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湛江市培才中学高二生物知识点试题含解析.docx
18页广东省湛江市培才中学高二生物知识点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的所有体细胞均有细胞核 B.在电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没有中心体 D.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含有DNA、RNA和核糖体参考答案:D2. 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D【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这就是菌落.【解答】解:A、倒平板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故A正确;B、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故B正确;C、五个区域内划线,而且每次转换划线角度后再进行划线,让菌种来源于上一次划线末端,故C正确;D、没有让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故D错误.故选:D.3. 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A.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B.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体C.中期染色体形态最为清晰D.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参考答案:A4.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A.60个 B.80个 C.120个 D.180个参考答案:D5. 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参考答案:D6. 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与Na+和K+的分布不均匀有关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兴奋部位的特点是:( )A.对K+的通透性增加,K+迅速外流B.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迅速内流C.对K+的通透性下降,K+迅速内流D.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迅速外流参考答案:B7.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 给予适宜的培养和外界条件 B. 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 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培养和外界条件 D. 将成熟植物的细胞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参考答案:C【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在生物体内,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1)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2)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详解】A、除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外,外植体还需要离体,如在生物体内,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错误;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错误;C、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1)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2)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正确;D、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则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能表达全能性,错误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参考答案:B9. 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B、分裂期前期 C、分裂期后期 D、在分裂期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参考答案:A10.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没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参考答案:C11. 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记录组合后,将积木放入另外的容器中,这样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统计结果是,DD∶Dd∶dd=10∶5∶5,该比例不符合正常的结果对上述做法,你认为应该改变的做法和理由是 (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C.抓取时应闭上眼睛,并充分摇匀;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配子的随机结合D.将一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一半,另一桶数量不变;因为卵细胞数比精子数少参考答案:C略12. 器官移植成功率较低,根据现代免疫学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 A. 淋巴细胞 B.疫苗 C.抗体 D. 抗原参考答案:D13. 右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B.催化过程②的酶是解旋酶C.过程③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a→bD.多肽链从核糖体上脱落后便具有生物活性参考答案:C14.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分裂C.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D.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参考答案:C15. 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
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A.1种 B.4种 C.8种 D.16种参考答案:C16. 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免疫器官包含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B. 人体第二道防线是指唾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C. 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D. 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导致患者出现自身免疫病参考答案:C【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其中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详解】免疫器官包含骨髓,而不是脊髓,A错误;人体第二道防线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错误;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C正确;艾滋病的直接死因就是因为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和体内出现的肿瘤,D错误17.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丙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B.图乙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但活性较低C.图甲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发生在b段D.图丁中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d段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参考答案:A18.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再分化的产物,细胞具有全能型B.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 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 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参考答案:D愈伤组织是脱分化的产物,A项错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高度不育的单倍体,B项错误;制备人工种子应用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包裹,C项错误;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D项正确。
19. 人体内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很可能体现在 ( )A. 核DNA分子数 B. 线粒体的数目 C. 参与免疫的过程 D. 高尔基体的数目参考答案:D20. 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参考答案:B21.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①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①链为模板转录的mRNA中4种含氮碱基之比为A∶U∶G∶C=1∶2∶3∶4B.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个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之比为A∶T∶G∶C=3∶3∶7∶7D.该DNA分子中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参考答案:C22. 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时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B.乙图A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性个体,而B点时,害虫存在抗药性个体C.丙图可以表示肠脂肪酶受pH影响的示意图D.丁图曲线A点时,人的胰岛A细胞兴奋性增强,胰岛B细胞的兴奋性随后增强参考答案:B23. 基因研究最新发现表明:人与小鼠的基因约98%~99%相同,则人与小鼠DNA碱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A.1%~2% B.80% C.99%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D24.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 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 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 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 存活、死亡、存活、存活参考答案:D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R型菌无毒,不使小鼠致死,S型菌有毒,可使小鼠致死①中DNA被DNA酶破坏,R型菌不转化;②中仍有部分S型菌未转化;③中高温加热后R型菌已死,不能再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