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甘蓝栽培技术》PPT课件.ppt

67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85724425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5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神马”是甘蓝类蔬菜?v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二年生草本植物v由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演变而来,包括结球甘蓝(Var.capitata L.)、羽衣甘蓝(var.acephala DC.)、抱子甘蓝(var.gemmifera Zenk.)、花椰菜(var.botrytis DC.)、青花菜(var.italica P.)、球茎甘蓝(var.caulorapa DC.)、紫球甘蓝、和芥蓝(B.alboglabra Bailey)等染色体数2n=2x=18,属同一个基本染色体组,各变种间天然杂交率高v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至北海沿岸,在栽培条件下演化成各个变种结球甘蓝结球甘蓝的茎短缩,顶芽发达,生长前期开放生长,后期心叶抱合生长形成叶球;抱子甘蓝抱子甘蓝顶芽开放生长形成同化叶,腋芽抱合生长形成小叶球;球茎甘蓝球茎甘蓝的顶芽开放生长,养分贮存于肥大的肉质茎内;花椰菜及青花菜花椰菜及青花菜形成肥嫩的花球或花枝;芥蓝芥蓝则形成花薹v甘蓝类蔬菜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以结球甘蓝栽培面积最大芥蓝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自治区)广为种植。

      甘蓝类蔬菜的食用器官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富含维生素C可供炒食、生食或加工腌渍  甘蓝类蔬菜的生育特点v甘蓝类蔬菜形成产品器官要求冷凉温和气候一般在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产品器官形成后第二年转入生殖生长,抽薹开花和结果v幼苗达到一定大小才能感应低温,通过春化,从营养苗端转化为生殖苗端,在长日照和较高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不同变种对低温春化和长日照条件要求不同甘蓝类蔬菜根系较发达,再生能力较强,适于育苗移栽适应性较强,各变种都有适于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的品种,一年内可排开播种,分期收获适于在富含有机质并有灌溉条件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  甘蓝类品种分类v甘蓝的野生种原为不结球植物,经过自然与人工的选择逐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品种和变种有观赏和有观赏和食用兼用食用兼用羽衣甘蓝(var.acephala DC.);有供食用叶球的结球甘蓝(var.capitata L.); 有供观赏和食用兼用的赤球甘蓝(var.rubra DC)、皱叶甘蓝(var.bullata DC.)、抱子甘蓝(var.gemmifera Zenk.);有供食用肥大肉质茎的球茎甘蓝(var.caulorapa DC.);有供食用肥大花球的花椰菜(var.boteytis DC.)和青花菜(var.italica P.); 还有以食用菜苔为主的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

        羽衣甘蓝(羽衣甘蓝(kale))羽衣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绿叶甘蓝、牡丹菜,是甘蓝原始形态的变种羽衣甘蓝原产希腊,在欧洲栽培普遍近几年,北京地区从欧美、日本等地引进,开始作为一种特菜栽培也可为观叶植物,叶片多紫色,美丽如鸟羽耐寒、耐旱,高营养、易栽培隆冬百花凋零之时,甘蓝却彩叶缤纷另外还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花椰菜花椰菜(Cauliflower) 花椰菜又名花菜、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花椰菜又名花菜、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二年生草甘蓝种中以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由野生甘蓝演化而来,原产地中海沿本植物由野生甘蓝演化而来,原产地中海沿岸,其产品器官是着生在短缩茎顶端的花球,岸,其产品器官是着生在短缩茎顶端的花球,花球由肥嫩的主轴和很多肉质花梗以及绒球状花球由肥嫩的主轴和很多肉质花梗以及绒球状的花枝顶端组成,花球畸形发育而且组织细密,的花枝顶端组成,花球畸形发育而且组织细密,因此只有少数花枝顶端能形成正常的花,多数因此只有少数花枝顶端能形成正常的花,多数花枝干瘪或腐烂花椰菜根据其从定植到花球花枝干瘪或腐烂花椰菜根据其从定植到花球收获的天数还可分为早熟种、中熟种和晚熟种。

      收获的天数还可分为早熟种、中熟种和晚熟种 青花菜青花菜(Brocoli) 又称绿菜花,木立花椰菜等花球不是由畸形花又称绿菜花,木立花椰菜等花球不是由畸形花枝组成,而是由肉质花茎和小花梗以及绿色花蕾枝组成,而是由肉质花茎和小花梗以及绿色花蕾组成,花球结构比较疏松青花菜按照花枝类型组成,花球结构比较疏松青花菜按照花枝类型可分为主花球类型、侧花球类型和主侧花球兼用可分为主花球类型、侧花球类型和主侧花球兼用类型花球颜色一般为绿色,也有白色和紫色种类型花球颜色一般为绿色,也有白色和紫色种.. 1.4 芥蓝芥蓝(Chinese kale;;kailan)    十字花科十字花科((Cruciferae) )芸薹属中以花薹为产品芸薹属中以花薹为产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白花芥蓝中国特产别名白花芥蓝中国特产蔬菜,学名蔬菜,学名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以肥嫩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供食用,质脆嫩、清甜每的花薹和嫩叶供食用,质脆嫩、清甜每100100克克产品中,含水分产品中,含水分9292~9393克,维生素克,维生素C51C51~68.868.8毫克,毫克,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

      芥蓝起源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芥蓝起源于中国南部,主要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于中国南部,主要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等省( (区区) )芥蓝的菜薹柔嫩、鲜脆、清甜、味鲜芥蓝的菜薹柔嫩、鲜脆、清甜、味鲜美,可炒食、汤食,或作配菜美,可炒食、汤食,或作配菜芥蓝含纤维素、糖类等其味甘,性辛,除有利芥蓝含纤维素、糖类等其味甘,性辛,除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风作用外,还有耗人真气的副作水化痰、解毒祛风作用外,还有耗人真气的副作用久食芥蓝,可抑制性激素的分泌久食芥蓝,可抑制性激素的分泌  1.5 球茎甘蓝球茎甘蓝(kohlrabi)  學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ulorapa DC.;科屬名:十字花科蕓苔屬,又称苤蓝、芥菜等,以肥大的肉质茎为产品,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16世纪传入中国,,全国各地都有栽培茎肥大为球状,有淡绿色和红色品种,叶似甘蓝,浓绿色食用部分为球茎 球茎甘蓝的营养价值很高,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比结球甘蓝多一倍,维生素多0.5~1倍,维生素C含量与柑桔相仿 球茎甘蓝可生食作凉拌菜、作馅,还可与肉类等炒食,脆嫩可口。

      球茎甘蓝还可加工成多种腌菜. 1.6 抱子甘蓝抱子甘蓝    学名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var. germmifera Zenk.,Brassica oleracea L.var. germmifera Zenk.,英文名英文名Brussels sproutsBrussels sprouts,俗称芽甘蓝、子持甘蓝,,俗称芽甘蓝、子持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腋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腋芽形成小叶球的变种,原产地中海沿岸,由甘蓝进化而来原产地中海沿岸,由甘蓝进化而来1919世纪初逐渐成世纪初逐渐成为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在英国、德国、为欧洲、北美洲国家的重要蔬菜之一,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种植面积较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法国等国家种植面积较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栽培,近几年抱子甘蓝引入我国,在北京、广州、也有栽培,近几年抱子甘蓝引入我国,在北京、广州、云南等省市已有种植,面积并不大,主要是供应大型云南等省市已有种植,面积并不大,主要是供应大型饭店和宾馆,百姓的餐桌上还不多见,不过随着许多饭店和宾馆,百姓的餐桌上还不多见,不过随着许多新特蔬菜的发展,抱子甘蓝在我国的生产及市场是很新特蔬菜的发展,抱子甘蓝在我国的生产及市场是很有潜力的。

      有潜力的 结球甘蓝结球甘蓝--简称甘蓝v因其富含葡萄糖 ,吃起来有淡淡的甜味-甘;甘;那蓝绿色的外叶叶片与“蓼蓝”相似-蓝甘甘蓝蓝v结球甘蓝结球甘蓝(cabbage)(cabbage)简称甘蓝, 十字花科十字花科(Cruciferae)(Cruciferae)芸薹属芸薹属甘蓝种中顶芽或腋芽能甘蓝种中顶芽或腋芽能形成形成叶球叶球的一种变种,为二年生的一种变种,为二年生草本植物草本植物学名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Brassica oleracea L..varvar..capitata capitata L_L_,别名洋白菜、,别名洋白菜、包菜包菜、、洋白菜、茴子白、圆白菜、卷心菜、莲花白、椰菜等圆白菜、卷心菜、莲花白、椰菜等  结球甘蓝(结球甘蓝(Cabbage)Cabbage)  结球甘蓝别名洋白菜、卷心菜,十字花科芸薹属甘结球甘蓝别名洋白菜、卷心菜,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顶芽或腋芽能形成叶球的变种,为二年生草蓝种中顶芽或腋芽能形成叶球的变种,为二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由不结球野生本植物,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由不结球野生甘蓝演化而来甘蓝演化而来。

      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根根v圆锥形根系,根系主要分布在深30cm、宽80cm的土层范围内根吸收水肥能力很强,具有一定的耐涝抗旱能力,土壤深耕后施入大量腐熟基肥可增加根的吸收水肥的面积和显著提高产量 v主根基部肥大,易生侧根,主侧根上容易发生须根,根系再生能力 强 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叶叶不同时期的叶形态差异很大子叶呈肾形,对生;基不同时期的叶形态差异很大子叶呈肾形,对生;基生叶对生,与子叶垂直,无叶翅,叶柄较长随后生叶对生,与子叶垂直,无叶翅,叶柄较长随后发生的幼苗叶卵圆形或椭圆形,网状叶脉,具有明发生的幼苗叶卵圆形或椭圆形,网状叶脉,具有明显的叶柄,互生在短缩茎上之后长出强大的同化显的叶柄,互生在短缩茎上之后长出强大的同化器官即莲座叶,也叫外叶随着植株的生长,莲座器官即莲座叶,也叫外叶随着植株的生长,莲座叶愈加宽大,叶柄逐渐变短,以至叶缘直达叶柄基叶愈加宽大,叶柄逐渐变短,以至叶缘直达叶柄基部,形成无柄叶包球期发生球叶,球叶无柄,叶部,形成无柄叶包球期发生球叶,球叶无柄,叶片中肋向内弯曲,形成紧实的叶球叶色由黄绿、片中肋向内弯曲,形成紧实的叶球叶色由黄绿、深绿至蓝绿色,少数紫色,叶面光滑,肉厚,有灰深绿至蓝绿色,少数紫色,叶面光滑,肉厚,有灰白色的蜡粉,具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

      白色的蜡粉,具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 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叶叶v叶片在不同时期的形态有不同的变化基生叶的幼苗叶有明显的叶柄,莲座期开始到结球,叶柄逐渐变短至无叶柄根据这一特性,可判断品种特征,生长时间和预兆结球的前期,作为栽培管理的指标叶色有黄绿、深绿和蓝绿色叶面光滑,肥厚,有不同程度的灰白色蜡粉,能减少植株的水分蒸发,故能抗旱耐热初生叶较小,倒卵圆形,中晚熟品种有叶柄的缺刻早熟品种外叶有11~13片,中晚熟品种外叶有17~31片  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茎茎v茎分内外短缩茎外部缩茎着生莲座叶,内短缩茎着生球叶在普通栽培情况下,早熟品种茎长16cm以下,中熟品种茎长16~20cm,晚熟品种茎长20cm以上内短缩茎越短,结球越紧实,品质越好,食用价值越大植株通过春化后抽出起立的主花茎,在主花茎中部又萌发侧花茎,最下部的侧花茎由于顶端优势的控制而形成为潜伏芽而不抽薹开花,一旦主花茎折断或人为割除,则这种潜伏芽即可发 育成正常花茎而开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采收叶球上市后进行残株采种  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和种子v 花为完全花,黄色,复总状花序,异花授粉花为完全花,黄色,复总状花序,异花授粉。

       v果实为长角果,种子排列在隔膜两侧,每个果实为长角果,种子排列在隔膜两侧,每个角果有种子角果有种子20粒左右种子红褐色或黑褐色,粒左右种子红褐色或黑褐色,千粒重千粒重3.3~~4.5g使用年限使用年限2~~3年 生育周期生育周期-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发芽期发芽期 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出现幼苗期幼苗期 自真叶出现到团棵自真叶出现到团棵(5(5--8 8张真叶张真叶) ),叶片椭圆形,具明显叶,叶片椭圆形,具明显叶柄株型近于圆盘状柄株型近于圆盘状- -团棵春甘蓝苗期团棵春甘蓝苗期15-2515-25天,秋甘蓝天,秋甘蓝25-3025-30天天 莲座期莲座期 从从““团棵团棵””到第二、三叶环形成;自团棵到开始包心,这到第二、三叶环形成;自团棵到开始包心,这个时期植株叶片张开,形如莲座,故名不同品种,莲座叶数不同,个时期植株叶片张开,形如莲座,故名不同品种,莲座叶数不同,早熟种约早熟种约1616片以下,中晚熟种约片以下,中晚熟种约2424片,春甘蓝莲座期片,春甘蓝莲座期2020--3030天,秋天,秋甘蓝甘蓝3030--3535天 结球期结球期 由开始包心至结成紧实的叶球。

      叶片近圆形、无柄,原来由开始包心至结成紧实的叶球叶片近圆形、无柄,原来叶柄部分为叶身包围,称中肋春甘蓝结球期叶柄部分为叶身包围,称中肋春甘蓝结球期2525--3535天,秋甘蓝天,秋甘蓝4040天左右甘蓝叶球包括球叶和中心柱天左右甘蓝叶球包括球叶和中心柱( (内茎内茎) ),球叶多,叶身发达,,球叶多,叶身发达,中肋和中心柱小,结球紧实,品质好相反,球叶少,中肋和中心中肋和中心柱小,结球紧实,品质好相反,球叶少,中肋和中心柱大,结球蓬松,品质差、粗硬而产量低甘蓝中心柱柱大,结球蓬松,品质差、粗硬而产量低甘蓝中心柱( (内茎内茎) )大小大小与外茎是相应的,在选育种时,可以参考植株高度、叶球形状来预与外茎是相应的,在选育种时,可以参考植株高度、叶球形状来预计品质茎高,叶球不正,一般中肋和中心柱大,品质较差甘蓝计品质茎高,叶球不正,一般中肋和中心柱大,品质较差甘蓝的根系发达,主根粗大,育苗移栽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深的根系发达,主根粗大,育苗移栽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深3030厘米的厘米的耕作层内耕作层内   休眠期休眠期 甘蓝形成叶球后,可进行低温贮藏,以进行强制休眠甘蓝形成叶球后,可进行低温贮藏,以进行强制休眠 生育周期生育周期生殖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  抽薹期  抽薹期 从种株定植到花茎长出,需从种株定植到花茎长出,需25-40d25-40d。

        开花期  开花期 从始花到全株花落时,需从始花到全株花落时,需30-35d30-35d  结荚期  结荚期 从花落到角果黄熟,需从花落到角果黄熟,需30-40d30-40d 喜冷凉气候,较耐低温 温温发芽最适温度发芽最适温度1818~2525℃℃;莲座期适温;莲座期适温7 7~25℃25℃;结球;结球期最适温度期最适温度1515~20℃20℃;;春化春化最适温度最适温度2 2~5℃5℃光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严格;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严格;长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水水喜较湿润的空气和土壤条件喜较湿润的空气和土壤条件肥肥土壤适应性强土壤适应性强 ;每生产;每生产1000kg1000kg鲜菜需鲜菜需吸收氮吸收氮4.14.1~4.8kg4.8kg,磷,磷1.21.2~1.3kg1.3kg,钾,钾4.94.9~5.4kg5.4kg,对钙的需求量较多,对钙的需求量较多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甘蓝对光照强度要求中等,光合作用饱和强度为20000-30000勒克斯甘蓝属长日照蔬菜,较短的日照有利于叶球的形成  v甘蓝喜温暖和清凉湿润的环境,生长适温为甘蓝喜温暖和清凉湿润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25℃℃。

      种子发芽、外叶生长和抽薹开花种子发芽、外叶生长和抽薹开花要求稍高为要求稍高为20--25℃℃,叶球形成要求,叶球形成要求17--20℃℃,如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积累养分,促,如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积累养分,促进叶球抱合紧实幼苗抗性强,能忍耐进叶球抱合紧实幼苗抗性强,能忍耐30℃℃左右的高温,也能忍耐零下左右的高温,也能忍耐零下1--3℃℃的低温因此,栽培范围广,在南方可露地越冬因此,栽培范围广,在南方可露地越冬  v甘蓝是绿体春化型作物,植株达到一定大小,才能接受低温诱导春化温度要求10℃以下,以9℃最适宜,春化时间为30-40天,经过春化的植株在长日照而温暖的条件下抽薹开花冬季寒冷的地区,晚秋播种,年内秧苗尚小,不接受春化诱导,未通过春化阶段,则春季继续营养生长形成叶球早秋播种,年内秧苗达到接受春化诱导以上的大小,经过冬季低温通过春化阶段,春季长日照来临即抽薹开花 v 甘蓝接受春化诱导的植株大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有的4-5片真叶,茎粗0.6厘米左右即可通过春化阶段如京丹早生有的需要7-8片真叶,茎粗1.0厘米以上才能接受着化诱导,如牛心甘蓝相同品种在相同低温条件下,植株大,春化时间短。

        品种类型品种类型尖头型尖头型 叶球小,呈牛心形叶球小,呈牛心形叶片长卵形,中肋叶片长卵形,中肋粗,内茎长,适于粗,内茎长,适于春季栽培,一般不春季栽培,一般不易发生先期抽薹,易发生先期抽薹,多为早熟小型品种多为早熟小型品种如大牛心、鸡心甘如大牛心、鸡心甘蓝等蓝等圆头型圆头型 叶球顶部圆形,整叶球顶部圆形,整个叶球呈圆球形或个叶球呈圆球形或高桩圆球形外叶高桩圆球形外叶少而结球紧实,冬少而结球紧实,冬性弱,春季栽培易性弱,春季栽培易先期抽薹,多为早先期抽薹,多为早熟或中早熟品种熟或中早熟品种如中甘如中甘1111号、金早号、金早生等平头型平头型 叶球顶部扁平,叶球顶部扁平,整个叶球呈扁球整个叶球呈扁球形抗病性较强,形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耐贮适应性广,耐贮运,为中晚熟或运,为中晚熟或晚熟品种如黑晚熟品种如黑叶小平头、京丰叶小平头、京丰1 1号等 v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选用早熟或中熟品种,于冬季育苗,春季中后期定植,春末夏初收获,称之为春甘蓝;选用耐热的早、中熟品种,于春末育苗,夏初定植,夏末秋初收获,称之为夏甘蓝;选用抗病、耐热的早、中熟品种于夏季育苗,夏秋季栽培,秋、冬季收获,称之为秋甘蓝。

      v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常选用冬性强的早、中熟品种,冬初播种,幼苗露地越冬,翌年春末夏初收获,称之为越冬春甘蓝;选用早、中熟品种于夏末秋初播种,冬季收获,称之为秋、冬甘蓝,一些地区还选用抗病、耐热品种,于春末夏初播种,夏季及早秋收获,称之为夏甘蓝 v近年来,北方不少菜农选用冬性强的早熟甘蓝品种,冬、春季在日光温室或中、小型塑料棚中栽培,冬、春季上市,效果也不错在一些冷凉地区或海拔较高的山区,选用早、中熟品种春末夏初育苗,夏季作反季节栽培,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带,不少地区常采用一年一季栽培,即选用晚熟品种于春末夏初育苗,夏季定植,秋、冬季收获  品种v甘蓝根据从定植至叶球成熟的天数可粗略地划分为早熟种、中熟种、晚熟种v定植密度依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而定v北方早熟种每亩定植4 000~6 000株,一般单球重可达1千克左右,每亩产量可达3 000~4 000千克v中熟种定植2 200~3 000株,一般单球重可达1.5~2千克左右, 每亩产量可达5 000千克左右v晚熟种定植1 800~2 200株,一般单球重可达2~3千克左右, 每亩产量可达6 000~7 500千克左右。

        v极早熟品种:45-55天,8398/8132、中甘12v早熟品种:55-60天,中甘11、中甘21v中早熟品种:65-75天,庆丰v中熟品种:80-90天,京丰1号v晚熟品种:95-120天,晚丰、东农609、 极早40天v极早40天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 植株开展度约40厘米,适于密植外叶12~15片,深绿色,叶面蜡粉中等叶球近圆形、紧实,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抗干烧心病从定植至商品成熟约40天单球重0.65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产量3000千克以上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露地及保护地种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0左右 华北地区春季露地种植时可在1月中下旬在温室育苗,2月下旬分苗苗床应控制温度,防止幼苗生长过旺、过大,造成幼苗通过春化条件而发生未熟抽薹定植时间亦不可过早,一般在3月底4月初定植于露地,每667平方米栽5000~5500株 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及云南省做春露地及保护地种植  迎春v大连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甘蓝该品种植株棵型小,开张度40公分左右叶色深绿,腊粉极少、叶柄扁圆且短,外叶数8一10片叶球呈圆球型,包球紧实。

      主要特性为抗寒性较强,适宜早春栽培定植后45天左右即可始收,是目前的优良早熟品种平均单球重0.5公斤左右,亩产可达2250一3000公斤  鸡心甘蓝v早熟株高40-50厘米,开展度40厘米外叶少,叶卵圆形,叶色深绿,叶球尖头,稍扭曲,单球重500克左右,心叶浅绿白色抗寒,冬性强,生长期150天  北农早生v北农早生:属春、秋甘蓝杂交一代品种植株开展度49厘米×51.5厘米,外叶11~14片,叶色深绿,叶面蜡粉少,叶球近圆形,心室微黄,结球紧实单球重1~1.5公斤,定植后46天左右采收,适宜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4000公斤左右v2001年分别通过河北省和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品种早熟,抗病,耐寒,外叶少,进入包心期早,心叶生长迅速,壮心快品质嫩脆,口感风味好,结球紧实,被当地菜农戏称为“铁头”,适宜蔬菜出口,深受外商青睐该品种春、秋两季播种,播期不宜过早,与同类甘蓝品种一样即可  8398v8398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199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通过山西省、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早熟春甘蓝植株开展度40~50厘米叶球近圆形,紧实度0.54~0.6,中心柱长低于球高的一半平均单球重0.8~1千克外叶12~16片,叶色浅绿,叶面蜡粉少,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从定植至商品成熟50天左右,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3000~3800千克具有早熟、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制种容易等特点 华北地区12月底至翌年1月做冷床播种,或翌年1月中旬在改良阳畦或温室或温床播种,2月中下旬分苗分苗后苗床温度不宜过高,防止幼苗生长过旺3月下旬至4月初定植,缓苗后采用2次小蹲苗措施,每次7天左右,防止前期外叶生长过旺宜采用地膜覆盖或短期覆盖无滴膜和早追肥等措施,促进早熟、丰产一般每667平方米定植4500株左右 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春季露地或冬春保护地栽培,也可在天津、广东、云南等省、市做秋甘蓝栽培  报春v报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1976年合作育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198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植株开展度45~50厘米,外叶16~19片,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近圆形,单球重700~1000克叶球紧实,叶质脆嫩,品质优良每100克球叶鲜菜含维生素C49.9毫克,糖4克,粗蛋白质1.49克。

       北方可做春季栽培早熟,从定植至收获50左右适应性广,抗寒能力较强,不易未熟抽薹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3000千克左右华北地区一般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在冷床播种育苗,或1月中下旬温室播种,3月下旬定植,行距35厘米,株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种植5000左右定植前7天,对幼苗进行低温炼苗,缓苗后中耕蹲苗10天左右,团棵后加强水肥管理,包心期重施1次追肥一般可于5月下旬收获 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华中和华东北部地区种植  中甘11号v中甘1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198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株高24厘米左右,开展度48.5厘米左右外叶13~17片,叶片近圆形,深绿色叶球近圆形,绿色,球高14.7厘米左右,横径44.1厘米左右,球内中心柱长6.5厘米左右单球净重0.8千克左右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耐寒性较强,抗旱性中等鲜菜含粗蛋白质0.91%~1.19%,可溶性糖2.94%~3.5%,维生素C含量为36.06~43毫克/100克大田生产一般每667平方米产商品菜3500千克左右 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保护地栽培从9月下旬至翌年5月下旬,露地栽培从3月下旬至10月下旬。

      育苗移栽,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25~30克,直播50~60克幼苗6~8片真叶时定植每667平方米保苗4500株左右 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及西南部分地区做春早熟栽培  中甘21号v中甘2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2002年已申报新品种保护 植株开展度43~52厘米外叶约15片,叶色绿,叶面蜡粉少叶球紧实,圆球形,球内中心柱长约6厘米,外形美观,叶质脆嫩,品质优从定植至收获约50天单球重1~1.5千克,每667平方米产量3800千克左右抗逆性强耐裂球,不易未熟抽薹 华北地区春露地栽培一般于1月中下旬在温室育苗,2月中下旬分苗苗床应控制温度,防止幼苗生长过旺、过大导致幼苗通过春化条件而发生未熟抽薹定植时间亦不可过早,一般在3月底4月初定植露地,每667平方米栽植4500株幼苗具6~7片叶时定植为宜定植后实行两次小蹲苗,每次5~7天,以控制苗子前期生长过旺蹲苗后,苗子开始包心时注意追肥,浇3~4次水后即可收获上市 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及云南省做露地早熟春甘蓝种植长江中下游及华南部分地区可在秋季播种,冬季收获上市  品种选择v春提早栽培要选早熟性好和相对冬性较强的品种。

      如“8398”、“中甘11”等普通春甘蓝栽培,生长期相对较长,宜选择品质、外观和产量等综合性状好的中早熟或中熟品种因这一茬甘蓝气候适宜,病虫很少,栽培容易,但因产品上市时间比早熟栽培的晚,产品价格不及春提早茬,所以应以产品的外观、品质等商品性状争取市场,以产量获取较高的产值例如,北方消费者喜欢圆球型或高扁圆型的品种,象中甘15、庆丰、京甘1 号、小黑×北早、春秋圆等南方市场则喜欢尖头型的品种夏秋茬应着重考虑品种的耐热性、抗病性以及叶球外观等因这茬甘蓝处于高温多雨、病虫猖獗季节,易发生病虫害,加之高温易导致甘蓝品质降低,故应尽量选择耐热、抗病和扁圆形、高品质的中晚熟品种如中甘8 号、京丰1 号、秋锦、夏秋乐等v秋冬茬甘蓝,在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栽培面积不大,产品作鲜菜调剂供应但在无霜期很短,冬季漫长的地区,特别是在土壤贫瘠不适宜大白菜生长的地区,栽培面积较大其产品可贮藏至冬、春供应在这些地区应选择苗期较耐高温、生长势强、适应性广、结球紧实的中、晚熟品种如秋丰、晚丰、内配2 号、内配3 号等,不过这些地方若为抢市场、补空档等,也可种植中早熟或早熟品种需要指出,在无霜期短的地区,“夏秋茬”和“秋冬茬”栽培期相距较近,有时这两个术语混用。

      甘蓝、花椰菜育苗v甘蓝、花椰菜等春、夏、秋栽培都要育苗,不过春季育苗与夏秋育苗差异较大春季为达抗寒、早熟之目的,宜培育大苗、壮苗一般苗龄60—65天左右阳畦、温室皆可,配制好营养土,整平苗床,灌足底水,先撒3—5mm厚细土(俗称“翻身土”),后撒种子,再覆盖5—10mm 厚的“盖籽土”,表面覆盖砂5—8mm厚,为防“黑根病”等,可与播前铺一层药土,播后再盖一层药土,阳畦覆盖塑料薄膜,四周封严,以后白天把草帘(草席)打开,夜间覆盖v温室育苗支好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25—30天后分苗分苗床再培育30天左右v夏秋育苗多露地育苗或浅阳畦育苗苗龄35—40 天即可,不分苗,为防虫、遮阳可覆盖防虫网或寒冷纱等,遇雨需加覆塑料薄膜苗期注意浇水防旱、灭虫防病等工作 定植与管理v春季栽培或雨水较少地区多平畦栽培,也可地覆覆盖半高垄栽培,即采用80—100cm 幅宽的地膜作成60—70cm 宽的拱弧形垄,垄中心高10cm,每垄种植2行也有地膜覆盖平畦栽培平畦宜小不宜大v夏秋栽培或多雨地区常起垄栽培干旱少雨地区宜采用平畦,平畦最好做成2—3m 宽,10—15m长的小畦,以利浇水管理 整地定植每每667m2施用优质农家肥施用优质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过磷酸钙50kg沟施复合肥沟施复合肥25kg25~30cm15cm40cm80~100cm1月中旬在温室内定植。

      月中旬在温室内定植每667m2可栽植5000~6000株 定植与密度v春提早甘蓝为抢早熟必须尽早定植,只能栽于冬闲地中熟或中早熟品种亦可稍晚定植,多用冬闲地,少数利用越冬菠菜收获后的空地等春甘蓝可单独成片种植,也可与玉米、棉花、番茄、冬瓜等高杆(高架)作物进行间作套种v春甘蓝基本上都采用地膜覆盖,可用2m 幅宽的地膜平畦覆盖,亦可用80cm 宽的地膜作成60cm宽10cm 高的半高垄覆盖铺膜前畦面喷洒48%氟乐灵除草剂,每亩用药125g对水60kg,喷洒均匀v甘蓝根系在5℃以上就可缓慢生长,地上部生长需10℃以上春甘蓝定植适期为日均气温稳定在6—8℃以上,10cm 深地温5—6℃以上同一地区,铺地膜者可早栽5—7天若定植过早,地温低,缓苗慢,不发根,遇寒流期长,还有可能出现先期抽薹;但定植过迟,幼苗在苗床内拥挤,外茎伸长,外叶发育受抑,栽后缓苗慢v定植时应选择在寒流刚刚过后的晴天定植前一天苗床浇透水,带土起苗,打孔(或挖穴)定植早熟品种行株距30—35cm×25—33cm,中早熟品种45cm×40cm定植当天浇定植水,4—5 天后浇缓苗水地膜垄垄沟或不盖地膜的可中耕1—2次,起到松土保墒和提高地温的作用。

      v夏、秋甘蓝多露地平畦栽培,密度稍稀中熟品种约45—50cm×45—50cm,晚熟品种55—60cm×50—55cm茬口衔接同大白菜 田间管理 v春甘蓝定植初期,外界气温还较低,不时还有霜冻,缓苗后生长很慢,幼苗常出现紫色,这是由于早春地温低以及定植时伤根,根系吸收磷素减少而影响碳水化合物的运转,导致花青素积累所致春寒年份,紫苗现象可持续15—20天浇并追施点硝铵、多中耕松土等措施都可缩短紫苗期,促进早发棵、早成熟紫苗转绿(约定植15—20天)后,开始追肥,每株3—5g速效性氮肥,随后浇水,以后10天左右浇一水,保持地面湿润结球初期,重追肥一次,每株10—12g 硝酸铵或尿素等,早熟品种结球中期酌情轻追肥一次或不追肥中熟、早中熟品种在结球前、中期追2—3次肥,追肥后浇水各类品种结球后期一般只浇水不追肥v夏甘蓝定植以后很快进入炎热的夏季,常伴有高温干旱或炎热多雨等,常受病害、虫害、杂草等侵袭定植、缓苗水后,中耕松土,经15 天左右蹲苗发棵后,开始追肥、浇水,以后每隔7—10 天浇一水,15—20天追一次肥干旱少雨年份,应勤浇水,雨涝年份应少浇水、多中耕,并注意排涝炎热暴雨后,可马上浇井水降温。

      夏季降雨或浇水频繁,土壤中养分流失较多,应及时追肥补充养分,宜追化肥,一次每株10g左右此外,夏季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等虫害很多,稍一疏忽虫满成灾,故应经常观察,及时喷药,5—7 天喷一次,必须控制住虫害,才可能丰产同时软腐病、黑腐病容易发生,尤其是多雨年份,更应及时防治并要及时除草,防止形成草荒v秋甘蓝苗期和结球之前处于炎热的夏季,结球以后进入凉爽的秋季,所以生产上应根据不同时期的气候特点,管理上有所侧重秋甘蓝结球之前亦应勤浇水、多中耕,并追1—2 次壮苗肥,加强防虫防病结球之后,10 天左右浇一水,但水量不宜过大,若畦面过湿,容易发生黑腐病和I_O_N_:霜霉病等,秋后应加强追肥,可追化肥与粪肥冬贮的晚熟品种收获前半月应停止浇水无霜期短的高寒地区,一年一大茬,生长前期主要是中耕除草、保墒促根,中期雨季防涝、防虫,秋后进入包球期,加强追肥、浇水,促进叶球丰产施肥浇水技术请参照前述内容  适时采收适时采收v结球甘蓝采收期不很严格,为争取早上市,结球甘蓝采收期不很严格,为争取早上市,在叶球八成紧时即可陆续上市供应采收太在叶球八成紧时即可陆续上市供应采收太早,叶球不充实,产量低采收偏晚,裂球早,叶球不充实,产量低。

      采收偏晚,裂球较多 甘蓝病害的控制 1.甘蓝霜霉病v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淡绿或黄色斑点,扩大后为黄色或黄褐色,受叶脉限制面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在相应的叶背面布满魄至灰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也为害叶球  v病原Peronospora parasitica称寄生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菌丝无色,不具隔膜,吸器圆形至梨形或棍棒状孢囊梗单生或2~4根束生,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卵孢子球形,单孢,黄褐色,表面光滑,胞壁厚,表面皱缩或光滑 发生规律v 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里、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留种株上越冬翌春由卵孢子或休眠菌丝产生的孢子囊萌发芽管经气孔或表皮细胞间侵入春菜寄主,春菜收后,病菌以卵孢子在田间休眠两个月后侵入秋莱借助风雨传播,使病害扩大和蔓延气温忽高忽低,日夜温差大,白天光照不足,多雨露天气,霜霉病最易流行菜地土壤黏重,低洼积水,大水漫灌,连作菜田和生长前期病毒病较重的地块,霜霉病为害重  防治方法v 适期播种,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间苗,晚定苗,适度蹲苗小水勤灌,雨后及时排水清除病苗,拉秧后也要把病叶、病株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v用5 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恶霜灵·代森锰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v发病前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预防保护9月中旬发病初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N700倍液、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l 000倍液、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齐U400~600倍液、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溶性液N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50~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2.甘蓝软腐病v症状 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多从外叶叶柄或茎基部开始侵染,形成暗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图15-3),迅速发展使根茎和叶柄、叶球腐烂变软、倒塌,并散发出恶臭气味(图15-4)有时病菌从叶柄虫伤处侵染,沿顶部从外叶向心叶腐烂 v病原 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称胡萝I、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

      在培养基上的菌落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菌体短杆状,周生鞭毛2~8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v发生规律 病原菌随带菌的病残体、土壤、未腐熟的农家肥越冬,成为重要的初侵染菌源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土壤、昆虫等多种途径传播,由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不断发生再侵染高温多雨有利于软腐病发生高垄栽培不易积水,土壤中氧气充足,有利于根系和叶柄基部愈伤组织形成,可减少病菌侵染 v防治方法 病田避免连作,换种豆类、麦类、水稻等作物清除田间病残体,精细翻耕整地,暴晒土壤,促进病残体分解雨后及时排水,增施基肥,及时追肥发现病株后及时挖除,病穴撒石灰消毒v药剂防治可参考大白菜软腐病  3.甘蓝黑腐病v症状 幼苗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使真叶的叶脉上出现4、黑点或细黑条成株期多为害叶片,呈“V”字形病斑,淡褐色,边缘常有黄色晕圈,病部叶脉坏死变黑(图15-7)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 v病原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属黄单胞杆菌甘蓝黑腐致病变种细菌菌体杆状,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单生或链生,革兰氏染色阴性v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随种子和田问的病株残体越冬,也可在采种株或冬莱上越冬。

      带菌种子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春季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或农事操作传播带到叶片上,经由叶缘的水孔、叶片的伤口、虫伤口侵入最适感病的生育期为莲座期到包心期暴风雨后往往大发生易于积水的低洼地块和灌水过多的地块发病多在连作、施用未腐熟农家肥,以及害虫严重发生等情况下,都会加重发病 v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秋后深翻,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及时防虫,减少传菌介体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v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3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5 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v药剂防治可参考大白菜黑腐病  ￿￿感谢大家的聆听!THE END 温馨提示:本PPT课件下载后,即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希望本课件对您有所帮助)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