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判文书公开的域外经验·香港.pdf
1页区法坛 ·司法改革观察· 裁判文书公开的域外经验·香港 域外国家和地区裁判文书上网情况呈现如下特 点: 一是注重制度建设,明确裁判文书公开的范 围、层级和方式如美国的《电子政务法》要求所有 联邦法院必须建立独立的法院网站,并定期更新 二是网站设计科学、简洁、合理,查询便捷, 搜索高效各国法院都在官方网站比较明显的位置 设置裁判文书查询栏目,设置了关键词、案件编 号、案件名等多种搜索、查询方式,同时还给出最 新作出的裁判文书链接 三是最高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的裁判 文书一律公开,初审法院的裁判文书大部分公开 最高法院、高等法院更侧重统一法律适用、指导下 级法院审判,作出的裁判具有较强的法律示范意 义,因此必须公开初审法院因使用陪审团(不做 事实认定上的说理)或简易裁决,有一部分裁判文 书并不公开 四是注重维护当事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但 当事人的姓名、公司企业名称并不做技术处理法 院判决本身就是一项公共产品,必须在法制统一、 司法公开、维护诚信和保护个人隐私的价值之间取 得平衡 五是裁判文书一旦上网,多是以数据库形式整 体上网,并且提供免费的检索查询服务,只要在法 律允许的范围内,就不存在某些案件上网、某些案 件不上网的“选择性上网”现象。
香港地区裁判文书上网情况 香港法院的判决已实现全部上网,相关信息主 要通过司法机构网站公开(网址:WWW.judiciary. gov.hk)网站“判案书及法律参考资料”板块收录 1946年至1948年和1966年至今终审法院(自 1997年成立起)、高等法院上诉法庭、高等法院原 讼法庭、区域法院、家事法院、土地审裁处所宣告 的裁判文书一般情况下,判案书将于送达后3个 工作Et内上传至网站重要的案件或公众关注的案 件,则可于宣告当日在“新裁判案书”一栏找到 针对部分当事人提出裁判文书上网不利保护隐 私的问题,香港法院认为,当事人既然选择用国家 公权力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除了法律规定不公开 的案件以外,其他案件都应该公开庭审、公开判 词,公开的判词并不隐去当事人的姓名 (摘自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最高人民法 院司改办编译) ·十一十一十一十一—’一-十一—’一“十”—’一一十一十一十十”十”十 —十一”—’一 十—十一”—十一”—十一—’一”—’一”—’卜 十—’一”—’一”—t一”—’一 —’一”—’一”—十一 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控制毒品的需求市 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上下努力、齐抓共管、综 场。
吸毒贩毒人员中,以贩养吸、复吸毒品者占据 合治理司法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劳教戒毒工作,切 较高比例,关注这类人群,积极帮助他们获得治 实做好吸毒人员与劳教人员的戒毒和预防教育工 疗,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努力降低吸毒 作;民政部门应强化基层政权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人员的复吸率,开展对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控制 做好社区预防工作;工商部门应加强流通领域的禁 吸毒人员滋生,巩固戒毒成果,是从根本上解决毒 毒执法活动,严肃查处各类娱乐场所中的贩毒吸毒 品问题的重要措施对于中小学生等容易沾染新型 行为;交通部门严格履行安全检查职责,阻断毒品 毒品的人群,以“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为工 犯罪的运输路线;宣传文化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把 作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不断增强中小 禁毒宣传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掀起禁毒宣传高潮; 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严防毒品侵入校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校禁毒教育,做好青少 园,危害学生;针对社会无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 年毒品犯罪的预防工作党委、政府要从人、财、 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高危人群,要增强他们自觉 物上加大投入,改变相关部门经费投入不足、设施 抵制毒品的能力,努力减少新吸毒人员的滋生,营 落后、工作人员不足、科技能力不强的局面。
造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 (作者:钟振强,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法院研究 (4)强化对毒品问题的综合治理 室主任; 预防和控制毒品犯罪,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 何静,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法院刑一庭助理审判 工程,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朝一夕就能彻底 员) 2013年第12期总第149期//一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