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场建筑与规划.ppt
32页第一节 概 述Ø 机场总体规划是整个机场地区以及机场邻近土地使用的方案Ø 土地使用方案应满足航空要求,并与环境、公共事业发展、其他形式的交通方式相协调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1.1 规划目的Ø 机场规划的目的:提出指导性方案或方针,供机场当局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政策和决策,向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寻求财政资助,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Ø 包括以下方面:1)机场各项设施的发展规模;2)机场毗邻地区的土地使用;3)机场的修建和使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对出入机场的交通运输的要求;5)经济和财政的可行性;6)各项设施实施的优先次序和阶段划分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机场规划分为四阶段:1)确定机场的设施要求;2)场址选择;3)机场布局;4)财务计划Ø 1)确定机场的设施要求: a/搜集资料进行现状分析;b/航空运输需求预测;c/需求和容量分析;d/确定所需设施;e/环境影响研究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1.2 过程和内容Ø 2)场址选择: 从环境、地理、经济和工程观点出发,寻找能够容纳机场设施、位置适中的场地Ø 3)机场布局: a/机场总图规划。
场址和设施确定后,进行的机场平面布置:跑道、滑行道和机坪的构型;航站设施建设的范围,导航设施、空中指挥设施,货邮设施、机务维修、其他设施配置等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 b/土地利用规划在机场地界范围内,确定建设航站楼、维修设施、商业建筑、工业场地、机场进出交通设施、娱乐场所、缓冲地带在机场地界范围外,确定受净空限制和噪声暴露级影响的范围,和相应地区的土地使用方案 c/航站区规划确定旅客航站楼、货运设施、机务维修、旅馆、商业和服务区、机场出入道路和服务道路等的位置和范围,其与飞行区构型有关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 d/出入机场地面交通规划规划由市区中心或者现有(规划)地面干线交通点进出机场的路线和各种地面交通模式各种地面交通方式,其进场设施的规模取决于机场进场交通量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4)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是指对整个机场建设计划进行社会和经济性评价,确定目标实施的资金来源和筹集方法从收入和支出的角度,分析整个计划阶段的资产负债表,确保机场出资方能够继续投资Ø 找到恰当的机场选址,是机场建设的重要步骤Ø 针对影响因素,从各可能场址中优选恰当场址Ø 选址还应与当地的地区综合计划相协调。
研究期间应与所在区域拥有管辖权的各级规划部门、有业务往来的航空公司等保持密切联系选址应充分利用这些组织提供的最新研究数据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第二节 场址选择Ø 机场选址的位置和规模的影响因素: 1)周围地区的发展类型; 2)大气和气象条件;3)公众的便利性; 4)能否取得扩建所需土地; 5)地区有无其他机场及可用空域; 6)周围障碍物;7)建设成本; 8)能否取得各类公用设施; 9)是否接近航空业务需求点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1)周围地区的发展类型 考虑机场噪声的影响,需对机场场址邻近地区目前和将来的土地使用进行规划尽可能避免靠近住宅区和学校如果出于尚未开发地区,就制定区域法令来控制邻近土地使用,以免可能的冲突在跑道、滑行道、机坪等与机场边界之间最好有缓冲地带,减轻机场活动造成的妨害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2)大气和气象条件 雾、霾、烟尘降低能见度,不利机场在少风的地区,雾会停留更长时间烟霾易出现在大工业区附近机场选址尽量避开Ø 3)公众便利性 旅途或运输时间对旅客和货物都很重要。
大多情况下,地面时间超过空中时间,如600km距离的两城市,地面时间是空中时间的2倍作为惯例,机场与大多数潜在用户的距离不应超过30min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4)扩建所需土地 机场必须获得将来可能需要的土地,以备机场扩建历史看来,机场随着航空技术和交通量的发展,通常需要加长跑道、扩充航站设施,就需要足够的预留土地不过没必要一次购买全部土地,机场选址于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协调好,确保机场长期发展的土地使用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5)可用空域 新建、扩建机场时,必须分析其他机场的运行情况机场之间应有足够距离,防止一个机场着陆的飞机与其他机场的飞行活动冲突机场距离过近,会严重影响机场容量 另机场位置须与上空航路的交通相适应,避免空中交通流向的冲突,即从空中交通管制的角度看机场选址是否合适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6)周围障碍物 附近障碍物(自然、人工)应满足机场净空限制面及空管部门的要求,避开或拆除障碍物Ø 7)建设成本 其他条件相同时,优先选择成本低的场地土壤类别等对机场建设成本影响较大沼泽-旱地,丘陵-平原场地附近利于采集建筑材料,可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8)公用设施的可用度 大型机场需要水、天然气、油、电力等资源供应要靠卡车、火车、轮船或者管道运输,另需污水处理厂、发电站等选址影响供应设施的建设成本,尽量就近利用近距离资源Ø 9)机场大小的影响因素 a预期飞机的特性和大小;b预计空、陆侧交通量;c气象条件;4)场址的高程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飞行区占据机场的大部分面积,陆侧实施(航站楼、货运区、进出场道路、停车场)面积一般占用地面积的5-20%,机场越小所占比例越小跑道数量和长度是飞行区大小的两个决定因素Ø 飞机性能、场地高程、温度对跑道长度有直接影响飞机越大越重,离地和进近速度越大,跑道越长温度高,跑道长;高程对跑道长度的影响非常大,高程越高,跑道越长Ø 机场占地面积几-几十km2,最大丹佛国际机场136km2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第三节 净空要求Ø 机场位置和确定跑道方位时,避免飞越人口稠密区的上空、避开障碍物为保证飞机的起降飞行安全,在机场周围一定范围的空域必须没有障碍物Ø 规定一些假想面作为障碍物限制面,自然或人工构筑物的高度进入假想面之上,就应拆除或移走。
如无法拆除,就另选场址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1)内水平面:高出机场两端入口中点平均高程45m的水平面;周边以跑道入口中点为圆心,一定半径的圆弧,两圆弧之间以公切线相连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3.1 主要的障碍物限制面Ø 2)锥形面:从内水平面周边向上向外倾斜的面,坡度为1/20Ø 3)进近面:从升降带末端起向上向外延伸的一段或者多段变宽度倾斜面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4)内进近面:进近面中紧靠升降带末端的一块长方形部分为内进近面,用于精密进近跑道Ø 5)过渡面:从升降带两侧边缘和部分进近面边缘向上和向外倾斜,直到同内水平面相交的面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6)内过渡面:与过渡面相似,更接近于跑道的面称为内过渡面,用于精密进近跑道,接近跑道的助航设备、飞机和车辆等物体不得突出此面Ø 7)复飞面:用于精密进近跑道,为梯形斜面,按规定的起端宽度和斜率在两侧内过渡面之间向两侧散开,以规定坡度向前向上延伸,至内水平面Ø 8)起飞爬升面:按规定宽度和斜率向外向上扩展到末端宽度的一个斜面,然后维持该宽度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各障碍物限制面的尺寸要求,随飞机是起飞或降落,以及降落时采用的进近程序不同而异。
按进近程序的不同,可将跑道分为:Ø 1)非仪表跑道:供飞机目视进近的跑道,应设内水平面、锥形面、进近面和过渡面Ø 2)非精密进近跑道:装有目视助航设备和一种至少能为直接进近提供方向性引导的非目视助航的仪表跑道,限制面设立同1)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3.2 障碍物限制面的要求Ø 3)精密进近跑道:装有仪表着陆系统和目视助航设备的仪表跑道,又分为Ⅰ、Ⅱ和Ⅲ类 Ⅰ类,能供飞机在决断高度低至60m、跑道视程低至800m时着陆的仪表跑道,限制面同1)2) Ⅱ类,为飞机在决断高度低至30m,视程低至400m时着陆的仪表跑道 Ⅲ类,分为三种,甲乙丙 Ⅱ和Ⅲ类应设置内水平面、锥形面、进近面、内进近面、过渡面和内过渡面、复飞面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除着陆和进近跑道外,对于起飞跑道须设立爬升面 其尺寸和坡度应符合要求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第四节 机场总图规划Ø 机场总图规划是现有和拟设的机场设施的布局和土地利用,包括设施的位置和有关的间距及其尺寸资料等,按照比例图显示展示机场的位置、净空地带、进近区和影响机场使用和扩建能力的环境特征。
Ø 包括:机场总图、机场位置图、机场邻近地区图、基础数据表和有关风的信息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Ø 机场总图按比例描绘机场现有和最终的建设状况和土地利用,应包括以下信息:1)重要的机场设施;2)重要的自然和人工特征物;3)预留航空业发展的区域;4)预留非航空业发展区域;5)目前地面等高线;6)将淘汰设施;7)机场围界和机场拥有和管理的区域;8)净空障碍物限制图;9)国家坐标的参考点;10)跑道端、最高点、最低点及跑道交叉点的高程;11)跑道的真方位角;12)真方位和磁方位;13)跑道滑行道的宽度长度、与机坪的净距,机坪尺寸等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4.1 机场总图Ø 跑道构型取决于跑道的数量和方位,数量-航空交通需求量,方位-风向场地和环境,机场占地面积-跑道构型和其他设施规模1)单条跑道:航站区靠中部布置,小时容量:目视45-100架,仪表30-50架;适用占多数的中小型地方机场2)平行跑道:近、中、远距,航站区常布置在两跑道之间目视飞行,跑到间距对容量影响小,对大型飞机和仪表飞行的容量有重要影响仪表容量,近距50-60,中距75-80,远距85-105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4.2 跑道构型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3)交叉跑道:航站区布置在交叉点与两跑道所夹的场地内。
容量取决于交叉点与跑道端的距离以及跑道的使用方式,交叉点离入口远,容量越小目视容量,50-175架,仪表40-70架; 第九章 机场总体规划与设计4.2 跑道构型4)开口V形跑道:航站区布置在两跑道之间,当起飞和着陆按V形散开,容量增加,反之减小目视容量50-200架,仪表50-70架合理的规划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