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说典故-郴州-苏耽跨鹤.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84957196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7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说典故:郴州-苏耽跨鹤小孩长大后,潘氏送小孩念私塾小孩无名,潘氏恳请先生给小孩取一个名字先生看到窗外大树下一个人正枕着树根睡觉,树枝上用草绳穿着一条鱼挂着,沉吟一番后说:禾草穿鱼为苏,单人枕树而眠为耽,小孩就叫苏耽吧苏耽因此得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苏耽从小就明事理,孝顺母亲一次,潘氏生病想吃臭豆腐,而郴州城没有苏耽几个时辰后竟想方法弄来了热腾腾香喷喷的臭豆腐一个月后,苏耽的舅舅从湘潭过来,和潘氏谈天时谈到,一个月前曾在湘潭遇到苏耽推算时间,正好是潘氏生病那一天一问才知苏耽是从白鹿洞里走近路到湘潭几个时辰就走了一个来回固然,凡人是走不通的还有一次,潘氏生病想吃桃子,苏耽就到苏仙岭山顶摘了满满一筐桃子回来下山时,由于想让母亲早一点吃到桃子而心急,在半山腰搂到石头,摔了一交,结果满筐桃子摔得满山都是苏耽顾不得很多,就近捡了几个桃子就急急赶回家了后来,散落未捡的桃子化作了石头现在,幸运的话还可以在中庵四周捡到状如桃子的石头,人们管他叫桃石据说,小儿腹疼,抹上用桃石磨成的粉调制的药剂就可制疼,效果很灵验。

      苏耽自小聪颖,传奇苏耽到苏仙岭山上放牛,在山脚小桥遇到一个仙翁,给了他一本医书从今,苏耽放牛时就仔细看医书说也惊奇,别的小孩的牛总是乱跑,而苏耽的牛不用管,自己吃饱自己回来这也让苏耽更安心地看书于是,苏耽无师自通把握了医术,时常为乡亲采药治病,药到病除,无不灵验后来人们将苏耽遇仙这座小桥叫做遇仙桥 由于苏耽济世救人、孝母爱人,德行昭着,上天感动,召其上天,位列仙班蒙召升天那天,苏耽正和王仙为比长(zhang)山法术在山顶划石下棋赌赛,黑白对垒,厮杀剧烈王仙悔棋在棋盘上戳了一个眼,苏仙气急挥起牛鞭将王仙岭山顶削平从今,王仙岭山比苏仙岭高却少了顶,山顶平崭崭正在不行开交的时候,仙乐大奏,白鹤飞迎,天使驾临颁诏由于走得匆忙,苏耽跨鹤那一刻不当心从鹤背滑下,在石上踩出了半个脚印以后,人们把苏耽跨鹤升天的那块石头叫作升仙石,也叫跨鹤台升仙石上至今还留有苏耽的半个脚印升仙石旁,苏仙王仙斗法的石头,人们叫他棋盘石棋盘石石上至今还留有围棋棋盘,棋盘上赫然还有一个小洞,固然,这是王仙的杰作 苏耽成仙后,究竟年少思母,经常偷偷下凡到苏仙岭山顶远眺祖屋思母之致,经常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苏仙岭上的青松也被感动,松枝竟也一齐伸向潘氏住家张望所以,苏仙岭的青松树枝现在也是直指西南城区由于姿势怡人,人们称之为苏岭云松也叫望母松历代郴州志都把苏岭云松列为郴阳八景之首 《古诗源》一书载:苏耽成仙三百年后,思母心切,化鹤归来,停在郡东城楼,小孩用弓弹打,鹤以爪书《苏耽歌》后离去诗云:“乡原一别,重来事非甲子不记,陵谷迁移白骨蔽野,青山旧时翘足高屋,下见群儿我是苏耽,弹我何为?翻身云外,却返旧居 苏耽成仙前,曾对母亲说,郴州不久将发生一场瘟疫,只要用屋前井旁橘树树叶合井水一起熬汤药,就可治病苏耽升天后不久,果真郴州发生瘟疫苏母潘氏用橘叶熬井水,平静了瘟疫事后,便有了“橘井泉香“这个典故这一典故在东南亚一带流传很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苏耽,将牛脾山改名为苏仙岭,并在山顶修了寺庙,叫苏仙观;在山脚白鹿洞旁建了庵子叫苏母庙 苏仙观座北面南,占地南北82.2米,东西宽41.5米,总建筑面积2464平方米原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砖木构造、楼阁式三进庑殿道观建筑后屡有毁建,历代修葺,均保持正殿高于厢房,两厢为二层楼房正殿为大屋顶、四角飞檐、犀头粉墙、小青瓦、回纹窗的建筑风格。

      门额有汉白玉石盘龙御碑,是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 宋理宗皇帝所赐,上御书:“敕封苏仙昭德真君“, 长100厘米,宽50厘米,字径5×6厘米,直书,楷书阴刻 1978年,郴州市人民政府对苏仙观进展了重修:不更动原主体建筑根底,改土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仿木构造,修复面积2050平方米增加83平方米的观景台,形成“雄州新貌争供眼,南岭风光尽入堂“的仿古建筑风格山门改为西向宋式牌坊建筑,门额上横书“天下第十八福地“,两旁书“云雾岩 chan下,天地教导间“门联在升仙石盘建有飞升亭亭内有跨鹤图浮雕,叙述的就是苏仙跨鹤飞升的故事由郴籍上海香祖书画社创办人、画家王兰在1934年(民国23年)请国画名家王震作白描《苏仙跨鹤图》,刻于青石碑上,碑高167厘米、宽78厘米,厚12.5厘米旁刻有七绝:“流芳桔井咏苏仙,未肯飘然绝俗缘闻说当年应召去,一天白鹤舞翩翩 在苏仙岭,还有很多摩崖石刻最出名的就算升仙石四周石刻以升仙石为中心,是苏仙岭主要摩崖石刻会聚地升仙石上有唐朝石刻“跨鹤台“三个大字,横列阴刻,遒劲有力,字径30×30厘米,未着姓名年月下为元刻“升仙石“,旁注“泰定三年(1326)完者秃“,石刻横列正楷,字径25× 25厘米。

      由于关于苏耽的传奇中,苏耽与白鹤结下了不解之缘:苏耽诞生时有白鹤御寒,苏耽成仙时跨鹤飞升,苏耽回乡时跨鹤省亲、化鹤留诗……以至于大量的诗词歌赋咏颂苏耽与白鹤,更有好事者摩崖刻石以志留念,再加白鹤始终是中国人信奉的吉利物,所以,提及苏耽,就会与白鹤牵扯在一起苏耽跨鹤成为苏仙传奇的直观象征 也就是从苏仙开头,苏仙岭就和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被誉为道教洞天福地神仙居所的天下第十八福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