上我 当时,只是反复对医生说一句话: “我是么样子走来的,你就要保证我么样子 回去哦 ” 那位医生还算有点头脑, 说: “你,还是先回去吧不行,下一期再来住院 ,, ” 就这样,我得以保持了一次“人”的生命,延续至今。
二、我不敢想当“发明家”我有点儿小聪明,从小爱玩花样子 我家邻居是一位乡村裁缝,为人做衣要用不少线转子,用完了线,我们一帮 小伢子就拿来推转子玩用一根铁丝,弯一个90度的弯儿,当成线转子的轴儿, 就可在地上推着到处跑着来玩儿 别的伙伴们都是拐一道90 度弯儿,推一个转子 玩我有一次用长长的铁线多拐了两道弯儿,一下子可以推着两三个线转子在地76 上跑,而且线转子作不同方向轴运动比单一的转子推起来好玩多了 邻居大妈说:“这伢儿真会玩儿那时我还不到4 岁,就这句赞赏的话,奠 定了我大半辈子喜欢“标新立异”的思维模式 坦率地说,成名成家的思想,我很早很早就有过,而且这个“妄想”一直如 影随形,就从未消失过 我大舅舅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在江西南昌市第三中学教数学我7 岁那年 上一年级,到南昌外婆家走亲戚舅舅就把他在巴金主编的《收获》杂志上的小 说指给我看 并且告诉我这篇小说他得90 元钱稿费 哇!那年头,我们家一年的 工分收入也不到 100 块钱啊 从那时起,我就想成为一名作家,写书赚大钱 因为是文化大革命后期, 我的少年时期, 可读的好书少得可怜 高玉宝的《高 玉宝》 ,浩然的《艳阳天》、高尔基的《童年》、 《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我读了 无数遍。
无奈这些书在文学史上,根本算不得经典作品中国古典名著、世界文 学名著,几乎没有读过只是在恢复高考后考了武汉师范学院中国文学专业时, 才恶补了一下那时最想成的名是“文豪”之名,最想成的“家”是文学家至 于成为“发明家”,则是做梦也没有想过的事 虽然不是发明家,也不妨碍讲讲我的发明故事三、是上帝给了我发明灵感人类自从学会用火把食物加工成熟食,至少有几万、几十万年的历史吧170 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学会了用火烧烤我做了一项统计,在这样漫长的加工熟食 的历史过程中, 人们发明的加工食品至熟的技术,最基本的方法不过十几种: 烧、 烤、煎、炸、煮、蒸、焗、焖,, 其他利用器具的方法有:荷叶包饭、棕叶裹蒸、 竹筒烤饭、黄泥焗鸡、石头焗鱼等等,总共不超过40 种 人类社会生活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科技突飞猛进全世界每天的新 发现、新发明、新技术恐怕难以计数,何至于加工熟食的新技术,却几千年也难 以有所创新呢? 现在的微波技术是最先进,科技含量最高的一种加工熟食技术结合这一先 进技术,我以为,几千年来,真正属于个人发明的加工熟食发明技术,只有我的 “陶钵烧烤食品的制作方法”和“编织香草袋烧烤冰鲜冻鸡的制作方法”两种。
(注:2008年征文时,我的第三项发明还未提出专利申请) 那么,我是怎样发明的呢? 乞丐鸡、叫化鸡是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了几千年的美食 但这种美食存在三大缺陷:一是制作受场地限制,不环保、不卫生,难登大 雅之堂;二是没有保鲜期;三是不能进行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因此,这种美食 只能作为民间地方特色菜肴,偶尔为之 1992 年,我从湖北招调到广东工作,每逢周末,一些朋友总是邀我到野外去 “打鸡瓮”广东人把在野外烧烤“乞丐鸡”称为“打鸡瓮”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 在野外挖一地洞,或垒起一间土灶,用柴火把地洞或土灶烧红,然后把带去的肉 鸡涂上精盐调料,用锡纸包裹,煨在土灶里,一两个钟头,就成了一道原汁原味 的美味佳肴77 我记不清多少次到野外“打鸡瓮” 到了 2000 年的一天,我突发奇想,能不 能把这种在民间流了几千年的 “打鸡瓮” (叫化鸡)美食进行商业开发?能不能进 行工厂化标准生产成定型包装食品?能不能延长它的保鲜期?做到随时随地,方 便烧烤?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几千年来,或许就是没有人认真地提出过这 样的问题 我提出来了于是,经过半年多的100 多次实验,我成功了 我用人工预制陶钵的方式, 成功地做到可以不受制作场地的限制,方便烧烤; 可以有长达 6 个月的保鲜期;可以进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陶钵烤鸡”产品。
这就为陶钵烤鸡进行现代超市,进入千家万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同时,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还是:这项专利技术,还十分有利于淡化广东人 非活鸡不爱吃的消费观念,对于国家政府禁止和限制活鸡上市,预防和遏制禽流 感疫病的发生和传染取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陶钵烤鸡发明出来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专利技术的转化是一道难题,经过8 年的推介,仍然举步维艰许多生产厂 家掌门人,品尝后,都认为不错但同时又指出两点不足:一、陶钵成本较高, 不利于商业开发;二、陶钵易于破损,不便储运 直到 2008年 3 月的一天,我灵感再次迸发:有什么方法改进这两种不足呢?! 我又开始进行实验,主要是从材料上进行改进 我发现“东方香蒲草” 、 “龙须草” 、 “水毛花”等等具有清香解毒的席草,就 是很好的制作材料 于是我和我的残疾兄长 (瘫痪 50余年,孤身,一直由我供养) 一起编织香草袋, 用来替代“预制陶钵”这就彻底解决了陶钵成本高、易破损的 缺陷 一种新的发明又成功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这项新发明初审合格,现在正进 入实审程序 国家设立的专利有三种形式:一、发明专利;二、实用新型专利;三、外观 设计专利 我个人觉得 “发明技术” 实际还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核心技术, 一种是非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可以凭此形成一个产业,如方便面的制作技术非 核心技术只能与已有产业进行配套、完善,锦上添花而已,如汽车的节油技术 我的两项发明技术,虽然科技含量不高,但是我认为应该属于“核心技术”, 由此可以形成一条全新的肉类食品“方便烧烤定型包装食品”产业没有任何经 验,不懂中国烹饪的人,都可以很方便“烧烤”标准的中国风味烤鸡来 陶钵烤鸡和香草袋鸡在全世界任何一座城市,任何一个家庭里,烧烤,都不 会改变风味,这就为中国快餐“烤鸡”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远距离输出提供 了重要的基础中式快餐(以鸡为主菜)因此有了与肯德基、比萨饼、百胜客等 洋快餐一争天下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这是上帝给我了发明灵感,让我把两种加工肉食技术贡献给全人类四、我给温家宝总理写信2008 年 4 月,我在广州参加了“首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 我结识了本行业很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也了解到中国优质肉鸡产业发展 面临着重大问题:一是:精深加工技术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大瓶颈”;二是:改变78 中国人活鸡消费观念和习惯是“大难题” 国家农业部副部长、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同志作了重要报告他指出: 中国每年养殖约40 亿只黄羽肉鸡(即优质地方品种肉鸡) ,85%还是活鸡上市。
国家和政府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坚决执行在大城市禁止或限制活鸡上市的政策 目前,北京、上海已经禁止;广州和香港则严格限制 没有活鸡吃,就只能进超市购买冰鲜鸡、冻鸡了 可经过初加工的冰鲜鸡和冻鸡,不仅没有增加附加值,甚至是“负”附加值 以海南岛文昌鸡为例: 一只 1300 克左右的活鸡在香港 “同益衔市” 售价 100元港 币,而一只 1000 克左右的冰鲜文昌鸡售价则只有46元港币 怎么办?走精深加工是必由之路 我的两项发明专利技术就攻克了中国优质肉鸡精深加工的技术瓶颈 一只白条鸡,用我的技术,再向后增加一道工序,就变成了“肉类定型包装 方便食品”,可以进入千家万户,省去了煎、炒、烹、炸,老人小孩都可烧烤 如果用我发明专利技术制作文昌鸡,不仅保质期长达6 个月,而且售价至少 可保持与活鸡同等价格,其附加值比之初加工产品增加100% 中国肉鸡初加工率只有5%,美国、巴西肉鸡加工率是85%;因此全世界发 生的禽流感疫情似乎不能影响他们的肉鸡出口到全世界的行情 如果把中国 85%活鸡上市的比例下降20 至 30 个百分点,那么每年就有十几 亿只肉鸡必须进行初加工,进而进行精深加工中国肉鸡行业才可能走向健康有 序的发展之路。
可是,我的《陶钵烤鸡》和《香草袋鸡》 ,这两项于国于民于世,有百利无一 害的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生产转化地程中却举步为维艰 我联想起一件事: 朱镕基总理曾经为袁隆平特批1000 万元专项资金, 用于杂 交稻技术研究和推广,造福于民,功在千秋 于是我抱着幻想,也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 我在帮助新华社总社的朋友采访、撰写《家风》(新华出版社)一书时,结识 了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属,拜托他们一些人帮我向总理呈递,都如泥牛入海 这次,借央视少儿频道征文《我的发明故事》机会,我将此信公开发表 这决不是胆大妄为,不知深浅,而是使命使然! 我就是一条“虫子”,虫子也是茫茫宇宙中的一条生命,也应有实现自身价值 的空间 当年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是否受到荧火虫的启迪,我不得而知,但我敬重这 种微不足道小虫子特殊的本领和精神2008 年 10 月 5 日傅中星写于南海之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