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研究.docx
19页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研究 史澎海摘要:在歷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助历史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战略计划、心理战手段、心理战成绩及特点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日本士兵在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后有“效忠天皇”“皇军不可战胜”等信念,狂热信奉“进攻精神”和“武士道”精神;对此,美国在大战略背景下确定了对日本心理战的目标是以揭露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为核心,使日本士兵和民众相信,日本政府发动的侵略战争注定要失败,并相信美国的宣战和胜利将给日本带来民主自由,同时维护日本天皇的尊严,将发动战争的罪行归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并尽可能减少日本士兵和民众遭受不必要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心理战的具体措施有正面的“白色”宣传,一是对日本军队进行广播宣传或阵前喊话,二是向日本军队占领的岛屿或前沿阵地投放传单,还有讲假话的“黑色”或“灰色”宣传,其基本手法是制造和传播假消息和假情报来扰乱日军士兵的心理,再利用日本战俘向原先部队宣传美军优待俘虏政策,向美国投降是“名誉停战”等;为了让心理战的效果更明显,美军将心理战行为与军事行为相互配合,用空袭和投放原子弹等对日军士兵造成心理威慑,用真假情报信息迷惑日军士兵,使得日军士气低落,抵抗意志逐渐减弱,“跳蛙”战术和心理战攻势节节胜利,心理战在打败日本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第四种战争”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二战;心理战;“白色”宣传;心理威慑;心理宣传:K721.54文献标志码:A:16716248(2017)02013809Abstract: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allied forces headed by the U.S attacked Japanese troops with psychological warfare. Guided b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well as research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history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psychological strategic planning, mea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results show that Japanese soldiers have the beliefs of loyalty to the Emperor of Japan and imperial army being undefeatable after receiving militarism education, who believe in offensive spirit and Bushido spirit. In this case, the U.S. determined the target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on Japan, which is to reveal the essence and risks of Fascism, trying to make Japan soldiers and masses think that aggressive war started by Japanese government is doomed to fail and that the wardeclaration and victory of the U.S. would bring democracy and freedom for Japan. In addition, they maintain the respect of the Emperor of Japan, blame the guilt of starting the War to Japanese militarism government, and try to reduce unnecessary lives and property losses for Japanese troops and mass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positive “White” propaganda, which are broadcasting or yelling at Japanese troops and throwing leaflets in the island occupied by Japanese troops or in front of camp. It also contains “Black” or “Grey” propaganda, producing and spreading false news and false information to disturb Japanese soldier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then making use of Japanese prisoners of war to promote the policy of giving special treatment to prisoners of war.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on Japan, the U.S. troops combined psychological warfare and military action together, making psychological threat to Japanese soldiers by means of air attack and atomic bomb and using true and false information to perplex Japanese soldiers, which make Japanese soldiers in a low morale and weaken their resistance will. The strategy of Jumping Frogs and psychological warfare go from victory to victory. In a word, psychological warfa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of the fourth kind of war in the war of defeating the Japanese fascist. Key words: World War II; psychological warfare; “White” propaganda; psychological threat; propagand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已经70多年了。
对于二战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多學者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二战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了二战的起源、过程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打败德意日“轴心国”及其追随者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和深远意义[1]近年来,以英美为首的一些西方学者对二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对“轴心国”的海陆空军事战略和战役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学术成果,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硕果累累但是,综观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主要聚焦盟军对“轴心国”海陆空战略和战役方面,对于在打败“轴心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第四种战争”,即心理战的专题研究相对较少,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拟运用近年来解密的美国政府有关二战档案和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助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进行深入探析,揭示心理战在打败日本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丰富二战史研究的内容,同时让世人以史为鉴,珍惜当下一、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略(一)日本偷袭珍珠港及美国对“轴心国”宣战1939年9月1日,德国在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纵容下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孤立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深受其影响。
德国越过“马其诺防线”击败法国并准备跨过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时,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们迫切需要“轴心国”宣战以驰援英法盟国,拯救西方民主但是,孤立主义和民众的反战情绪使得美国政府难以迅速对“轴心国”宣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这一珍珠港事件彻底使美国民众摈弃了一战后坚守的孤立主义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美国民众的爱国主义和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热情一时间,孤立主义在美国销声匿迹,声讨法西斯主义罪行的热潮在美国各地此起彼伏,支持美国政府对日宣战的呼声高涨8日,美国联合英国等国家对日本宣战11日,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这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对德意日“轴心国”的大战就此拉开了序幕,反法西斯主义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旋律二)美国对日本心理战略的制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就针对“轴心国”制定了一个大战略,即集中力量对付德国,同时密切监视日本,这一战略也被称之为“德国优先”的大战略,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到1942年初期,日本推崇的闪电战使得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迅速崩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即盟军的部队既无法有效地避免日军对其海外领地的控制,也无法阻止日军南下进攻东南亚地区,西方国家严重依赖的马六甲海峡面临被日军占领的危险。
对于美国政府战略制定者们来说,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扼守住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作为盟军从太平洋南部向日本南翼进攻的重要基地1942年3月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命令参谋长联席会议对美国的战略进行进一步的审查和修订海军上将欧内斯特金提议美军应当在重视欧洲战场的同时,加强对太平洋战场的考量,尽快制定对日本的具体战略以便最大限度地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2]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美英两国首脑为他们的全球战略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全面摧毁轴心国发动战争的能力,维护世界和平为了彻底摧毁日本发动战争的能力,维护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美国军方在大战略的基础上制定了海陆空立体战略和“跳蛙”战术,即跳过一些日军重兵把守的岛屿,直接攻击并占领靠近日本本土的岛屿,以便能够对进攻日本本土提供一个跳板[3]为了有效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在太平洋地区的不断扩张,美国根据大战略制定了针对日本的心理战略,作为大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之所以在战争初期能够获得胜利,主要原因是日本充分运用了心理战术战争爆发时,日本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与客居欧洲的太平洋地区殖民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联系工作,向他们确保帮助他们推翻老牌殖民主义对他们国家长期的控制,同时向这些地区的民众宣传反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思想。
其结果是,日本军队对这些国家的侵略居然获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和欢迎日本军队入侵印度群岛和菲律宾时,当地的殖民政权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分崩离析在马来半岛,数千名印度士兵甚至背叛宗主国英国,加入了日本军队,甘愿为日本的对外侵略卖命[4]在进攻遭受挫折时,日本军官就极力向士兵灌输“武士道精神”和“进攻精神”来鼓舞他们的士气[5]在军队和民众中,日本政府向士兵和民众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将对外侵略战争称为为日本生存拓展空间的圣战,并将为圣战而战死宣传为最大的荣耀美国对日本心理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对日本占领区和本土进行海陆空战争的同时,对日本军队和民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第四种战争”,即心理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