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的传人20151127教学案例.docx
3页《龙的传人》教学案例 西电实验小学 戴静一、 案例的主题与背景介绍《龙的传人》小学六年级上册一首歌曲,这一课是对爱国主义主题的延伸,同时也是学习下一课《两岸情深》的情感根基体现了进入六年级的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爱国情感也更加理性《龙的传人》是台湾作曲家侯德健于1978年12月16日创作的作品,由台湾男歌手李建复演唱了这首歌,随后经香港歌手张明敏演绎,歌曲传遍中国,而龙的传人也成为中国人的民族别称20年前,龙的传人这首歌曲曾在中国广为流传,这首歌的歌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形象鲜明,富有想象力,感情从较为深沉含蓄转为振臂疾呼,富有历史感和号召力曲调和旋律采用了自然小调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音域仅五度,级进为主,易于传唱,同时采用了复沓回环的手法,既精当洗练,又给人无比眷恋之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民渴望回归统一的感情趋向二、活动情景描述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本节教学围绕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可以分为四个环节: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创造表现——完美结课。
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是以“龙”的故事为引导,各个环节有序展开这样的流程不仅让教学环节一目了然,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与学生谈话交流:龙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形象,是中国的象征让孩子们对龙的形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歌曲欣赏之后,又把作者的创作背景作了渗透,让学生体会台湾音乐人对祖国的那种思念之情在学唱歌曲时,提示大家要唱出对民族根的认同和情感共鸣在结课时,用《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作结尾,以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公民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落实了“以美育人,以德树人”的音乐教材编写意图,同时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标”理念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和学习歌曲,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乐的作用,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教唱法、情感教学法、律动、游戏互动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学法指导的方法有:参与——体验法、课程讨论法、自评互评法一堂课,40分钟的教学时间,教师要有所授,学生应有所获我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配合,它是由多种活动方式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
谁都知道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就是指备课: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教学手段;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注重教学内容,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考虑到,然后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就要看师生互动的效果了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方面讲,有讲述,有讲解,有板书,有分析,有提问,有范唱,有演示等等;从学生方面讲,有欣赏,有思考,有提问,有讨论,有回答,有模唱等等三、案例分析与思考这节课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本节教学围绕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流程清晰,环节紧凑,课堂上能把各个环节,非常流畅的,完整的,环环相扣的进行下来,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取得了教学效果首先让全班同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得到锻炼,我把学生分成了几组,第一组:演唱组这组适合那些演唱能力比较强的同学;第二组:排笛组这一组适合演奏能力比较强的同学;第三组:打击乐器组这一组适合喜欢表演的同学;这样设计,让所有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其次,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参与度比较高我和孩子们情感充沛,感情激荡首先我以情激情,以情动情,到大家最为熟悉的歌曲部分时全班情不自禁齐声高歌,此刻,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形成了一个“情感场”。
学生在这一“场”中学习歌曲,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不仅达到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目标,还达到了学生体会龙的精神,为我们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而自豪的教学目标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五位学生介绍的形式过于单一,其中讲故事环节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可能学生会更感兴趣,效果也会更好些还有,如果教学时运用网络,让学生充分感知龙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传承,龙文化对中国人性格的塑造、龙文化对民族精神形成的作用此外,如果让学生在学习完成之后练唱王力宏版本的《龙的传人》,音乐由轻到强,震撼人心有些会唱的学生能跟着音乐轻轻哼唱,直观的视觉、听觉,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他们一定的思维空间,为进一步的激发学生探究龙文化的兴趣所以在本周的第二节音乐课活动中设计安排了以上活动,对本课教学进行了丰富有益的补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整堂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