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溪传灯性具思想研究.docx
2页幽溪传灯性具思想研究幽溪传灯是明朝中叶振兴天台的重要人物 , 其晚年所著的《性善恶论》 , 是在佛教发展日趋衰微的明朝发挥天台性具思想的重要著作 , 有继往开来之功本文主要是以该书为底本 , 分析传灯如何以天台圆顿教观 , 统摄各派学说 , 弘扬天台性具思想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 , 主要对传灯的生平以及复兴天台的主要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第二部分 , 主要是对传灯性具思想的历史背景分析和思想渊源追溯明朝中后期 , 朝代更迭频繁 , 对佛教既限制有保护 , 占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对佛教的批判始终未放弃 , 加之一直存在僧众头脑中的末法意识 , 使得有担当意识的出家僧众积极寻求复兴之路 , 传灯基于此便将复兴天台作为自己的使命另外 , 智者大师基于慧思大师的“性具染净”思想结合与荀子“性恶”论 ,发明“性具善恶”思想后 , 经荆溪湛然的“无情有性”说、四明知礼的“理毒性恶”说、虎溪怀则单拈 “性恶” 说, 到传灯从注重从 “修”的角度论证 “性善恶” ,实际都是以天台三谛圆融、 一念三千、性具十界等核心思想为基础 , 对天台宗“性具善恶”思想的作出的新的解读第三部分概述了传灯对儒家人性论的评析。
传灯认为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 , 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 , 传灯经过对儒家主要人性论的评判 , 指出儒家言性即是佛家言情 , 有离性为情 , 合才为性之失 , 传灯之所以指出儒家人性论的偏颇之处乃是为自己弘扬 “性善恶论” 作铺垫文章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传灯如何建构自己的“性善恶论” 这一部分传灯首先用天台 “判教”思想对天台“性具思想” 予以指认性分析 ,认为只有天台“性具善恶”论才是最究竟圆满的 , 并将该论抬高到最高佛教教义的地位 , 试图赋予“性善恶”一种普遍性接着传灯又从体用角度 , 分列为八门 ,弘扬性具之旨第五部分主要将传灯性具思想与儒家人性论作具体比较 , 佛性论本指法界众生何以成佛的根据 , 无善恶可言 , 儒家人性论主要关于伦理意义上的道德涵养 , 两者并无比较的基础 但是无论是佛教还是儒家其善恶关键都是在 “心”上作功夫 ,两者构建理论的目的都是积极入世 , 试图改变社会现状 , 这就为两者之间的比较提供了基础关于传灯将天台宗“性善恶”思想与儒家人性论的比较 , 笔者将其概括为以理言性与以情言性、 约修论性与道德涵养、 世出世间善恶与世俗善恶这三方面的差别最后 , 作为文章的结尾 , 主要对传灯的性善恶论作意义及其影响作简要评议。
笔者认为传灯广引经论 , 把天台思想与其它各派思想融合的做法 , 一方面丰富了天台性具思想的内涵 , 另一方面 , 传灯广引经论论证“性具善恶” , 其实也是对儒家批判的一种回应 , 其次 , 传灯关于“性”、“修”关系的论述 , 实际是为“修恶”寻找形上依据 , 旨在为处于末世的众生寻求一条成佛之路 再者 , 传灯为发展天台所做的一系列努力 , 也对后世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