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城关镇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4页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城关镇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D闪电时会发生反应:N2 + O2 === 2NO利用丁达尔效应证明烧杯中的分散系是胶体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后变黑,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加热时熔化的铝不滴落,证明Al2O3的熔点比Al高参考答案:C略2. 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ABCD强电解质NaClH2SO4CaCO3HNO3弱电解质HFBaSO4HClOCH3COOH非电解质Cl2CS2C2H5OHCaO2参考答案:C略3.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 2CO2(g)+S(l) △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离出硫,平衡正移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它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参考答案:D略4. 3个氨基酸失去2个H2O缩合成三肽化合物,现有分子式为C36H57O18N11的十一肽化合物完全水解生成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谷氨酸(C5H9O4N),在缩合成十一肽化合物时,这三种氨基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3:5 B.3:5:3 C.5:3:3 D.8:7:7参考答案:略5. 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A,同时生成3amolC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参考答案:A【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注意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解答】解:A.当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A,同时生成3amolC,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B错误;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C错误;D.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D错误;故选A.6. 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则溶液的:A.PH值升高 B.酸性增强 C.水的离子积增大 D.c(OH-)不变参考答案:B略7.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 B.稀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C.在水溶液中,存在分子 D.熔化状态时不导电 参考答案:B略8.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在0.1 mol/L NaHCO3溶液中:c(Na+) ﹥ c() ﹥ c() ﹥ c(H2CO3) B. 在0.1 mol/L Na2CO3溶液中:c(OH-) – c(H+) = c() + c(H2CO3) C. 向0.2 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NaOH溶液:c() ﹥ c() ﹥ c(OH-) ﹥ c(H+) D. 向 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CH3COOH溶液: 2c(H+) – c(CH3COO-) = 2c(OH-) – c(CH3COOH)参考答案:D略9. 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
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与氮化硅熔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A、硝石和金刚石 B、晶体硅和水晶 C、冰和干冰 D、萘和蒽参考答案:B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A参考答案:略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2与pH=1的硝酸中c(H+)之比为1∶10B.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ˉ )之比为2∶1C.0.2mol/L与0.1mol/L醋酸中c(H+)之比为2∶1D.NO2溶于水时,被氧化的n(NO2)与被还原的n(NO2)之比为3∶1参考答案:A12. 下列钠的化合物与其性质或用途不相符的是 ( )A.Na2O2—淡黄色固体,可用作漂白剂 B.Na2O—白色固体,性质不稳定 C.Na2CO3—性质稳定,可治疗胃酸过多 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发酵粉参考答案:C略13. 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
下列鉴别方法和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Ca(OH)2溶液,有沉淀的为Na2CO3溶液 B.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CaCl2溶液,有沉淀的为Na2CO3溶液C.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 D.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HCl溶液,产生气泡速度更快的是NaHCO3溶液参考答案:A略14. 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 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出现蓝色D. 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出现红色参考答案:D15. 当CH3COOH H+ + CH3COO-已达平衡,若要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pH都减小,应加入的试剂是( ) A.CH3COONa B.NH3·H2O C.HCl D.H2O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小张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他对这瓶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知该NaOH固体已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该同学为进一步探究固体中是否还含有NaOH,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目的是 ,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试液,现象为 ,其结论是固体样品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氢氧化钠.参考答案:(1)2NaOH+CO2=Na2CO3+H2O;(2)①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或(CO32﹣);CaCl2+Na2CO3=CaCO3↓+2NaCl;②酚酞;变红(或不变色);存在(或不存在).试题分析:(1)NaOH固体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2)①足量的CaCl2溶液可将碳酸钠全部反应掉,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或(CO32﹣);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答案为: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或(CO32﹣);CaCl2+Na2CO3=CaCO3↓+2NaCl;②因酚酞遇碱变红色,若还有氢氧化钠,加酚酞溶液变红,反之,不变红;故答案为:酚酞;变红(或不变色);存在(或不存在).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计算0.01mol/LHCl溶液PH值?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是多少?若将此酸50ml与50ml 0.012mol/LNaOH混合,溶液中的PH变为多少?(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参考答案:2、1×10-12、11略18. 有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液20 mL,加入0.05 mol·L-1的Ba(OH)2溶液时,生成BaSO4沉淀量及溶液的pH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1)求原混合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2)求在A点时的pH是多少?参考答案:(1)由图可知,加入20 mLBa(OH)2溶液时生成的BaSO4最多,n(H2SO4)=n[Ba(OH2)]=0.05 mol·L-1×0.02 L=0.001 mol,c(H2SO4)==0.05 mol·L-1因为加入60 mL Ba(OH)2溶液时,溶液呈中性,所以c(HCl)=[(0.05 mol·L-1×0.06 L-0.05 mol·L-1×0.02L)×2]/0.02 L=0.2 mol·L-12)A点时,加入的Ba(OH)2与硫酸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H+全部来自盐酸,则有c(H+)==0.1 mol·L-1,pH=1 19. 工业烧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为测定烧碱中NaOH的质量分数,称取1.6g样品与19.00mL、2.0mol·L—1盐酸恰好反应1)求所消耗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 (2)求工业烧碱中NaOH的纯度参考答案:(1)0.038mol (2)95%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