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钳术课件.ppt
19页产钳术,,产钳构造,Simpson产钳由叶,胫,锁扣及柄构成 左侧为左下钳,右侧又名右上钳 头弯:钳叶内面凹,外面凸,夹持胎儿头 盆弯:钳叶向上弯引,适应产道的屈度 钳叶最宽处距离9cm,叶前端间距3cm 钳叶长16cm,头弯半径11.25cm,盆弯半径17.5cm,产钳分类,低位产钳 中位产钳 高位产钳,,低位产钳---胎头骨质部分最低部已达会阴部,胎颅矢状缝在骨盆出口前后径 中位产钳--胎儿头颅骨质部已抵达坐骨棘水平或稍下处1,+2(胎头骨质部在坐骨棘平面下或2cm); 其中,低中位产钳+3(一般骨盆深度约为10cm,入口平面至坐骨棘水平及坐骨棘水平至出口平面深度各为5cm) 高位产钳--胎头双顶径在骨盆入口以上,胎颅骨质完全在入口以上或仅一小部分通过入口平面产钳术的适应症,一,第二产程延长:宫颈完全扩张至2小时而产程仍无进展者 原因:1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2 宫缩乏力3 相对性骨盆狭小4 巨大儿5 会阴坚韧,产钳术的适应症,二,缩短第二产程: 1 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脐带脱垂,胎盘早剥 2 孕妇情况:衰竭现象(无力,脉快,烦躁,体温升高等,心功能II级以上,PIH,不宜过多用力 三,胎吸失败 四,情况较为紧急而又熟悉产钳术者。
产钳术应具备的条件,1 无明显头盆不称 2 先露应为顶部,颜面位则必须是颜面前位,臀位时只用于牵拉后出头 3 宫颈口必须完全扩张 4 胎膜已破 5 胎儿存活,麻醉,局部浸润及会阴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步骤(低位产钳术步骤),一 膀胱截石位 二 消毒外阴,铺消毒巾 三 导尿 四 阴道检查: 1)宫口开全 2)无骨盆异常 3)胎方位检查:a 大小囟门位置(水肿时困难) b 触摸胎儿耳廓:耳廓所指方向为枕骨所在,低位产钳术步骤,五 切开会阴 六 放置左产钳: 1)左手握左钳,钳叶垂直向下 2)右手中食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壁间,右手掌向上 3)左钳叶沿右手掌伸入掌与胎头之间 4)右手指徐徐向胎头左侧及向内移引 5)左钳叶随手掌向左向前移,左钳柄逐渐向下微向逆时钟方向旋转 6)最后左钳叶达胎头左侧顶颞部 7)钳叶与钳柄在一水平位,钳柄内面正向产妇左侧 七 放置右产钳:右手垂直握右钳柄如前,左手中食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之间,诱导右钳叶(在左产钳上面)徐徐滑向胎头右侧方到达与左侧对称的位置,低位产钳术步骤,八 合拢产钳:左右产钳锁扣恰好吻合,左右钳柄内面自然对合 九 检查钳叶位置:伸手入阴道内检查钳叶与胎头间有无夹持宫颈组织 十 牵拉 1)情况紧急,立即牵拉,向外向下牵拉。
当先露部拨露时,应逐渐将钳柄向上放置使胎头逐渐仰伸而娩出 2)情况不紧迫,应在宫缩时牵引在一阵宫缩时间不能牵出胎头时,待宫缩过后,可分解钳锁扣,不使胎头受钳叶压挤下次宫缩时,再扣紧钳柄牵拉 十一 取出产钳:胎头娩出,应取下产钳,先取右产钳,后取右产钳 十二 牵出胎体,自然分娩机转 十三 胎儿娩出后检查软产道,难点及注意事项,一 严格掌握产钳适应征及条件 二 如钳柄不易合拢或容易滑脱表示: 1)胎头位置不正使产钳位置不妥 2)胎头脑积水时,钳柄不能合拢 3)明显头盆不称 4)宫颈未完全扩张而检查上有差误: 取下产钳重新检查宫颈,胎位,胎头大小及胎头进展情况,难点及注意事项,三 如有力牵引不成功,多系判断错误,放弃产钳,剖宫产(活胎)或穿颅术(死胎) 四 牵引应持续而稳重:牵拉应缓慢,按胎头分娩机理操纵胎头进展,软组织不会增加损害切忌左右摇摆钳柄 五 牵引方向应按胎头分娩机理方向牵引,胎头位置高时,牵引方向应偏下方,保持胎头俯屈胎头拨露时钳柄逐渐上仰 六 初产妇一律会阴切开,经产妇视情况而定,不应发生III度会阴裂伤,难点及注意事项,七 急症就诊产妇也要简单扼要询问产史查心肺,血压,胎心,胎位,胎头进展及子宫宫颈情况。
符合产钳术指征及条件的方可 八 胎儿预后:低位产钳胎儿无特殊危险性,胎头越高,颅内出血及其他损伤随之增加 九 注意产妇一般情况 十 如枕部未能完全转成正前位时,也应将钳叶放置在项颞部,随牵引随旋转胎头使枕骨向前方移动如原为枕右前位,则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牵拉臀位分娩(后出头产钳术),1 助手提起胎体后放置左下叶产钳 2 放置右上叶产钳(产钳应从胎儿股侧插入) 3 牵引时应向右下方施力,胎头俯屈,至胎儿枕骨低于耻骨弓下,即可缓慢仰伸,将胎儿和产钳同时上举娩出胎头 4 注意事项:损伤1)母体方面:宫颈会阴裂伤和出血 2)胎儿方面:足下垂,肱骨及肌骨骨圻,内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胸锁乳突肌血肿,颅内出血,窒息甚至死亡Kielland产钳,一 经典法:胎头处于骨盆面较高位置 二 移动法:损伤小 1)前叶由阴道后方插入 2) 手指在顶骨和胎儿脸部周围引导钳叶 3)另一手以向下的弧度旋转钳叶 4)胎头过分仰伸,胎脸部可能阻碍操作,最好使用相反方向在枕骨上的移动技术 5)后叶置入骶骨的空隙中 6)指尖指引钳脚作用在胎头周围并且远离骶骨和骶骨岬上的阴道软组织 7)钳叶在顶骨两侧放置安全时,便可以扣锁 8)检查矢状缝及后囟与钳叶的关系,Kielland产钳,9)手心向上,中指食指及拇指槽并将钳柄向后压 10)旋转随着手心向下缓慢轻柔进行 11)另一手或助手应在腹部协助前肩沿着枕部的方向移动 12) 有助手协助时,另一手重返阴道壁以便于直接观察胎头旋转过程 13)胎头向下向后方牵引,当枕部露出耻骨联合时,钳柄应该缓慢升到水平位。
14)胎头娩出,脱后钳,前钳判断正确胆大心细手法得当顺势缓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