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抑木扶土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讨论.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8246931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抑木扶土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讨论梁莉莉【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GAC>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 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 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抑肝扶木法是立足于五行学说,以肝、脾、胃的生理病 理为基础确立的一种较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在发病初期阶段,即肝脾不和 及肝胃不和之时,及早采取中医汤剂干预,可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这亦是体 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关键字】胃脘痛;抑肝扶木;肝胃不和;脾胃虚弱 慢性萎缩性胃炎(GAC)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牛.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 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197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GAC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列为胃癌前病变现代医 学对该病无理想治疗方法,但中医中药在对该病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特色内因与外因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腕痛范畴,木病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如《素 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 饮食不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还说:“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当心而痛。

      说明胃痛与肝木偏胜,肝胃失和有关这说明了脏腑功能紊乱是该病的内因《素 问?举痛论篇》:“寒气客于胃肠,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阐发了寒邪是引起胃 痛的一个重要外因,《素问?痹论篇》还指出:“饮食自倍,胃肠乃伤”是另一个 重要外因寒邪内侵和饮食不节均可损伤脾胃,H久脾胃虚弱故脾胃虚弱是木 病的病理基础五行学说与临床治疗将五行学说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运用到中医临床诊治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五行”与“五脏”、“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 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当五行不能维持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状态时,生克关系 即转为乘(乘虚侵袭,克制太过)侮(被克强势,反欺侮主)关系,产生相应的 关联性病变将“五行学说”运用于心身疾病的防治,通过调理情志、巧妙配伍 用药,可促进心身疾病的康复,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抑木扶土法”是我临床上治疗慢性蒌缩性胃炎常用方法抑木扶土法” 是根据五行相克次序所确立的一种治法肝属木、脾属土,“抑木扶土法”是针 对肝旺乘脾、肝旺乘胃而设所以抑木扶土法,实际上包括疏肝健脾、泄肝和胃、 调和肝脾等具体治法,主要适用于肝强脾弱、肝强胃弱和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 病证基本病机脾胃虚弱是疾病的病理基础。

      脾胃虚弱可以理解为素体本虚或久病致虚,前 类患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后类患者多素有胃病,长期失致而致脾胃同属中焦, 脾喜燥恶润,胃喜润恶燥,脾主升清,胃主和降,构成了脾胃的生理特点协调 平衡是脾胃从收纳水谷到散布水谷津液的关键所在肝主疏泄,脏藏腑泄,而肝 却藏泄并举,其体为阴,艽用为阳肝为“罢极之本”并且是阴尽阳生之脏,特 别是肝主疏泄这一功能尤其复杂,所谓疏泄,其含义甚广,指肝经常处于一种调 达,开展,升发,舒畅、流通等综合状态之中,而这一综合性生理状态涉及饮食 的运动代谢,气机的升降出入,精神情志的条达舒畅(包括西医讲的激素分泌方 面的病变),贮藏调节全身的血量,以及机体内外上下之阴阳气血津液的运行与 平衡协调,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肌体气血阴阳和谐,免疫功能旺盛,抵御 疾病和病毒侵袭,罹病或病毒侵袭后又可通过肝的疏泄功能而使疾病在药物治疗 下,迅速得到控制和痊愈由此可见肝在治疗脾胃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中土壅滞,木郁不达;或肝火亢盛,迫灼胃阴;或肝血瘀阻,胃失滋荣,故胃痛多归于肝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就可概括为脾胃虚弱,气机郁滞,通 降失和,邪毒内生。

      辨证分型姜氏(1)主张该病分为:湿热内蕴,湿重于热;肝气郁滞,热重于湿;脾 胃虚弱,湿热并重3型张氏(2)认为该病可分5型:脾胃虚弱、肝胃不和、 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李氏(3)主张分为6型:肝胃不和、脾胃虚 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脾虚气滞我认为该病的基本分型可归纳为:初期:脾胃虚弱、肝脾不和2型;中后期: 痰湿内阻、瘀血阻络、胃阴亏虚3型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均为脾胃虚弱和肝 失疏泄,气机不畅而产生而这些病理产物日久失治,逐渐变化,最终形成湿 毒、热毒、瘀毒,脾胃虚弱,肝郁化火,胃阴耗损,正不胜邪,最终发为肿瘤 这和西医所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是胃癌前期的理论 是相符合的中医治疗脾以运为补,胃以降为补,肝以散为补,所以健脾和胃,调畅气机是基本治 疗大法临床上病症常寒热交错,虚实夹杂,治疗吋宜标本兼顾,平调寒热,扶 正祛邪,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在治疗上可以采用抑木扶土法,即疏肝健脾、泄肝和胃、调和肝脾这三法 这是治疗的基础,根据变症的辩证加减用药疏肝健脾主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泻肝和胃选丹栀逍遥散和清胃散,肝胃不和主要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气机郁滞,津液散布失司,导致痰湿内生,日久化热,表现为胃胀胃痛,口 干U苦,嗳腐吞酸,大便秽臭或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拟 清化湿热,健脾和胃清中汤主之疾病日久,可发生血瘀阻络,不通则痛,可以表现为胃痛隐隐,痛处固定不 移,拒按,可伴有呕血或黑便,舌紫暗,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涩治拟活血化瘀, 和络止痛血府逐瘀汤主之肝郁气滞,化而为热,热邪犯胃,胃脘灼痛;郁热日久,迫灼肝胃之阴,导致胃阴亏虚,胃失濡养,艽痛绵绵,经久难愈治拟养阴生津,和胃止痛沙参 麦冬汤主之治疗效果白氏等(4)自拟三参调胃汤,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蒌缩性胃炎85例,总有效 率达93.5%苏氏(5)自拟肝疏胃宁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蒌缩性胃炎30例, 总有效率93.33%宋氏(6)用开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总有效率93,1%总体来讲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良好,但需要在辨证分析的基础 上,随症加减,例如泛酸明显,加用锻乌贼骨,瓦愣子;胃胀明显,加用佛手, 香橼皮等;胃痛明显,加用延胡索,九香虫;嗳~明显,加用旋覆花,代赭石 还需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治疗,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的,加莪术,百花蛇 舌草等;糜烂性胃炎,可加凤凰衣,白及等;胃炎伴有溃疡形成的,可加黄芪, 炙甘草伴有幽门螺旋杆菌的,可加黄连,蒲公英等小结抑肝扶木法是立足于五行学说,以肝、脾、胃的生理病理为基础确立的一中 较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即脾胃虚弱和肝胃不 和阶段有较显著的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奋肠腺体化生及重度异性增生是胃癌 的早期病变,故在发病初期阶段,即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吋,及早采取中医汤 剂干预,可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这亦是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参考文献[1】张太坤符莹消萎汤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2例【」】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11 (1): 83-84[2] 许红艳姜树民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 (12) 148-149[3] 李春红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门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4):336-338[4】白家温杜雪方三参调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85例【」】河南中医学报 2007.23 (128): 63-64[5】苏民吕瑞民肝疏胃宁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2): 11-12[6]宋秀霞开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河南中医2009, 29 (1):6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