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乔音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0页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乔音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与核酸合成有关的酶活性显著增强,这与癌细胞所具有的哪种特征有关A.糖蛋白减少 B.细胞呈球形C.容易转移 D.恶性增殖参考答案:D2.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A.组织液和淋巴 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血浆 D.细胞内液参考答案:B3. 下列与体细胞的全能性无关的是 A. 绵羊“多利”的产生 B. 试管婴儿的培育C. 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胡萝卜 D. 分离甘庶幼芽细胞大量繁殖甘蔗幼苗参考答案:B4. 基因工程育种的遗传学理论依据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分离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畸变参考答案:C5. 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参考答案:A6. 下列疾病肯定是遗传病的是( A.家族性疾病 B.先天性疾病 C.终生性疾病 D.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参考答案:D7. 产生促胰液素和促胰液素作用的部位分别是( )A.胰液和胰岛 B.胰腺和小肠粘膜C.小肠粘膜和胰岛 D.小肠粘膜和胰腺参考答案:D【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通过实验排除了神经调节的作用,但沃泰默并未得出正确结论.最终斯他林和贝丽斯发现了促液素,他们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解答】解: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故选:D.8. 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 )年龄期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参考答案:A9. 在玫瑰精油提取过程中,依次用到清水、NaCl、无水Na2SO4,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A.溶解、萃取、除水 B.蒸馏、萃取、除颗粒杂质C.蒸馏、油水分层、除水 D.溶解、油水分层、萃取参考答案:C10. 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注:只有当A和B同时存在时,视觉才正常)这两类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均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他们所生的后代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 ) A.3/16 B.4/16 C.7/16 D.9/16参考答案:D11. 为挽救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中一般不选用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迁地保护C.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 D.引入被保护动物天敌的天敌参考答案:D【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解答】解:A、为挽救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有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A正确;B、为挽救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迁地保护,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B正确;C、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迁地保护,要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C正确;D、引入被保护动物天敌的天敌,这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不利于挽救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12.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C、通常用一种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酶处理运载体DNA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有以受精卵为受体参考答案:B13. 右图是验证“酶的催化效率”活动的示意图。
甲、乙两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可证明酶具有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易变性参考答案:A1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参考答案:C15. 如图中如果A接受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引起E收缩 B.神经细胞C与D的兴奋是同步的C.在B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D.一般情况下,E中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参考答案:C16. 要想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就必须用单个的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细胞群,其原因是 ( )A.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淋巴细胞可以无限增殖B.在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抗体C.每一个B淋巴细胞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D.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参考答案:D 17.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下列哪一组细胞器与染色体复制有关A.中心体、线粒体 B.核糖体、线粒体C.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高尔基体参考答案:B18. 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四种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④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同时能合成e激素 ⑤寒冷能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进而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参考答案:B【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据图分析,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e是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2、寒冷时体温调节过程为: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散热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稳定.【解答】解: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来增加产热,而甲状腺的分泌依靠分级调节模式,所以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①正确;②在体温调节过程中,c、d激素作为产热的激素,其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②正确;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而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③错误;④e是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但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④正确;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⑤错误.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B.【点评】本题以人体内体温调节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体温调节的内容.19. 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O2,不需要CO2 ⑥CO2能调节培养液的pH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参考答案:D20. 右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就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参考答案:C21. 下列不是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的是A.骨髓、T淋巴细胞、抗体B.脾脏、B淋巴细胞、细胞因子C.扁桃体、巨噬细胞、补体D.骨髓、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参考答案:D22. 蛋白质工程的设计程序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合成蛋白质分子结构 ②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③mRNA ④蛋白质预期功能 ⑤推测氨基酸序列 ⑥蛋白质的预期结构A. ⑥→②→③→④→⑤→① B. ⑤→④→③→⑥→①→②C. ④→⑥→⑤→②→③→① D. ②→③→⑤→①→⑥→④参考答案:C【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蛋白质工程的流程是:从④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⑥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⑤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②找出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合成基因→③转录出mRNA→①合成蛋白质分子结构,C正确,A、B、D均错误23. 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
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1、G2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B、CB.培养基中需加入ATP和相应的酶 C.图中②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31P和32P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参考答案:A24. 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需要用氯化钙处理的步骤是( )A.目的基因的提取 B.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参考答案:C25. 右图为某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分子的转运方式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