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两弹元勋”邓稼先(4).docx
3页邓稼先简介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16岁 的邓稼先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完高中 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 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 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 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 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 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 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 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 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 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 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 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领导并亲自参与了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 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 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 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 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 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 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 论”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 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 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 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 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 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 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 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 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 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 7 9 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 9 8 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 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 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 9 8 6年7月1 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 奖章1 9 8 6年7月2 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后被誉为〃两弹元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