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
25页《开学第一课》教后反思: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在今天的《开学第一课》上我安排了四个活动,分别是:活动一:“我眼中的数学”交流;活动二:明确数学学习常规;活动三: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四:畅谈新学期打算通过交流我发现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很懂事,我相信自己会一步一个脚印和孩子们一起实现愿望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的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图引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列式解答,然后独立思考后交流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学生掌握的都比较好,可能是因为和上个学期学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比较类同;接着教学986÷2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估计商的范围,再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能将过去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上来,学生能掌握笔算的方法,理解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算理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验算意识,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 》教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已能熟练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上节课刚学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沟通联系。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预习为基础,结合小组学习导学单:(1)估一估:312÷4的商是几位数?你是怎么想的?(2)根据预习情况,交流:你是怎么算的?(3)当百位上3÷4不够除的时候,可以怎么办?7要写在商的哪一位上,为什么?再按要求让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要用它的前两位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同样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商就是两位数最后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在课堂练习中正确率较高,效果较好《 练习一 》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一堂练习课,主要是巩固前面学习的内容,批完学生的预习作业,发现学生对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已掌握得较好,但学生因为学习态度不认真而造成的错误也较多,如数字抄错,横式上写商时忘写余数还有的学生把验算的结果写到了横式上,种种原因导致错误很多,看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其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是下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基于以上预习成果,在交流预习作业第1题时,我出示了学生中的典型错误,让大家一起改正,在纠错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计算时的注意点交流预习作业第2题时,我重在让学生说说是怎么估计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练习一的第四题,我重在让学生发现规律,因为在上学期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学生已经了解过此规律,所以学生比较会说练习一的第3、5题,我重在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课堂上学生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1)》教后反思: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和推广到商末尾有0的除法另一种情况,就是遇到被除数某一位不够商1 时,也要在这一位上商0这样的安排,不仅位学生留下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有利于学生沟通商中间有0与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在教学时,我首先创设小猴摘桃的情境:提问0÷3=( ),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学生归纳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接着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将例题中出示后,根据学习菜单:(1)独立列出算式2)自己先尝试估算结果3)在探究本上用竖式算一算4)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讲评,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接着通过独立完成试一试,让学生比较这题与开始的例题有什么不同,通过追问:末尾有0的话,我们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重点指出了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一般写法。
最后通过练习,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2)》教后反思:调整:1、学习菜单中增加(1)先估计432/4的商是几位数?2、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十位上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问题展开讨论,突出“十位不够商1,就商0.”要强调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十位上商0后不必用0与除数相乘3、“试一试”的计算学生写竖式时容易把商的末尾的0漏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将计算结果口头交流,或用横式表示出来,以避免错误发生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交流预习作业,重点交流指出错误及分析错误原因,借助小组的力量复习和巩固旧知,接着交流例题,重点交流交流是怎么用竖式计算的要求小组内做对的同学先说说是怎么算的,再找找做错的同学问题出在哪里?之所以先让做对的同学交流,意在让做错的同学先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接着再纠错,意在让错的同学真正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全班交流,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说是怎么算的,我在黑板上板书这样做重点帮助学生还原竖式书写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竖式书写的格式和注意点,接着让学生围绕问题:十位上3÷4不够商1怎么办?这个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个位上为什么商8?展开讨论。
我在小结时送给孩子们这么一句话:移一次除一次,不够商1就商0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在小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重点支出饿了一些同学竖式书写格式的错误,并给了学生一定纠错改正的时间,然后完成了想想做做第一题,交流时出示学生预习练习中的典型错例,让学生来纠错并通过改错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其实学生的错误资源是很好的教学资源,通过纠错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后反思: 课的一开始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生: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我又补充了一个条件:一共有224本书师: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比比谁提的问题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提出的问题有:(1)每个书架有多少本书?(2)两个书架一共有几层?(3)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有多少本书?(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接着让学生先解决(1)、(2)两个问题意在为解决第(3)个问题作铺垫,降低思维的难度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第(3)个问题,要求说:根据( )和( )可以先求出( ),列式是( ),再根据( )和( )可以求出( ),列式是( )。
意在让学生通过说解题思路,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我所布置的预习作业,同时又针对班级实际进行交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小组合作又能互相补充,感觉学生对于连除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练习二(1)》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练习是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通过教学,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某些错误,我采用全班出示,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并想办法进行化解对于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我及时捕捉,但不是立刻讲解,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必要时进行点拨和提示,在小组讨论求解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最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中的思考、求真的经历,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让学生自己收集错题,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类似错误的出现在教学中,一直采用让学生自己收集错题的办法,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把平时练习中做错的题目收集下来,并进行分析,这样不容易再犯类似的错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练习二(2)》教后反思:本堂课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时每一步分别是怎么想的?在解决第6题时,有人是这么列式的:144÷2=72(棵),72÷3=24(棵)师:这样列式对吗?生1:不对,没有意义,因为144棵是3个花坛里的总棵树,而2是指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同样多,两者不对应。
马上有学生反驳:这样列式是对的,从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同样多这个条件,我们可以知道,这3个花坛中红色月季花和黄色月季花各占了一半,所以144÷2求到3个花坛里红色月季花一共有多少棵?学生通过辨析,真正掌握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样对于第7和第9题,我把学生中的错误列式呈现出来,让大家一起辨析,学生在纠正错误中进一步掌握分析的方法在解决第6后,我提问:“这题的问题怎么改,还是这么列式?如果把问题中的“红色”去掉,变为平均每个花坛里有月季花多少棵?怎么列式?”通过一题多变,让学生明白认真审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复习(1) 》教后反思: 复习的第1题,在课上我着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并加强对比如:800÷2和300÷6,师问:为什么第1题用8个百除以2,而第2题要用30个十除以6?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口算的方法同时学生口算的方法是多样的 复习的第2题用小黑板以题组的形式出示,要求学生计算时做到一估、二算、三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时估算与验算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养成估算、验算等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在课上我对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加以纠正,特别注意602÷6的竖式书写,这道题体现了商中间有0与末尾有0的结合。
接下来的时间重点放在让学生说说竖着观察每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复习的第3题,我除了让学生找出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还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再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上错误资源的合理运用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中让学生判断,改正,加深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借助小组合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小组里指出同组同学的错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复习(2)》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学以致用如第5、6题是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现实价值第5题挖水渠,先要求学生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体会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从左往右挖的天数越少,每天挖的米数越多;从右往左挖的天数越多,每天挖的米数越少的函数思想第6题关键是:(1)理解“一律按半价出售”的意思,(2)200元能买到哪些玩具?最多能买几件?就是能买的东西的总价钱应该是少于或者是等于200元,超过了那这商品就买不到了的思想。
如第8题是一道对比的习题,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思考,比较数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连乘和连除问题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并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第9题时,能从众多的条件中学会找到有效的信息,在判断究竟买的是哪一种笔和哪一种球时,学生能从整除的角度去分析,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体会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 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许多有关年、月、日的感性经验,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课前预习,课上梳理学生的已有知识来认识年、月、日从预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对大月、小月的知识所了解,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一年的天数,但每个学生所拥有的经验是不同,所以他们拥有的知识都是零散的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这个实际出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理解水平的差异,我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