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视角下审计动因的理论研究资料.doc
5页现代视角下审计动因的理论研究作者简介:李华彪(1987—),男,汉族,江西南昌人,研究生,会计硕士,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公司理财摘 要:本文针对审计动因这个问题,阅读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受托责任理论、信息理论到冲突理论,对各种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最后得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以期对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有所助益关键词:审计动因;受托责任;代理理论一、引言审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出现的从国内外审计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审计根据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相应地形成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了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审计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研究审计动因对未来审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现代审计主要的动因理论包括:1、受托责任理论,2、信息理论,3、代理理论,4、保险理论,5、冲突理论等。
二、基于现代审计动因的若干理论2.1、受托责任理论受托责任是一种普遍的经济关系,也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关系委托人将资产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接受委托后承担起所托付的责任,我们把这种责任称为受托责任委托人可以是投资人、债权人、股东,也可以是政府和管理当局;受托人可以是公司的董事会、总经理、部门经理站在受托人的角度看,要想得到委托人的托付,就必须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投资报酬;受托责任理论认为,受托责任是资源占有人对经济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使用的保证机制当受托责任关系确立后,委托者需要对受托者的经营状况实行监督由于委托人受到时间、专业能力及成本等条件的限制,不能亲自监督受托人的经济行为,这就需要具有相对独立身份的第三者对受托人进行检查,这就是审计由于审计人员独立于受托责任双方,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可以说,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2.2、信息理论信息理论认为,非对称性的信息是民间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可以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经过审计的财务信息可以降低潜在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降低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
利用信息理论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信息关注者应对管理当局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查实,如果每个人都去查账,则获取可靠的信息成本显然高了所以,通过聘请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进行审计,可以大大降低这一成本;也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发生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是运用专业技术,对管理当局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查和判断,进而做出合理保证,并向公司股东及利害关系人报告从这个角度来说,审计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发生,使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2.3、代理理论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由于企业中的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然会牺牲他人的利益,这种利益冲突关系反映在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过程中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代理成本以下是代理问题中几种常见的冲突:2.3.1、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时,企业经理人员可能把资金投资于回报相对较低的项目,或者为了个人私利而追求额外补贴等,这可能使得经理人员和股东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冲突。
2.3.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企业股东在进行投资与融资决策时,可能会为了使自身的权益增加而选择加大债权人风险的政策,比如,公司通过发行债务来支付股利或者为发放股利而拒绝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存在代理冲突时,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希望企业采取低股利支付率,通过多留存收益少分配的股利政策以保证有较为充裕的现金留在企业,以防资金链断裂2.3.3、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现代企业股权结构的一个较明显的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公司的管理层通常由大股东直接出任或委派,管理层与大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但所有权集中使得控股股东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变产生了代理冲突2.4、保险理论保险理论认为,审计是降低风险的活动,审计费用被认为是财务信息使用者为防止管理层舞弊而支付的保险费用;同时审计被认为是风险转移的一种机制,所有者之所以愿意支付额外的审计费用,是因为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做出了赔偿的承诺在审计动因的保险观念下,审计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这为政府、审计人员及管理层划分权责提供了理论依据。
2.5、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之所以审计能够存在,是因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利害冲突,管理层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使得财务报表存在着虚假报告,这是导致公众需要审计的最基本原因为使财务报表为预期使用者所信赖,必须要求有独立于利害关系的审计人员对财务信息予以佐证冲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审计独立性的问题,但也有其不足,即不能充分地解释审计为何产生三、结束语受托责任理论作为我国审计理论界的主流理论,审计理论界中许多关于民间审计产生动因的理论,如代理人理论、信息理论、冲突理论等实质上都是基于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所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甚至可以将这些理论看作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受托责任论进行的解释我想补充说明的是: 关于审计的动因问题看似一个没有很大意义的历史问题,但是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意义在于,审计作为一种主观意识较强的社会活动,而人的主观意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对审计动因的把握来探讨审计活动的发展规律,从行为主体——审计人员入手,有针对性地调整审计工作管理办法,使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得审计工作更加有效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