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自卫队精神教育0701.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0278868
  • 上传时间:2018-0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自卫队精神教育 【录入时间】2005-8-12 16:11:21 在日本自卫队中,专做政治性工作的部门很少,其组织机构也不同于美军、联邦德国国防军和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队首先,由于日本宪法不承认自卫队是军队,规定自卫队队员是国家的公务员,所以自卫队没有军法机构其次,由于日本“大和”民族感强烈,自卫队政治性工作的开展,更注重民间团体和自卫队外围组织机构的作用第三,日本自卫队团队、分队不设政治性工作军官,大都由各级主官具体负责日本自卫队精神教育机构主要设在防卫厅总部和军种部防卫厅下设的教育训练局有专门教育课陆上自卫队的教育训练部和航空自卫队的人事教育部都设有教育课,海上自卫队的防卫部内设有教育第一课和教育第二课分别分管舰艇和航空兵部队的教育军种以下各部队则由各级主官具体负责日本自卫队防卫厅设有国防意识“宣传委员会”,它在防卫厅事务次官的领导下,进行国民防卫意识宣传,并领导、组织自卫队的民间活动陆上、海上和航空自卫队参谋部和集团军编有宣传班,这些宣传机构主要是广泛利用军内外的“积极分子”开展工作日本军队一贯重视精神因素崇尚天皇”、“ 忠君报国 ”、“ 武士道”精神等封建信条曾是旧日军的精神支柱。

      但是由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和战后受美国“自由”、“民主”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口号已失去了感召力为了使官兵完成保卫祖国和平与安全的使命,日自卫队仍然十分重视精神因素,把精神教育列为教育训练之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官兵的精神教育一)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日自卫队所以注重精神教育,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由干日本实行的是募兵制,大部分士兵当兵的目的是学技术和谋生活,真正为保卫国家而当兵的极少据自卫队对一万名新兵的思想调查表明,为学技术而入伍的占 50%;为谋生或将来找个好工作的占 16%;为通过集体生活锻炼自己的占 26%;而真正为保卫祖国的只占 8%又由于战后受美国的“民主” 、“自由”影响很深,自卫队的中、下层军官和士兵均有强烈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情绪自卫队中下层军官,都出身于学生,成长在战后他们既对日本的过去有反感,又对日本的现在有优越感同时,他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军事理论水平,并经过干部候补生学校和其他军校的培养教育,思想较傲慢,有一定的特权思想和所谓“帝国军队新指挥军官的自负心”第二,中下层军官绝大多数是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为谋出路而入伍的,在这方面,他们的思想状况与士兵有相似之处。

      自卫队士兵普遍把自己看作是领工资的雇员,所以,不少人入伍以后,如果学不到技术或拿不到更多的钱,便中途离开自卫队,使得目前自卫队缺员现象十分严重最严重的是陆上自卫队,在编率只有 86.4%另外,自卫队的士兵都是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他们对军国主义表示厌恶,对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不感兴趣他们强调“个人自由” 和“ 民主权利 ”,要求“保障人权”,不肯盲目卖命和服从他们向往美国的生活方式,床头挂着女明星和美人照片或裸体像,休息时,以阅读黄色杂志、小说来消磨时间,摇摆舞曲和爵士音乐十分流行他们贪图安逸生活,不愿在执勤以外的“自由时间”受到约束第三,自卫队认为,现代战争破坏力大、战斗激烈复杂多变,特别是日本采取“专守防御”方针,在本土进行防御作战,战争必然十分艰苦因此,只有具备“彻底的使命感”,才能在任何艰苦的场合,圆满地遂行各项战斗任务在精神教育中,自卫队明确提出,自卫官的精神基础是爱祖国,爱人民,不介入政治活动;官兵要有为完成保卫祖国和平与安全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要增强自尊心和责任感,树立勇敢、忍耐、献身精神;要加强团结,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培养个人的判断能力,向全面方向发展,成为优秀的社会一员,教育的目的在于:第一,使官兵树立自己的理想,即热爱和平增进社会福利,维护正义的有秩序的世界和平,保卫日本和平与独立,确保国家安全,以国防协作来制止战争。

      第二,使官兵确立战备观念,了解来自国外的威胁,培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严守纪律,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以及顽强战斗到底的精神”,“以生命报答国家之托负”第三,加强自卫官的责任感,正确对待事业,有旺盛的精力;培养有统帅能力的军官和掌握装备的技术人才;锻炼官兵严格执行任务的强壮体魄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自卫队现在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不同于旧日军其内容主要是根据“自卫官精神准则”--认清使命、积极向上、忠于职守、严守纪律、加强团结这二十个字规定的从形式上看自卫队的精神教育主要是使命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个方面从实质上来讲,其精神教育的核心有三:一是“爱国心” ;二是“ 民族爱”;三是“民主主义”-- 即教育其中“爱国心”是重点在自卫队的各部队中,当前进行精神教育的实际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1、“爱国心” 教育根据自卫队精神教育的宗旨规定,“爱国心”教育是自卫队精神教育的基础主要是为了提高官兵对自卫队使命感的认识,启发诱导他们养成以对国家忠诚为核心的坚强意志和必要品德,以及献身保国的“自卫官精神”教育自卫队员以“爱国心”为基础,正确理解民主主义,认清国内外形势,提高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克服人道主义与军人理性之间的矛盾,培养彻底的民族主义,“真正的军人作风”和对国家的自豪感,“把对国家忠诚作为根本的理性概念”。

      要求每个士兵在指挥官和同事看不见的地方,在生命危险之时,仍然严守纪律,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持到底的顽强精神2.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对自卫队队员的个人生活进行指导,培养他们所必备的道德品质,特别是责任感、纪律性、礼节、勇气、不屈不挠的意志重视实践的精神以及讲究信义廉耻,以提高自卫队在国民心中的威信3.传统教育在精神教育中自卫队还经常进行传统教育这虽然不见之于条令、规定,但各个部队都在普遍进行这是因为在重新组建日本自卫队时,旧日军中许多人被留用,且身居要职50~60 年代,自卫队上层军官大多出身于旧军队,直到 70 年代,这类军官还有大约两千余人,仍占作战部队团以上主官和少将以上军官的绝大多数(据共同社报道,1987年 12 月 14 日日自卫队大战前的旧军人己全部退役)这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大都为初级军官或在各级司令部任参谋,他们受过法西斯军队的正规训练和教育,参加过侵略战争,受军国主义影响较深,对自卫队现状不满在他们推动下,通过各种渠道向士兵灌输旧日军的精神传统,实际上已把它普及于各个部队在社会上利用民间团体和自卫队外围组织大造舆论,组织集会,发表演讲,写回忆录,进行纪念活动,诸如“靖国神社祭”、“阵亡将士纪念会”、“大东亚圣战纪念会”等,鼓吹“武士道”、“大和魂 ”。

      4.养成教育日自卫队针对士兵文化程度高,“自由主义”思想强烈而入伍动机大多是为了谋生找出路的特点,十分重视对部队的养成教育,对士兵的言行举止,在营内外的各项行动都有明确、详尽的规定,要求队员严格执行,力求通过身边经常出现的琐事,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作风自卫队的培养教育具有要求全面具体,重视阐明意义这样一个特点以陆上自卫队参谋部颁发的“养成教育参考资料”为例,将士兵在营区内的生活从起床到熄灯睡觉逐项做了要求,共列了 18 项内容:起床;早点名;整理内务,清扫营院宿舍;洗脸,上便所;用早餐;看病;被服清洁;升降国旗;礼仪;操课;各种勤务;检查;保守秘密;事故和灾害的预防;武器装备的维护;晚饭后时间的利用;洗澡;就寝熄灯可以说把士兵日常生活的各项内容全包括进去了,使队员的一日生活有规律有条理此外,为使队员具有良好的军人姿态,还规定了队员的一般行动准则,共有 12 个方而的内容:着装与军人仪表;军人姿态;语言;动作;用餐;清洁整理;爱护物品;外出;访问;接待客人;通信;公共道德这样,使士兵的一举一动都有所遵循5.条令条例教育日本社会生活方式受西方影响很深,反映在自卫队中存在很多特殊问题,比如规定军官和已完婚的军士可以不住在军营,同国家其他公务人员一样实行上下班通勤制;士兵有宗教信仰自由。

      军士可以请假在外过夜,士兵可以拥有小汽车,下课后可以在军营内的小卖店内饮酒,可以在营房宿舍的床头挂女明星照片,裸体女人像等这是其松弛的一面,但它也有严格的一面自卫队颁发了很多具有法令性质的条令、训令和指示,给士兵规定了许多规则和义务,使之生活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之中比如,士兵除入伍时本人要在誓约上签名盖章外,还要宣誓自卫队法”规定,士兵必须履行六大义务,即在规定场所居住义务,履行职责义务,服从上级命令义务,保持自卫队名誉义务,保守秘密义务和专心供职义务另外,自卫队还颁发了自卫官守则、服务规则、服务细则、参谋长要求事项、部队长要求事项、驻地营区服务细则、夜值班守则、步哨守则等,名目繁多,规定详尽,“自由”不能超过这些规定,否则要受到包括罚款在内的惩处这样就形成了严格的纪律约束上述规则和训令除在精神教育正课上讲解灌输之外,还汇编成各式各样的小册子,如《小六法》、《队员必携》《自卫官手册》等,发给官兵,同时编了各种有关的通俗讲解材料,供官兵学习参考为了推动学习,还经常举行考核,作为评定队员勤务成绩的一项内容比如士兵提升军士、军士提升少尉考试中,除文化知识和条令教范之外,自卫队法及其有关的服务规则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条令、教范和有关服务的法则是自卫队日常教育、训练的一项主要内容日自卫队的精神教育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不拘模式,正面上课很少,没有多少整块的教育时间,主要强调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实践进行教育军官教育主要在学校里进行有的进军队学校(共 35 所),有的进地方学校,有的进不了正规学校就进短期学校(业余学校)学习的课程有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史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伦理学是讲日本军人的道德品质标准,回答做一个什么样的军人)学校教育同部队教育一样,也没有多少正式的正面讲课,主要是溶合到各项工作、任务和活动中进行士兵入伍后在教育团或教导队(即新兵训练团)开始进行精补教育陆军 3 个月,海军 4 个月,重点是使命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另外,传统教育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包括讲军史、战史,学战例、传纪,参观有教育作用的纪念馆、纪念物,举办专题报告讲座新兵入伍时还要进行入伍宣誓教育宜誓的内容是:履行保卫日本和平与独立的使命,团结一致,严守纪律,培养自己的德操,提高军事技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忠于职守,临危不惧,以身殉职,回答国民寄托日自卫队的精神教育的基本方法有二:(1)计划教育就是预先根据教育对象,规定好教育内容和方法,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比如士兵在入伍初期进行新兵训练时,在进行队列和基本技术训练的同时,集中时间进行服役指导,目的在于端正队员入伍动机,树立起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感情以及基本的军人品质与作风2)随机教育就是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实施精神教育,把它与计划教育结合起来,使教育贯彻、渗透到自卫队员训练和生活的全过程此外,日自卫队还经常组织士兵参观“战史室”和“ 资料室 ”在日本到处都修有各种“神庙”、“神社 ”,各部队专门开辟“战史室”和“ 纪念馆”,陈列明治以来的“开国元勋”与“军神”的遗像遗物,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敢死队员的绝命书、照片、遗骨、血衣、特攻飞机、枪炮、人操鱼雷的残骇等等,经常组织部队参观学习,然后座谈讨论还请旧军官与退职军人讲演,作报告,宣传旧日军的“业迹”和“ 精神”,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进行传统的精神教育另外,自卫队还利用各种社会和部队的活动进行教育如:组织庆祝重大节日活动,请“社会名流”作报告等步兵第三师,仅从 1977 年 1 月至 1980 年九月三年多的时间里就先后 23次邀请军内外人士作了关于“日本国内形势”、“ 时局”、“国际形势”等专题报告通过报告,使官兵了解国内外形势,认识自己在国家防卫中的责任和使命,从而达到提高“防卫思想”的目的。

      同时日本地方政府、白卫队协助团体为鼓舞部队士气,每年都组织慰问团到部队慰问,赠送慰问品,送感谢信,举办慰劳会等部队则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向士兵进行教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