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5050459
  • 上传时间:2018-03-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 市政给排水论文 摘要: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严 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述了城市湿地面临的威胁、 城市湿地现状及其对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后提出了城市湿地保 护和恢复的具体对策关键词:城市湿地 保护 修复 对策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合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保护环 境、维持生态平衡和出产资源方面有着多重价值,特别地,湿地由 于具有强的物质转化功能,而被誉为“地球之肾”[1] 城市是“人—地” 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 城市也成为污染集中的地方目前,我国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 城市化城市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城市湿 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制 约了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2]破坏湿地,也就是在使人类丧失最 重要的一部分生存环境因此,如何保护和修复城市湿地,是当前 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一些讨论1.城市湿地面临的威胁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大量地面从植被或土壤覆盖变为不透水 的水泥或石板材路面、屋顶面,使得汛期雨水不能在流域地表坑洼 处或土壤水库中蓄积,而是直接排入海洋,流域自然水文循环路径被改变,气候趋于干旱,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大量城市湿地消失。

      城市的发展需要从外部输入大量矿石、燃料和化学合成物质, 这些物质一部分在转化为产品后通过人们的消费和使用以生活污水 的形式排入水环境,另一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以工业污水形式排入水 环境,或以气体、颗粒物的形式进入大气环境后再随大气降水一起 进入水环境总之,大量污染物以不同途径进入城市水环境,远远 超出了城市水环境系统的正常代谢能力,造成水体物质代谢失衡, 污染严重[3],富营养化进程加快,这也是城市湿地迅速退化的主要 原因之一此外,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区项目,极 大程度地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也挤占了部分水域空间,使城市湿 地面积减少2.我国城市湿地现状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分类,城市湿地从其成因看,可 以粗略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天然湿地是指历史上自然 形成的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则包括了人工建造的运河、排水渠、 水库、人工湖、鱼虾养殖塘、水塘、稻田和污水处理场等[4]归纳 起来,城市湿地具有如下特点: 2.1 湿地面积逐年减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究其根本原因, 是由于城市水土资源的紧张造成的一方面,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幅度增加,城市生态用水被不断挤占,湿地由于缺乏水源而不断丧 失。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的大幅度开发,大量的 河道、湖泊和坑洼地被填埋,也使湿地面积减少据统计,上海市 的淡水河流、湖泊河面率,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为 11.10%,近期降 低到 8.40%,减少了 2.7 个百分点,也即 20 年来城市水面积减少了约 1/4[5]此外,水体污染导致的富营养化问题也加剧了水体老化、湿 地退化的严峻局势2.2 具有显著的人工性人工湿地是城市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市湿地总 面积 5 万公顷,人工湿地就占到了 1.5 万公顷[6]此外,人类在自 然湿地中也进行着大量人工水利活动,包括对河岸带进行硬化处理, 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等人们的这些改造活动使天然河道变得人工 化、渠道化,并且割裂了流域内相互贯通的天然河湖水系,使水路 不畅,在便利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危害, 从长远来说弊大于利2.3 缺乏生物多样性 水利工程以及城市其它工程项目,强烈地改变了地表水文状 况,对城市景观造成破坏,更严重的是损坏了流域自然水系,水路 受阻或水量减少,影响到河流中生物的发育环境,导致很多天然水 体生态系统严重褪化,丧失了其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性。

      此外,城 市人工湿地的设计,几乎很少考虑生物多样性因素,更多情况只是 当作水利工程进行2.4 水污染现象严重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组成单一,结构不完整,稳定性较差,对 污染物质的消纳能力低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我国多数城市的下 水道建设严重滞后,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退水和雨水 径流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污染负荷极大超出 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失衡,诱发水质污染问题3. 对城市湿地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新认识Cairns(1997)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 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7]对城市发展而言, 在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二者之间,我们更关注城市湿地在 后者上对城市化区域的服务性能3.1 调节区域气候和空气质量 湿地蓄积了大量水,有较大热容,异热性差,因此湿地区域 气温变幅小此外,湿地积水面积大,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大气提供 充沛的水分,增加大气湿度,又对降水有调节作用例如,三江平 原沼泽,与开垦后农田小气候对比观测表明,沼泽地比开垦后奶奶 天的贴地气层日平均湿地高 5%-16%[8]如果湿地中生长有繁茂的植物,在有阳光的时候,湿地植物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

      有人 计算,仅地球上的沼泽植物每年就向大气层释放 1.6 亿吨氧气尽 管由于湿地有机残体好氧分解也要消耗部分氧,但微生物分解速度 缓慢,耗氧量相对植物释放氧量小许多,因此,总体来讲,湿地向 大气层净释放大量氧气,使其周边空气清新3.2 防洪调蓄,保持水土湿地通常位于一个区域的低凹处,含有大量持水性良好的泥 炭土、植物及质地粘重的不透水层,它通过两个方面来调蓄洪水, 首先是未被水饱和的湿地土壤(如泥炭中有 90%的孔隙) 大量吸附洪 水,然后以地表水的形式将洪水蓄积在湿地中湿地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同时湿地中的植物和有机残体 对水流有阻滞作用,能够降低水流流速,削弱流水携沙能力,使湿 地来水中所携带的泥沙在其中沉积下来,减轻了下游水体的泥砂淤积问题湿地具有巨大的蓄水能力,被蓄积的洪水以较长的时间逐 渐排出,湿地下游的地表径流速度得以减小,缓和了流经地表的土 壤侵蚀现象,而且洪峰到达下游的时间也被推迟3.3 涵养水源,净化水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 量急剧增加,社会用水量逐年上升,为弥补地表水资源量的不足, 大量地下水被开采蓄积在湿地中的水可以缓慢向下渗透通过土壤 层,源源不断地补给地下水,以稳定地下水位,有效抑制地下漏斗 和由此导致的地面下沉问题。

      湿地生态系统对水体的自净过程非常复杂,是湿地物理、化 学和生物协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了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反 应、硝化、反硝化、营养元素的生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过程然而, 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有一定限度,这个阈值的高低与水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有关生态结构完整的水生态系统,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抗击外界扰动的能力强,因而具有较高的污染物消纳转化能力当 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将导致水质污染问题的发 生3.4 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能为多种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和繁衍环境,同时其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景观,也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旅 游休闲场所据统计,在我国,生活于湿地中的鸟类约占到我国鸟 类总数的 1/3 ,而已列入我国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约有一半是湿 地鸟类洞庭湖冬季栖息着 2 万多只各种水禽,其中不少是国际级 或国家级的重点保护对象,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湿地还是 许多名贵鱼类和贝类的产区,以及出产多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水 生、湿生植物,如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许多优质中草药也来自 于湿地4.城市湿地保护和修复对策4.1 充分认识城市湿地资源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因其具有巨大的 环境功能和效益而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并且是城市可 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

      湿地有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消纳污染物质,为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洁净水源, 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湿地能够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环 境,美化城市,提高环境舒适感,使城市变得适宜人居因此,湿 地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 义城市化过程中任何对湿地的过度扰动,都会使湿地生态系统 失去稳定和平衡,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系统负面效应历史上对湿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导致的“人占水道,水致人灾” 的典型事例, 就是对人类随意破坏湿地行为的一种报复4.2 强化对城市湿地资源的管理力度1)改革落后的城市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 水、污水处理(回用)等多个环节在旧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中,水 资源开发利用的链条处于割裂状态,每个环节归不同的部门管理, 各个部门各行其道,很难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和综合利用, 不能适应新时期“循环水务” 理念的管理要求为此,我国在一些发 达城市中(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试行水资源管理改革,组建水 务局,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于一体,能够更好地协调 和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矛盾,在体制上保证了水资源的优 化配置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无水不成湿地,湿地为了维持自身的生态过程也需要一定的 生态用水量在旧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下,生态用水量常常被生产和 生活用水量挤占实行城市水务统一管理改革后,水资源管理就可 以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统筹城乡水安全,统筹经济社会用水需求,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水的良性循环2)完善城市湿地管理政策和法制体系 城市湿地管理法制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城市湿地开发 利用的方针、原则和行为规范,明确各级、各行业的机构权限以及 管理分工,规定管理程序、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方法和程序等,为从 事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者、利用者等提供基本的行为准 则;通过建立对威胁湿地活动的限制性政策和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 活动的鼓励性政策,协调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借助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严格和强化执法力度,制裁过度 和不合理利用水系湿地资源的行为,打击破坏城市湿地资源的违法、 犯罪活动此外,城市湿地管理还需要投入充足的人力和资金,在管理 方法上不但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同时也还要服从社会规律和经济规 律的要求4.3 服务全局,合理规划保护和修复城市湿地,是为了营造生态型的宜居城市从区 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思想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重视湿地 对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将城市湿地保护和修复与城市环境规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等协调一致起来, 对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统一规划。

      湿地规划要以流域为单元所谓流域是指以河流为主线所形 成的、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可分割的一个地理区域流域规划要遵循 整体性和综合性两个原则整体性是指把流域内自然条件、生态环 境、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以及上游、中游、下游作为统一整体, 组分之间存在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关系;综合性就是要强调流域 内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4.4 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程技术举办各种培训班和研讨会,介绍国外城市湿地保护和修复的 经验,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决策者、管理者和基 层人员的管理水平;认真学习国外成功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案例,总 结工程技术和方法,结合国情,研究开发适合我国特色的新技术, 并在国内推广使用4.5 积极开展城市湿地科学研究城市湿地有着与自然湿地很不相同的特点,如规模小,人工 性强,紧邻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区域等城市湿地科学研究要针对 城市湿地特点,对城市湿地保护和修复模式、城市湿地中能量流动 和物质转化规律、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城市湿地对区域气 候的调节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城市湿地规划、管理和评价 提供理论指导,为城市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数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