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教育理论论文.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3770872
  • 上传时间:2022-06-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_教育理论论文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新接触一个班级,能在任课教师的脑海中最先记住的名字,往往是“两头”的学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反差大,细观察会发现,能主动与老师谈心说笑的大多是“两头”的学生,而“中等生”很少我们在学生思想教育上,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这部分“中等生”大都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这部分“中等生” 长期缺乏教师应有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培养,在集体生活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自以为处在冷漠的关系中,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与我们所提倡的现代人意识是格格不入的,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背离的 一、 对“中等生”概念的思考中等生” 的概念,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使用,但其内涵与外延却好象很少有人去分析,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和范围中等生” 的概念的本质属性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外延也并不确定从其词义本身揭示的内涵来说,就是指在学生前进的队伍中处在中间的学生。

      显而易见,这个“中等生”、“尖子生”以及“后进生”的差别,是教师们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学习成绩成为绝对的标准,其他表现仅仅是参考分而学习成绩又包括哪些内容呢?99%又是考试分数,而且是总分数,不是单科分数这种人为的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 的成绩的中等,使教师给与的关注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长期如此,必然给“中等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二、 对“中等生” 心理问题的思考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也可以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活动的动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人的“秉性”、“脾气”不同,有人急躁、有人稳重、有人活泼、有人沉静,这是气质的不同有人谦虚、有人骄傲、有人粗心马虎、有人细致认真、有人意志坚强、有人害怕困难,这是性格方面的差异有人感知灵敏、记忆力好,有人长于想象、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这些特征的综合,形成了人与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的形成有着十分复杂的主客观条件。

      如教育条件、环境条件、家庭条件、意外事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条件相同,由于主观努力的缘故,也会导致不同的个性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中等生” 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各有其特点抛开个性的问题,以及其它影响个性心理的因素,就教师的影响来说,“中等生”在情绪、意志、能力等方面,易形成哪些共性特点呢?1、“中等生”的消极心理特征在情绪方面:他们的心态一般比较平和大部分“中等生”起初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但当教师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时,学习和工作的热情逐渐减弱,进而不良的、消极的心境产生在意志方面:由于不愉快的心境,将使其做事缺乏自信,无法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不能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从而会降低活动效率,也难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做事会瞻前顾后,缺少果断性在能力方面:由于消极的情绪和做事的优柔寡断,使所做之事往往成少败多这必将更加动摇其做事的信心,导致工作学习能力提高缓慢,总觉做事不如别人做得完美在性格方面:由于以上种种情况,长久下去,使其性格更加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交际遇到问题时,主要靠冥思苦想,自问自答由于教师长期缺乏对其关注,“中等生” 这种消极心理长久循环下去,会使他们在了解情况、判断问题、形成见解时,出现偏颇,所遇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使他们陷入一种更加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更加内向,过于敏感,甚至抑郁、紧张、拘束、不自然、胆怯。

      2、“中等生”的积极心理特征总体讲,“中等生”一般心细,善于察颜观色,他们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很懂事,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不惹麻烦,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中等生”在心理特征上的优点和缺点,造成他们自相矛盾的心理,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有: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因其身心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性,会使他们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距离如在回答教师问题时,希望口齿清楚地把问题答好,但又战战兢兢、目光游移不安、结结巴巴,盼望老师尽快让其坐下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时不时要为一时的小事而生闷气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想参与进来,却又担心别人嘲笑这种心理易导致自悲、害怕,由退缩失望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不是我们的时代所要求的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人——通过教育的开展,将一个自然状态的人塑造成一个社会状态的人,将一个混沌未开的自然人塑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履行其教师的职责呢?三、 对“中等生” 心理问题的疏导第一、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人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以下几点能力:1、访谈能力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家访。

      家访可以深入学生的家庭环境中,通过对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和座谈等有效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实际表现;可以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有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在校行为的真实动机,探究其思想行为的根源,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我班有8位学生在周一至周五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周末回家看望父母这给教育管理学生带来难度家长会时是学生的父母到校,但是日常照顾孩子们的却是他们的爷爷奶奶虽然,在家长会上,也教给家长们一些教育、管理、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实施起来却与教师的要求有距离,学生们的爷爷奶奶从中打了折扣家访可以使我了解学生在爷爷奶奶面前的真实状态李峰同学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学习成绩在下降,但在班里是老实得出了名的学生,甚至有些窝囊,他极少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我决定对他家访,他很害怕,我告诉他,我只是想同他的奶奶聊聊,以打消他的顾虑来到他家,与奶奶交谈中,我发现:虽然教师已经强调了平时复习的重要性,可是他仍在延用小学的习惯,是那种“临阵磨枪”的学生,平时很少复习,喜欢看动画片,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于是,我告诉奶奶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来督促学生学习。

      让奶奶用耳听、用眼看,要求学生每天完成1小时的复习,背单词、背课文、读书时要出声,让奶奶听得到,并且当天学的知识当天复习,不能只完成笔头作业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李峰的学习成绩有提高,英语默写合格率上升了,学生脸上也有了从容的笑容2、观察分析能力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掩映例如,冷静有时却缺乏热情;爱出风头却又勇于创新教师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为心理问题的疏导奠定基础我班的牛薇同学,是单亲家庭,她跟随父亲,家里还有奶奶、伯父、姑姑一家,同住一套三居室在班里,她独来独往,不爱说笑,眼神暗淡,学习基础差,但很努力我感觉到这个学生如此压抑,会严重影响她的心理健康从小学老师对她的鉴定上,我知道她喜欢唱歌在年级主题会上,我鼓励她表演拿手的节目——唱歌此后,她参加学校组织的卡拉 O K比赛,获得二等奖同去观看比赛的同学,回来很激动,是他们跑着回来告诉我这个消息的这件事后,牛薇的学习更加努力了,虽然她在学习上仍然存在很多困难,但她从不抄作业,从没有放弃努力而且,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神采。

      3、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做到心理换位教师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倾向,易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看待周围的世界、处理所遇问题,这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学生,妨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影响教育效果要做到心理换位,就要常常设身处地的从他人所处的地位、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他人的所思所感所为,体验别人的精神世界就好象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教师应常用“假如我是一个学生” 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要象演员那样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正因“一次考试不及格而懊丧”或“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而难堪”的学生,认真考虑自己每一言行会引起学生什么样的反应,并尽可能教会学生掌握心理换位的方法,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理解记得那是一个中午,外班的两个学生在国旗下,绕着旗杆互相滋水玩,一个学生的上衣已经湿了大半,我叫住他们说了两句,高鹏(我任课班级的学生)把书和雪碧瓶子用力扔在地上,那样子分明告诉我:“你又不是我的班主任,管得着吗?”当时我很生气,但理智告诉我不能发脾气于是,我让他们站在国旗下呆一会儿虽不情愿,但他们还是站在那里了我告诉他们,我用5分钟办过事之后会回来当我回来时,高鹏的态度没有太大变化,头歪呆着。

      我问他:“假如你是老师,愿意看到学生向你发脾气吗?” 高鹏的头不歪了然后,我提到“百分评比”、提到“他们在政教处窗前”、提到“班级荣誉”,高鹏爽快而真诚地说:“老师,我错了那一刻,我又一次体会到“心理换位”这个方法的效用有多神奇 4、赏识学生的能力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信任学生、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教师理解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在班级管理中,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不是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生”身上,信任他们,让他们做事对做事认真心细的学生,可以委以重任,明确表示老师信任他们,要求他们力所能及地协助老师做些班级工作,如班务记录、公务保管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悲感 例如,在暑期军训时,通过观察,我发现周健做事心细而认真,不计较个人得失,很难得在组建班集体时,我选择了周健做班长家长问我:“老师,她行吗?她在小学只是小队长我很有信心地说:“她行在以后的学习中,她的成绩一直是中上等,在80-85分处徘徊家长与我见面时说:“老师,我们的孩子在家学习比以前用功了。

      此时,我更相信,她的成绩迟早有一天会达到全优我要做的只是鼓励与等待果然,她在改选班委时,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支持而且,她的学习成绩成为班里进步最大的学生,实现了全科优秀的目标,并且,所有成绩均达到90以上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这个学生身上得到实现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期待与信任,是激励学生前进的动力在班里,我还对张卫、孙博、高菲、王然、樊志强等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与同等的关注,在他们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只是周健的事例最突出、最显著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关注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纳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如上课前,对低年级学生就可以摸摸胆小、不善发言的同学的头,上课时他们就能直视老师,认真听讲;提问时,给他们以鼓励的眼神,他们就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用微笑、用目光做短暂的交流,给与学生以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自信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能及时表扬予以肯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全班表扬,也可以在周记中私下表扬;发现他们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得好”;点点滴滴,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产生对教师的依恋与信赖,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当学生遭受挫折、失去信心妄自菲薄时,需要教师指出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回曾拥有的成功的喜悦感,鼓励他们重新树立信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