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wunai自然的拯救1.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819366
  • 上传时间:2018-07-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1.7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无奈的自然拯救——陶渊明与梭罗之比较姓名: 何香娟学号: 200901010111指导老师: 曾照华摘要: 中国东晋时代的著名诗人---陶渊明, 19 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却都钟情于自然,倾力讴歌自然但是,他们颂美自然的角度是不同的,陶渊明偏重于对田园风光和农人农事的描绘,而梭罗偏重于临摹湖光山色和自然中的精灵——动植物他们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大自然,传达内心的呼喊与性情陶渊明传达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之情,;梭罗则传达出人与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简单化生活陶渊明自己与自然最终成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自己,却没拯救社会梭罗只坚持了两年,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他的性情与觉悟他们的拯救是一厢情愿的,是悲剧,只有真正的社会变革才能拯救人民,拯救社会关键字: 自然,拯救,和谐,平等,简单NATURAL SAVE THE HELPLESS —— Tao Yuan Ming and Thoreau -- the comparison Name:Hexiangjuan Student Number:200901010111 Advisor: ZengZhaoHua Abstract: China Eastern Jin Dynasty poet, Tao Yuan Ming, in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writer Henry David Thoreau. They live in different times, but all love to nature, to eulogize nature. However, they praise the natural angle is different, Tao Yuan Ming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astoral scenery and the farmers farming, while Thoreau focused on copying a landscape of lakes and mountains and the elves in nature -- animals and plants.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e, will own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nature and temperament, convey shout heart. Tao Yuan Ming to convey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person and person's harmonious unity of love; Thoreau convey people, equality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 simple living. Tao Yuan Ming himself and nature become unified, save itself in a certain extent, but not to save the society. Thoreau only lasted two years, and not everyone has his temper and consciousness. Their salvation is wishful thinking, is a tragedy, the only real social change in order to save the people, save the society. Keywords: nature save harmonious equality simple人类是自然的女儿, 自从文学作品产生以来, 中外文学家就与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热情的讴歌自然。

      中国东晋时代的著名诗人——陶渊明,19 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却都钟情于自然,倾力讴歌自然,赞美自然但是,他们颂美自然的角度是不同的,陶渊明偏重于对田园风光和农人农事的描绘,而梭罗偏重于临摹湖光山色和自然中的精灵——动植物他们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大自然,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 传达内心的呼喊于性情 陶渊明传达人与自然,2 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之情;梭罗则传达出人与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简单化生活他们通过对自然的讴歌和赞美,用讨论的办法, 表达了各自的生活理念, 深深不满和批评精神,力图拯救人民和社会 但抛开社会改革, 仅仅用赞美自然来作为改革社会的灵丹妙药,结果很难奏效据《宋书·陶渊明传》及当时有关记载,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人,出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卒年六十三岁他生活在宋晋易代之际,亲历了当时的战乱与纷扰在动荡的社会,家境贫困的环境中,陶渊明却从中超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 固穷守志试图通过讴歌自然悠然, 宁静之美感化,拯救封建官场的腐败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陶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 坦诚地记录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 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的流露,一片神行。

      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的写出来就有感染力①亨利大卫·梭罗,出生于1817年 7 月 12 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在学生时代的梭罗就与爱默生相识,并且建立了长期的友谊他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 并且他大量阅读西欧浪漫主义文学和东方哲学,在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立的见解而且,他还亲身实践,于1845年7 月 4 日这天,在瓦尔登湖亲手搭建的木屋内开始了两年零两个月的生命体验,寻找那份简单,平等的生活方式 试图用自然的平等, 友爱感化,拯救资本主义社会罪恶,扭曲的人性写出了《瓦尔登湖》记录了在那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瓦尔登湖》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它是美国现代文学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范之一与其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相比,此书的风格独特甚至比霍桑、梅尔维尔和爱默生这些天才作家们更富于20 世纪散文的气息这一特点具体体现于它的句子平铺直叙,简洁和有观点,完全不像维多利亚中期散文那样散漫、 用词精细、矫情和具体,也没有朦胧和抽象的气息 ”②但是他们的药方不是灵丹妙药,只是他们自己的一厢情愿, 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一陶渊明的自然诗歌描写的主要是田园风光和农人农事,他笔下的自然是那样的生动,悠然,宁静,柔和。

      宋代的曾紘在评论陶渊明的创作风格时说:“余尝评陶公诗造平淡而寓意深远他生活的地方时这样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①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66 页②参考百科名片3 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几间草屋,屋前屋后树木成荫, 桃李罗列在堂前 几缕炊烟升起在错落无秩的屋顶上,几声鸡鸣,几声狗吠为乡村增添了静谧与和谐,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一幅安宁的乡村晚景图春天,他看到了“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天已向晚,却万里无云,一片晴方好,和煦的春风似有若无的吹着 “皎皎云中月, 灼灼叶中华”,皎洁的月亮穿行在薄薄的云雾间,时隐时现,银白的月光下,给几片绿叶中的娇花更增了娇媚与璀璨春天的勃勃生机与和煦之境全出夏天,他看到了“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夏日,草木盎然环绕屋宇,“扶疏”一词更是生动的写出了夏木之欣荣秋天,他看到了“秋菊有佳色,寰露掇其英 ”陶渊明最爱菊花,清晨中带露的秋菊,娇楚,亮洁,他流连忘返 “山中绕霜露,风气亦先寒 ”秋日清晨,山中薄雾轻曼,一切都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早晨,他信步来到田野,放眼望去: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一望无际的田畴中,禾苗中茁壮成长,一阵清风吹过,禾苗轻轻的摆动,“交”字不仅点出了远处田畴与天相接,且道出了风与禾苗相交。

      躬耕回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边篱笆下悠然采菊,偶一抬头,看见那高耸的南山在薄暮之时被淡淡的轻舞笼罩,游玩一天的飞鸟,叽叽喳喳,呼朋引伴,想与归巢入夜不寐,揽衣起徘徊,窗外“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元好问评论陶诗说:“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如陶诗关于农人农事的质朴自然,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在相邻的农人的提醒下,将开始了春耕,表现出了诗人与邻人的和谐相处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农人简单的相处,披着草衣在路上相见,只谈些桑与麻的成长情况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想与析与邻人常常来往,一起欣赏和交谈些妙文,共同探讨有疑义的地方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农人” , “日入想与归,壶浆劳近邻”这四句也写出了诗人与邻人的相交朱熹曾说:“渊明诗之所以高,正因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露 ”正因为,陶渊明与自然水乳交融,与自然合二为一,才会达到胸中有自然,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梭罗心中亦有一份细致的,生动的自然美图,其完美表现就是他的《瓦尔登湖》湖是一幅风景中最美的, 最富有表情的姿容 它是大地的眼睛, 望着它的人可以测他自己天性的深浅。

      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柔软睫毛的镶边,而四周蓊郁的群山和4 山崖是它浓密突出的眉毛 ”将湖比喻成一个美丽女子的脸庞一双含秋波的眼,弯弯的睫毛, 浓黑的眉毛漂亮女子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又如“接近五月末尾的时候野樱桃在小路的两侧装点了精细的花朵,短短的花梗周围是形成伞状的花丛,到了秋天里就挂起了大大的漂亮的野樱桃, 一球球地垂下来, 就像朝四面射去的光芒一样 ”“精细的花朵”写出了野樱桃的小巧,可爱,俏皮一球球的垂下来”形象的描绘出了野樱桃形状的圆滑,饱满 “就像朝四面射去的光芒一样”一句绝好地临摹出了野樱桃颜色的灿烂这样生动细腻的描写, 不难看出梭罗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与喜爱之情在如“在晚春中, 巨大的蓓蕾突然从仿佛已经死去的枯枝上跳了出来,魔术似的变得花枝招展了,成了温柔的青色而柔软的枝条其中, “突然” , “仿佛” , “跳出来”几个词语将蓓蕾的动态生长过程巧妙地勾勒出来了,让人惊讶于春天生命生长的速度与神奇,而将“仿佛已经死去的枯枝”与“青色而柔软的枝条”进行对比,道出了春天的魔力,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再如“在温和的黄昏中,我常常坐在小船里吹奏笛子,看到鲈鱼在我的四周盘桓游泳,逗留不去。

      好似我的笛音迷住了它们一样,而月光旅行在肋骨似的水波上, 那上面还凌乱地散布着破碎的森林残骸森林的残骸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阴影,鱼儿欢快的游翔,无惧且自由自在 《瓦尔登湖》的另一篇章里,梭罗又这样写到鱼的“家” , “在我的脚下开了一个窗,就跪那在那里喝水,我又向下望入那些宁静的鱼的客厅那充满了一种柔和的光, 仿佛是透过一层磨砂玻璃照进去的似的那明亮的细沙的底,还跟夏天的时候一样梭罗带着闲适悠然的心情观赏着自然,观赏着鱼的家,忘记自己是一个“文明”社会中的人他眼中的湖光山色神奇, 美好而又充满着力量, 他眼中的自然界中的小动物更是与他平等,传达出了他人与自然,人与人平等的思想在写到野老鼠时,他这样写到“最后,我用拇指和食指拿起一片干奶酪来,它过来了,坐在我的手掌中,一口一口地吃了它之后,很像苍蝇似的擦擦它的脸和前掌,然后长扬而去梭罗以一个看待朋友眼光看待野老鼠,在他的心中,野老鼠已经不仅仅是野老鼠,而是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写到赤松鼠时“我要是蹬了几脚,叫声就更加高了,好像它们疯狂的恶作剧超过了畏惧的境界,无视人类的禁令了 “对于我的驳斥,它们听也不听,它们不觉得我声势汹汹,反而破口大骂,弄得我毫无办法。

      ”这些小动物好像不怕梭罗,故意和梭罗对着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