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面五星红旗》.doc
12页26、《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二、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三、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四、设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放课件)师:这是什么?生:五星红旗师:关于五星红旗,你知道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师:自从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有关这面红旗的许多感人的事就层出不穷有一个小伙子他用生命捍卫着国旗的尊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6、一面五星红旗(板题)请你用庄严的声音读读课题吧!(生读课题)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仔细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二、初读体会(生自由读课文)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我”在国外漂流时,不小心发生了意外,丢失了背包和食品,想用其它东西与老板换面包,但老师却要求“我”用五星红旗,“我”不愿意,后来饿昏了,老板却把“我”送到了医院。
师:说得真完整!课文讲“我”在国外漂流丢失了背包后,宁愿挨饿,也不愿用国旗换面包的事,可“我”当时到底需不需要面包呢?(需要)师:请你用笔画出描写“我”当时处境的句子生:“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转来转去师:想象一下,他此时的状态怎样?生:疲惫生:饥饿师:这段话中“荒无人烟”是什么意思?生:到处没有一个人生:很荒凉,一户人家也没有师:请你再想象一下,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生:害怕生:着急师:谁能把这种害怕、着急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师:如果当时是你在那种情况下,你会想到什么?生:我会想到赶快走出森林,找吃的疗伤生:我会感到害怕,再不吃东西会饿死的……师:让我们带着害怕,着急的心情再读读这段话吧!师:后来,我终于来到一座小镇,来到了一家面包店,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老板呢,请自由读读后面的部分?你们来评价一下生: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因为他把我送进医院,还帮我付医药费生:他是个讲究平等交易的人……师:老师,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我”那时受了伤,饿了三天,可他还要和我公平交易,我觉得他有点……生:(冷漠、无情、小气)师:猜猜那个面包多少钱?生:1元(8角、1.5元、2元)师:这么便宜的东西,他都不愿给我,要我和公平交易,可后面,他却愿帮我付医药费,为什么这个老板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画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生:“我”犹豫了一下……再展开生:“我”愣了一下……五星红旗生:“我”摇摇头……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师:从这些词汇中,你体会到当时作者的内心情感又是怎么样的?(生自由回答)师:是啊,我热爱五星红旗,除了这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他这种热爱生:收拾好背包……便出发了生: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系在脖子上生:这面做工精致……依然是那么鲜艳师:的确,从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我”对五星红旗的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所以,“我”的行动感动了面包店的老板,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心爱的五星红旗在鲜花中微笑请大家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文中的“我”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一直以来,也有许多人用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的尊严,在我们身边,你们有没有亲眼看到或听到过像这位小伙子这样爱护国旗、热爱祖国的人和事生自由说) 师:的确,这些人这种维护国家的行为值得我们敬佩,相反,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国旗不尊重,这样的现象你们有没有看过生自由说)三、总结五星红旗作为我国的国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所以,每个中国人都应尊重和爱护他就像文中这位小伙子一样用生命捍卫国旗的尊严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的歌曲《五星红旗》说课《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主要讲了“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
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警本课的教学目的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在教学难点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本课的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1、通过让学生观看国旗的图片,想想看了国旗,你知道了什么!由此导入课文;2、以读本为,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所以我让学生寻找描写作者当时处境的句子,分析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以及体现爱国情感的词语,针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推测“面包店老板态度为什么变化?”引入分析“我”和“国旗”有关的句子,从读中感悟在分析了“我”和“国旗”有关的句子后,再次引导学生讨论“面包店老板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热爱国旗的人和事和与之相反不尊重国旗的现象,进行拓展延伸,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旗的热爱最后,让学生欣赏五星红旗飘扬及《五星红旗》这首歌,感受做一名中国人多么骄傲,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在欣赏中升华感情课后反思:这节课,对于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侧重于人文性教学,仅仅围绕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方面较多,没有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教学本课教学重点是体会老板的态度的变化,我在这块教学时,没有深入教学,文中有很多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来体现内心情感的词句,并让学生去找出来并说体会,但学生很难找到,自然感受也说不出来,自己的引导不够,没有让学生去品味、去领悟,少了语言文字的品味2、在钻研教材方面不够深入,不够透彻,因为学生年龄小,他们对五星红旗的理解,对祖国的热爱,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所以让学生谈到国际友好关系时,很难表达其次,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没有深入进行教学,以致于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沉闷、平淡的氛围3、在朗读方面,还需加强,学生读的量不多,而且读得也不到位,主要是没有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去品味,然后进行品读,所以学生没有把感情给读出来。
评 课:汤建辉:万老师这节课,内容安排设计较多,所以造成激发学生情感不到位(万老师想让听课老师听一节完整的阅读欣赏课所致)假如抓住“五星红旗”在各自然段出现后,进行“我”的神态、动作行为描写的变化来分析、比较,朗读赏析,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达到预定的收效胡芳芳:万老师这堂课给我最深的印象,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是她的语言非常的流利清晰,心理素质不错值得提的就是她的词语讲得不够深,比如“荒无人烟”、“犹豫”等词,在弄明白了他的意思,还应该让学生用词语说话,这样可以在以后的习作学习中有所帮助杨爱萍:整个教学过程过于紧密,对于紧紧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不够深入,没有强化朗读涂珊珊:听了万娜老师这节课,给我触动很深,我和她是一同分配进来的老师作为年青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自信,她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拿这节课说吧,她语言精练、流畅,组织严密,普通话标准我仔细注意几个细节,我认为是这堂课的闪光点,开篇导入时,万娜请同学们用庄严的声音读课题“庄严”这个词读课题庄严”这个词用的好,使学生带着对国旗的敬佩、庄重在课堂高潮时,让学生说说身边爱护国旗的人的例子,他们班学生举的例子生动、形象,这与平常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陈德兰:《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是围绕一面五星红旗展开故事情节的,感人致深,文章不长,无论是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是一篇难得的好教材执教老师万娜同志虽然年青,教龄不长,但教态自然、语言流畅,教学过程安排得当、讲解故事情节衔接紧凑、自然,但缺乏激情,教学没有起伏课文是围绕两个重点铺开的:一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二是通过人物的神情及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同时也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万老师能抓重点讲解,但力度不大,功夫不深如:课文中第6、7、8、9、10自然是高潮,也是知识点,尤其是7、8自然段中“我”听说老板要用面包换“我”的国旗时,先是愣,但是犹豫,最后凝视五星红旗,这是通过人物的神情来表达内心情感,应引导学在句子中找出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老师可做做愣、犹豫、凝视的样子,学生就明白这是神情描写,通过这些神情描写,可以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此时,可提问“作者在面包及国旗面前会想些什么?”学生就有话题可说了,课堂就会活跃,师生互动就有效果另外,在课文结尾处,有一个闪光点——理解红旗被插在花瓶里,老师用了优美的词句讲述,如病房的桌上有个花瓶,五星红旗在鲜花中微笑,很好,适合三年级学生,但提了个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老板为什么把五星红旗插在花瓶中?如果启发性地问:“老板是外国人,他为什么把中国的国旗插在花瓶里?”这样,学生就有问题可答了,是中国的小伙子爱国旗的精神打动了老板。
总而言之,真正要教好语文这门学科,无论是谁都要狠下苦功,青年教师万娜大有希望,只要多磨练,就一定能成为一块好钢的闭春辉:听了万娜老师上的一堂《一面五星红旗》课,我感触不少这篇课文的编选意图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国际理解”的内涵,使学生知道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要互相尊重我认为这堂课教师仪态好、语言精练,不足之处没有抓住教材的编选意图,另就是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如“久久地凝视”、“我摇摇头……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体会“我”虽身处困境,也不做有辱国家尊严的事,使学生懂得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严还有放歌曲“红旗飘飘”时,课件中如果加上北京升旗的壮观场面就更能激起同学们爱国情怀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田敏(西湖区教科所):万老师在课前认真做了准备,教学语言清晰流利,有一定的感染力,普通话也比较标准,个人素质不错,在课堂上,万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体现了师生的沟通,师生关系民主、和谐,教学的层次还是比较清楚的下面,我想结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老师们参考一、 回归本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较之与其它学科,一个很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鸟兽虫鱼,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语文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正因为此,语文教学稍不留神,就会“游走四方”,而忘了“回家”,语文的“家”在哪里?就在“语言文字”里。
语文教学,应紧扣语言,引导学生揣摩、涵泳、品味、积累、运用今天这节课,万老师在“弘扬人文”这方面,有失偏颇,整节课,前半段侧重于内容上的理解,后半段侧重于思想教育,尤其是课即将结束时,老师所提出的“在我们身边有像作者一样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人吗?有没有不尊重国旗的人呢?今后你打算怎样热爱国旗、热爱祖国?”这些问题,会让我们误以为是走进了“品德”课的课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表达“我”的爱国情感时,没有直接写“我”说了什么话,也没有直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