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doc
4页专题四 “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 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等A.《望星空》B.《养花人的梦》C.《草木篇》D.《迟开的玫瑰》2.艾青把自己复出后岀版的第一部新诗集命名为()A.《重放的鲜花》 B.《归来的歌》C.《归来》D.《归来的3.A.《今天》B.《星星》C.《诗刊》D.《萌芽》时刻》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4.A.北岛B.舒婷C.顾城D.海子1980年,《福建文学》开辟了“新诗创作问题”专栏,主要讨论对象是(5. 从延安走岀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和在当代诗坛上探索现代意象诗的先行者是《福建集》的作者()A. 郭小川B. 贺敬之C.蔡其矫D.流沙河6. 将形象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直抒胸臆,从内心和世界和精神状态多方面去思考一个战士、一个革命者的生活态度、人生道路,展现岀“战士诗人”独特风采的诗人是()A. 郭小川B. 贺敬之C. 蔡其矫D. 流沙河7. “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胧诗”的诗人是()。
A.北岛B.舒婷C.顾城 D.海子& 1980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的作者是()A. 谢冕 B.孙绍振 C.顾工 D.徐敬亚9. 一直梦想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创作了《亚洲铜》、《五月的麦地》、《土地》、《太阳》等作品的诗人是()A. 北岛B. 舒婷C. 顾城D. 海子10. 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长诗是()A.《简历》 B.《土地》 C.《麦地》 D.《太阳》二、多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 给分1. 开国之初,最先出现的歌唱新中国、歌唱共产党和革命领袖的颂歌,主要有() 等A.郭沫若的《新华颂》 B.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C. 流沙河的《草木篇》 D.胡风的《时间开始了》2. 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等A.李季的《杨高传》 B.臧克家的《李大钊》C.田间的《赶车传》 D.郭小川的《望星空》3. 在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受到牵连的“七月派”诗人,主要有()等A.绿原、牛汉 B.公刘、白桦 C.辛笛、穆旦 D.曾卓、罗洛4. “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以后涌现的青年诗人,特别是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等。
A.食指C.舒婷D.顾城5.20世纪90年代整个诗坛呈现出一种较为沉寂的状态,但仍在坚守诗歌创作领地的仍然有()等A.顾城B.于坚C.西川D.臧棣6.受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刻影响的中国诗人主要有()等A.郭沫若B.艾青C.蔡其矫D.北岛7.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A.《白雪的赞歌》B.《甘蔗林——青纱帐》C.《一个和八个》D.《将军三部曲》《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崛起的诗群》这三篇文章被称为“三个崛起”,它们的作者是A.谢冕B.孙绍振C.章明D.徐敬亚9. 北岛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他的著名的“朦胧诗”主要有()等A.《回答》 B.《履历》 C.《古寺》 D.《波动》10. 海子深受一些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影响,他们是()等A.雅斯贝斯 B.尼采 C.荷尔德林 D.海德格尔三、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 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 的《时间开始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等2. 蔡其矫的《生活的歌》、 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牧笛》、雁翼的《在云彩上面》、傅仇的《伐木声声》等,都是50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3. 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 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4. 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5. 《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 ”编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6. 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 》,是新诗潮运动的一面旗帜7. 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 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8. 20世纪60年代, 曾立志要有系统地写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地理风情,并先从自己的故乡福建做起,出版了《福建集》9. 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他的《回答》、《履历》、《结局或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胧诗”,因其现代主义色彩的新诗歌形式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但同时也受到批评10. 在 的《春天,十个海子》里,以生命的激情体味死亡:“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空虚寒冷的乡村”四、简答题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 郭小川诗歌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他对当代诗歌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提不]A. 郭小川诗歌的最大成就是在艺术上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诗人曾尝试过民歌体、新 格律体、自由体、半自由体、楼梯式等多种新诗体裁样式,努力从中吸取营养,进而加以创 新B. “新辞赋体”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主要贡献他既吸取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又 融进民歌的优点,赋比兴相结合,创造了他所独有的相当格律化的诗体一“新辞赋体”,在 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2. 为什么可以说北岛的《回答》是他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提示]A. 诗人以惊世骇俗的警句,高度概括了那个特定时代被扭曲、颠倒和异化的本质特征: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B. 面对暴力和是非颠倒的世界,诗人以悲愤冷峻的怀疑和毫不妥协的决绝姿态,喊岀 了“告诉你吧,世界/我一不一相一信”的呼声,慷慨陈情:“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 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这是觉醒者的宣言,叛逆者的抗争C. 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的诗人,北岛似乎不以“爱”的深沉和激烈为基调,而是以“恨”为 基调:憎恨、仇恨、痛恨那些蔑视人道、贱踏人性的暴行《回答》以一种变态的刺激对变 态的时代进行反抗,代表了北岛诗歌情绪的一个基本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