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训练【含答案】.docx
5页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训练题一、 选择题1.军机大臣每日觐见皇帝,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大事,向朝廷各部门与各地方发布命令如有大狱,军机大臣会同刑部进行审问皇帝所到之处,他们要随同前往军机章京掌缮写谕旨,记载档案,兼充纂修下列对军机处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处体现了对汉人的防范 B.军机处掌管机要文书 C.军机处官员不能有个人意见 D.军机处可以独立审案 2.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3.君臣礼仪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礼记·曲礼下》记述君主以跪拜礼对初任大夫的臣下表示敬意与拜托,汉代皇帝、大臣是坐而论道,宋代时大臣是站而议政,到了清朝时期,大臣跪受笔录这样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4.乾隆皇帝在位时,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度的影响 B.八旗制度的影响C.文字狱的影响 D.八股取士的影响5.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A.八股取士盛行 B.传统文化衰落C.思想专制加强 D.儒家地位提高6.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下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7.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住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立内阁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8.朝廷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危机是在 ( )A.康熙以后 B.雍正以后C.乾隆以后 D.嘉庆以后9.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客观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闭关自守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B.乾隆时期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C.清政府严格限制出海贸易船只的载重量D.清朝统治者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南书房记注》,系为数极少的南书房档案,设立这个机构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帝 B.顺治帝C.雍正帝 D.乾隆帝11.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C.使清朝长治久安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12.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B.《论文成公主对西藏地区的影响》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3.清代史学家赵翼说:“( 军机大臣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由此可知,军机处是( )A.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B.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C.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14.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特许设立了一个对外贸易机构,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并管理外国商人这一机构是( )A.宣政院 B.内阁 C.广州十三行 D.军机处15.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皇帝骄奢,挥霍无度 B.吏治败坏,贪污成风C.国库充盈,人民富足 D.国泰民安,经济繁荣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颁布谕旨:“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澳门矣材料三 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2)材料二反映出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哪些影响?17、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 :(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期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撰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二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材料三 此辈(指华侨和商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嗣后应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内地如此则贸易欲归之人,不敢稽迟在外矣——《清朝文献通考》(1)材料一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贸易,这反映的是什么政策?(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述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3)依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种政策所产生后果的认识19.亲人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事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政治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中国历史是一脉相承的,每个朝代都对前朝有继承,但更有创新请一起来探究吧中央集权 不断强化】材料一 雍正皇帝因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问题1)材料一中“天才式的发明”指什么? 【对外关系 局势逆转】材料二 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
——摘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在沿海骚扰,给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中国的……专制者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2)从明朝后期开始,我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分析该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科技成就 日渐衰落】材料四 到隋、唐、宋、元,(中国科技)则有了更大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期间最为璀璨且举世闻名的是四大发明……明清之际,我国科技全面走向了落后——摘编自《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回顾与思考》(3)请列举一例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全面走向落后的原因有哪些感悟历史 追根溯源】(4)综合四则材料,你认为我国封建社会自唐宋走向明清,出现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5CADCC 6-10ADDAA 11-15ADDCB16、(1)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2)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3)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观念4)积极影响: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清政府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7、(1)军机处;皇帝的亲臣、重臣;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2)“有诋触本朝之语”的野史;大兴文字狱;巩固封建君主专制(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答出一点即可)18、(1)闭关锁国政策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贸易;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3)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9、(1)“天才式的发明”指设立军机处2)变化:从对外开放转为闭关锁国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稳定性,且对外来经济具有抵制作用3)重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任举一例即可)原因: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4)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之际,封建制度已经开始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