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义与意谓-理解弗雷格.docx
13页涵义与意谓理解弗雷格 达米特认为,弗雷格是语言 哲学 之父(参见Dummett,1993)他的语言哲学就是他的意义 理论 ,这一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关于涵义的理论,另一部分是关于所指(达米特所说的“所指”就是本文所说的“意谓”)的理论其中,关于所指的理论是其关于涵义的理论的基础参见Dummett,1981)戴维森认为,“由于有了弗雷格,大家才清楚地知道这条探寻(意义理论——引注)的途径,人们循着这条途径进行探寻的劲头甚至经久不衰”(戴维森,第4页)这两位当代著名哲学家对弗雷格的这一评价,不仅说明了弗雷格在语言哲学中的地位,而且也比较典型地说明了弗雷格有关涵义和意谓的论述的重要意义我感到,如何理解 现代 逻辑在弗雷格思想中的作用,仍然是 研究 弗雷格思想以及研究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下面,我把一些与理解弗雷格相关的问题归纳一下,结合弗雷格关于涵义和意谓的论述,具体谈一谈现代逻辑的思想在其中是如何体现的一、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分析 哲学的基本信条之一是: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因循这一线索理解弗雷格的思想,首先应该对“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关于语言,弗雷格有许多论述比如:只有在句子的联系中才能断定一个词的意谓;语言有欺骗性;要努力摆脱语言的束缚,等等但是,与其说弗雷格的语言分析方式表现在对语言的那些具体的直接论述中,不如说体现在他阐述其思想理论的全部过程中概括地说,他总是在论述句子、专名和概念词;或者,他从句子、专名和概念词出发来论述其他东西他的这种论述方式是极其清楚的比如,他对句子区别出涵义和意谓,对专名和概念词也区别出涵义和意谓;他讨论的是句子的涵义和意谓、专名的涵义和意谓、概念词的涵义和意谓,但是他的出发点始终是句子、专名和概念词一个直观的问题是,弗雷格是在讨论句子、专名和概念词吗?不是句子、专名和概念词仅仅是弗雷格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而他讨论的则是句子、专名和概念词所表达的东西句子、专名和概念词都是语言层面的东西,但是它们所表达的东西却不是语言层面的也就是说,弗雷格从语言出发,通过句子、专名和概念词来讨论它们所表达的东西这样一来,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就得到明显的区别句子、专名和概念词都是语言层面的东西但是,它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其中,句子是一个整体,是言语表述的基本单位,专名和概念词则是句子的构成部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不是并列的,而是如下所示:句子:专名/概念词(或者)句子:专名/专名(或者)句子:概念词/概念词一个专名和一个概念词可以组成一个句子,如“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
这可以说是日常语言中最简单的句子,也是一种最简单的句式以下我们常常仅谈这种句式当然,两个专名也可以组成一个句子,如“晨星是昏星”两个概念词也可以组成一个句子,如“哲学家是思想家”毫无疑问,句子的形式实际上还要复杂得多但是以上描述至少反映了一些最基本的句子情况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分析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对语言的句法描述有了这样一种句法描述,就可以从语言出发,进而探讨语言所表述的东西如果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还可以看出,在弗雷格所考虑的这个语言层面上,最重要的东西显然是句子因此句子是一个整体,而专名和概念词只是句子的构成部分这一点不是无足轻重的,相反,它对于理解弗雷格的思想至关重要在这一层面上,我们看不到涵义与意谓的区别因此可以说,语言是出发点,而涵义和意谓不是这一层面上的东西二、思想和真值对语言有了一种基本的句法认识,就可以由此出发来探讨语言所表达的东西那么何进行这样的探讨呢?弗雷格的方式就是区别涵义和意谓我曾经非常强调弗雷格对句子的涵义和意谓的区别(王路,1996年或1998年)这一基本思想是:句子的涵义是句子的思想,句子的意谓是句子的真值抛开这一区别本身的重要性不谈,仅从理解弗雷格的角度说,这一区别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在从语言层面向非语言层面、即向语言所表达的东西的过渡中,这一区别尤其重要请看下面的图式:(语言)句子:专名/概念词(涵义)思想:思想的一部分/思想的一部分(意谓)真值:对象/概念图示2如果说语言是研究的出发点,那么涵义和意谓却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且也不是研究的对象我认为可以说它们是一种区别媒介因为利用这一区别,可以对语言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就是说,通过区别涵义和意谓,可以从对句子的探讨过渡到对思想和真值的探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区别,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弗雷格实际上是探讨了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层面是思想,另一个层面是真值下面我们结合弗雷格的具体论述来说明这一点《论涵义和意谓》是弗雷格最重要的论文之一,也是他专门论述涵义和意谓的最主要 文献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会发现,虽然这篇文章区别了涵义和意谓,并把这种区别用于专名和句子,但是他最主要论述的是意谓,而不是涵义首先,句子的意谓是真值,专名的意谓是对象,这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尽管句子的涵义是思想,也是清楚的,而专名的涵义是什么却不是那样清楚根据弗雷格的说法,专名的涵义就是它的“给定方式”(弗雷格,1994年,第91页)什么是给定方式?我们充其量只能理解,“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这个句子中的出现方式就是它的给定方式。
也就是说,我们按照“亚里士多德”这几个字的组合来理解它的涵义难道这能算是对专名的涵义的明确说明吗?引人注意的是,弗雷格甚至认为,人们关于专名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没有关系:“只要意谓相同,这些意见分歧就是可以忍受的”(同上,第92页注释),换句话说,只要专名的涵义不 影响 到专名的意谓,因而不影响句子的真值就可以可见它多么地不重要后来在其他论著中,弗雷格说:“专名的涵义是思想的一部分”(同上,第219页)这个说明比前面的要明确一些,但是我们仍然只能知道,专名的涵义是思想的部分,或者引申一步,是不完整的思想对专名涵义这样的说明当然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次,该文主要探讨的是句子,而就句子本身来说,该文主要探讨的是意谓,或者说,通过意谓,探讨句子的真值这一点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得很清楚第一,专门谈论专名的地方很少,而通篇几乎都在谈论句子第二,围绕句子的意谓,得出许多重要结论但是单纯围绕专名,却没有得出什么与意谓相关的结论比如,如果一个句子的意谓就是它的真值,那么所有真句子就有相同的意谓,所有假句子也有相同的意谓参见同上,第98—99页)这显然是关于句子的意谓方面即真值的重要结论,与专名没有任何关系又比如,如果一个句子的意谓就是它的真值,那么,若是把这个句子的一部分代之以另一个意谓相同而涵义不同的部分,则这个句子的真值保持不变。
参见同上,第98页)这个结论显然也是与句子的意谓即真值相关的重要结论其中所谈的可替代部分虽然涉及专名,但这是在围绕着句子说的,特别是,它的最终目的是说明句子的真值第三,对于思想,即句子的涵义,弗雷格主要是在《思想》一文中探讨的在那里,他明确地说,思想是我们“能借以考虑真的东西”(同上,第116页)与此相关,他有如下划分(参见同上,第118页):(1)对思想的把握——思维(2)对思想的真的把握——判断(3)对判断的表达——断定从这一划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思想的对象性,即它是可把握的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在这一划分中涉及到真,即其中的(2)和(3)都与真有关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弗雷格要区别句子,因为一方面,许多句子与真没有关系,即使是断定句,在一些情况下也没有真,比如戏剧里的断定等等另一方面,在涉及 科学 的地方,思想与真密切相关,甚至断定句本身就包含着真这说明,弗雷格并不是随意地探讨思想,而总是围绕着真来探讨思想这是因为,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涵义和意谓是从句子的可判断 内容 区别出来的东西(参见同上,第81—82、123页),因此,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论涵义和意谓》和《思想》是弗雷格非常重要的两篇论文,它们分别探讨了句子的意谓和句子的涵义。
按照以上分析,它们实际上是分别探讨了句子的真值与句子的思想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样的探讨与图式1和图式2有一个重大区别,这就是没有探讨概念词及其相关的东西按照弗雷格的说法,对概念词的探讨是在一篇专门的文章中,即在《对涵义和意谓的解释》这篇未发表的文章中在《对涵义和意谓的解释》中,一方面,弗雷格明确地说概念词的意谓是概念(参见FreSe,S.128),另一方面,尽管他明确地说概念词有相应于专名那样的涵义(参见同上),概念词也必须有涵义(参见同上,S.135),但是他并没有明确地说明概念词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而从这篇文章来看,他探讨的重点又是在概念词的意谓,而不是概念词的涵义由此他得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结果比如,由于概念词的意谓是概念,而概念的外延是对象,因此概念词的意谓与概念的外延是不同的这样就区别出,概念词的意谓与传统所说的概念的外延不是一回事又比如,由于概念词的意谓是概念,而专名的意谓是对象,因此专名的意谓与概念词的意谓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这样就得出,对象与概念是不同的弗雷格的思想是清楚的根据图式2,句子、专名和概念词都是语言层面的东西由此出发可以区别出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层面是思想和思想的部分,另一个层面是真值、对象和概念。
这样,人们既可以在思想的层面上进行探讨,也可以在真值的层面上进行探讨,这两个层面必须区别清楚比如,弗雷格虽然详细探讨了专名的意谓,认为它对于确定句子的真值很重要,但是却认为它“对于纯思想内容不重要”(弗雷格,1994年,第220页)这种看法与人们的直观似乎有矛盾,因为专名的对象对于句子表达的思想怎么能不重要呢?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在弗雷格这里,真值、对象和概念是一个层面的东西,而思想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从真值的角度说,专名的对象是不是存在、是什么,一定会影响到句子的真值但是由于专名的对象与思想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因此它对理解句子的思想就没有那么重要比如“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这样一个句子,“亚里士多德”的涵义可以是“《工具论》的作者”、“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等等从思想的层面上说,哪一种涵义都可以,但是从真值的层面上说,“亚里士多德”所表达的对象才是至关重要的三、对象和概念在认识到这样的区别以后,我认为,特别应该注意的就是对象和概念的关系从图式2可以清楚地看出,对象与概念是不同的,表达它们的语言也是不同的这样,我们从语言形式上就得到了一种区别对象与概念的 方法 专名表达的是对象,概念词表达的是概念。
但是,对象与概念到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从图式2却看不出来不过,对于这样的关系,弗雷格在《算术基础》、《论概念和对象》、《对涵义和意谓的解释》等许多论著中都有说明他认为:逻辑的基本关系是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的关系:概念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