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制动系统.doc
22页第九章 制动系统第一节 制动系统注意事项1、 在维修制动系统时,应保证零件和工作区域的清洁2、 制动系统维修应仔细,特别是更换零件应小心,否则也许会影响制动系统的功能,引起行车危险3、 在维修任何零部件时,均不要将制动液溅到油漆表面,否则必须立即清洗干净4、 如果对制动系统进行维修或觉得制动管路中存在空气,则需排空气5、 如果对制动系统进行维修后,应检查制动系统有无泄漏6、 必须使用规定牌号的制动液,严禁与其他牌号制动液混用故障症状表下表有助于查找故障因素,表中数字代表产生故障也许性的顺序,应按表中顺序检查各零件如必要,应更换这些零件现 象可 能 原 因踏板过低或弹脚1、 液压制动系统泄漏2、 液压制动系统有空气3、 分泵活塞皮碗(磨损或损坏) 4、 后制动蹄间隙(调节不当)5、 制动总泵(故障)6、 助力器推杆长度(调节不当)7、 制动蹄片或衬面(油污)制动盘/鼓(擦伤)制动拖滞1、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太小)2、 驻车制动拉杆行程(调节不当)3、 驻车制动拉索(卡滞)4、 后制动蹄间隙(调节不当)5、 制动片或衬面(损坏)6、 分泵活塞(卡住或冻结)7、 回位弹簧(故障)8、 真空助力器(故障)9、制动总泵(故障) 制动跑偏1、 分泵活塞(卡住)2、 制动蹄片(油污)3、 刹车盘(擦伤)4、 制动蹄片或衬片(损坏)5、 轮毂轴承(磨损或损坏)轮胎气压(不符合规定)制动器噪音1、 制动蹄片衬面(损坏)2、 装配螺栓(松动)3、 制动盘(擦伤)4、 制动蹄片(质量不符合规定)5、 制动蹄片衬面(油污)6、 消音垫片(损坏)7、蹄片定位弹簧(损坏)第二节 制动液 排空气1、 向储液罐内加注制动液制动液: JG4 GB10830 2、 制动管路系统排气⑴ 把塑料管接在分泵放气螺塞的出油口上⑵ 反复踩下制动踏板几次后踩住不动,松开放气螺塞⑶ 在没有制动液流出时拧紧放气螺塞,然后放松制动踏板。
⑷ 反复⑵和⑶的操作,直至制动液中的空气所有排出为止⑸ 对各个车轮分泵,反复上述环节,排出整个制动管路系统的空气注意:排气过程中,要随时向储液罐内添加制动液7、 检查储液罐中油液面高度检查液面,如有必要应添加注制动液第三节 制动踏板构造 1. 真空助力器总成 2. 衬套 3. 隔套 1 4. 扭簧 5. 制动踏板臂 6. 缓冲垫 7. 制动踏板垫 更换:1、脱开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拆下开口销、平垫圈、销轴,将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与制动踏板分离2、拆下离合及制动踏板总成⑴ 拆下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与制动踏板支架联接的4个螺母⑵ 拆下离合及制动踏板总成与前围横梁联接的3个螺栓,拆下离合及制动踏板总成3、分拆制动踏板拆下螺栓和螺母、扭簧、衬套、制动踏板臂总成、隔套4、分拆制动踏板臂总成从制动踏板臂上拆下制动踏板垫和缓冲垫5、按上述的相反过程装配各件注意:⑴ 在相对运动的配合面上涂适量的3号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⑵ 制动踏板与制动踏板支架组装后,应保证制动踏板转动灵活⑶ 制动踏板支架与前围横梁接联的3个螺栓拧紧力矩:16-20N.m⑷ 制动踏板支架与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联接的4个螺母栓拧紧力矩:16-20N.m检查制动踏板1、检查并调节制动踏板高度(a)检查制动踏板至地板的高度:正常为176~181 mm。
b)调节制动踏板高度⑴ 松开制动灯开关锁紧螺母⑵ 调节制动灯开关至适合的位置 ⑶ 检查制动灯开关应保证踩下制动踏板5~15mm时,制动灯灯应亮起⑷ 拧紧制动灯开关锁紧螺母2、检查踏板自由行程⑴ 熄灭发动机,反复踩制动踏板直至助力器中无真空⑵ 轻踩踏板直至感到有阻力为止,踏板自由行程应为:10~30mm第四节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注意: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必须由生产厂方才干维修,如浮现故障应更换车上检查1、检查真空助力器(a) 气密性检查⑴ 起动发动机1、2分钟后停止,慢慢踩踏板多次提示:如果踏板在踩踏时,位置逐渐上升,则气密性正常⑵ 在发动机运转时踩下制动踏板,然后熄灭发动机提示:如果踩下踏板30秒后,位置基本不变化,则助力器气密性正常(b) 操作检查踩下踏板并起动发动机,如踏板轻微下沉,则操作正常2、检查真空单向阀⑴ 拆下带单向阀的连接管⑵ 检查从助力器到发动机方向,单向阀应通气,反向应不通⑶ 如发现故障,应更换注意:装配带单向阀的连接胶管时,应注意胶管上的连接标记,不得装反更换1、拆下制动主缸(总泵)上的制动硬管2、其他操作,参见更换制动踏板部分的有关内容注意:(1)制动主缸(总泵)与制动硬管连接螺纹的拧紧力矩:12-16 N .m(2)装配完毕,应排尽制动系统的空气(3)应按检查制动踏板的措施对制动踏板进行检查第五节 前制动器总成构造维修1、拆下前轮2、排出制动液,拆下制动软管3、拆下前制动器制动钳⑴ 从前制动器油缸上拆下制动软管接头螺纹,脱开软管⑵ 拆下2个安装螺栓4、拆下前制动蹄片5、拆卸左前盘式制动钳6、拆卸滑动销防尘套从制动油缸支架上拆下2个防尘套7、拆下制动油缸导套防尘套用改螺丝刀拆下固定环和防尘套8、拆下放气螺塞9、拆下前制动活塞⑴ 在制动缸和活塞间放一块软布⑵ 用压缩空气把活塞从制动缸中吹出注意:在吹压缩空气时,手指不要放在活塞前面;小心溅出制动液10、拆卸活塞油封用改锥从制动油缸中取下油封11、检查制动油缸和活塞检查油缸壁和活塞有无锈蚀或损伤12、检查制动摩擦片衬面厚度用直尺测量衬面厚度:原则厚度:10mm,最小厚度:1mm13、检查前制动磨损报警片确认磨损报警片有足够的弹性、无变形破裂或磨损,对所有锈蚀、赃物和其她杂质应清除干净14、检查制动盘厚度用千分尺测量制动盘厚度:原则厚度:11mm最小厚度:10mm15、拆下前制动盘16、按上述相反的过程装配各件注意:(1)制动盘的工作面的端面跳动量应不不小于0.05mm(在距刹车盘外缘10mm处测量)(2)制动油缸导套防尘套的方向不得装反(3)活塞油封装入制动油缸前,应确认油缸和活塞油封清洁,可在活塞配合面涂抹适量的锂皂基乙二醇润滑脂,不得强行将活塞旋拧进制动缸(4)安装制动钳紧固螺栓拧紧力矩:85~90 N.m(5)更换磨损制动蹄片时,应同步更换消音垫片,并确认浮动卡片正常,否则,应同步更换浮动卡片(6)应确认制动蹄片和制动盘的摩擦表面清洁,不得附着机油或润滑脂(7)安装制动软管,螺纹接头的拧紧力矩:16~20N.m(8)排出制动系统空气,检查制动系统与否泄漏(9)安装前轮,轮胎螺母拧紧力矩:95~115 N.m 第六节 后制动器 构造维修1、拆下后轮2、排出制动液3、拆下制动鼓⑴ 松开驻车制动手柄⑵ 用尖嘴钳解开锁止开口销⑶ 松开轴头开槽螺母⑷ 取下制动鼓4、检查制动鼓的内径原则内径:180mm 最大内径:181mm 5、分离手制动左摇臂,松开手制动拉线端部用螺丝刀分离手制动左摇臂,取下手制动拉线端部6、拆卸制动蹄片Ⅰ、制动蹄片Ⅱ⑴ 用专用工具拆下制动蹄定位弹簧及销⑵ 脱开回位弹簧后将制动蹄片Ⅰ、制动蹄片Ⅱ拆下7、拆卸后制动自动调节杆 拆下制动调节杆弹簧、调节杆弹簧 8、拆下制动蹄回位弹簧从制动蹄上拆下回位弹簧 9、拆卸驻车制动拉杆附件10、检查制动蹄衬面厚度原则厚度:4.0mm最小厚度:1.0mm如果衬面厚度达到极限厚度或更小,或者存在严重的不均匀磨损,应更换制动蹄11、检查制动鼓与制动蹄衬面与否接触正常 如果制动鼓与蹄片衬面接触不良,应进行研磨或更换制动蹄12、检查制动分泵 检查缸壁和活塞皮碗与否损坏13、安装制动分泵附件⑴在2个制动分泵皮碗和活塞上涂抹锂皂基乙二醇润滑脂⑵更换两个新的皮碗和防尘罩14、安装制动分泵 制动分泵的固定螺栓拧紧力矩: 9~13 N .m 15、涂抹耐高温润滑脂在制动背板与制动蹄接触表面涂抹耐高温润滑脂。
16、装手制动摇臂等附件17、安装制动蹄片Ⅰ、制动蹄片Ⅱ 18、安装制动蹄回位弹簧 19、安装后制动器间隙自动调节杆 20、调节制动蹄片的安装位置,安装制动鼓21、加注制动液22、排出制动系统空气23、检查储液罐中液面高度24、检查制动液与否泄漏25、安装后轮胎,轮胎螺母的拧紧力矩:95~115 N.m26、检查驻车制动操纵手柄行程,必要时应调节(参见驻车制动系统)第七节 制动管路装置组件1. 前右制动硬管组件 2./16. 前制动软管总成 3. L型弹簧卡片 4.开口挡圈 5. 六角头螺栓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组合件 6. 五管夹 7. 制动主缸至控制器1号制动硬管组件 8. 制动主缸至控制器2号制动硬管组件 9. HECU 控制器总成 10. 后右1号制动硬管组件 11. 连接螺栓 12. 减振垫 13. 前左制动硬管组件 14. HECU控制器支架总成 15. 六角头螺栓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组合件 17. 六角头螺栓.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组合件 18. 后左1号制动硬管组件 19. 五管夹 20. 后右制动硬管组件 21.后左制动硬管组件 22. 后制动软管总成 23. 后制动器3号制动硬管组件 24:单管夹 25. 六角头螺栓和弹簧垫圈大平垫圈组合件 26. 后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