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立德树人内化于心.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lm152****8155
  • 文档编号:254507150
  • 上传时间:2022-0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立德树人,内化于心 教学中老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眼前的,可以望见的分数,却忽视学生健康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育,尤其是中学教学,一切服务于高考老师和学生都唯分数是瞻,课上盯的是分数,课下比的是分数,再加上多元的社会现象,这些都将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而中学阶段,恰恰是道德观念形成的拐点,假如这个时期我们不加以正确引导,很简单导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出现偏差 一、在历史教學中培育历史唯物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确定的,反过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历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一切历史现象、历史事务的发生、发展的必定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只有形成了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才能科学分析社会历史,认清历史,得出客观科学的历史结论,才能发挥历史的史鉴功能 在《宋明理学》一节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理顺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以及陆九渊、王阳明的主要学说,在基本把握他们各自的理论主见和基本理解理学、心学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评价理学、心学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在这里,既要让学生明白这些思想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须要,为历史的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并且从人的主观意志力上对形成独特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起到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又要能够相识它们的“吃人”本质。

      让学生们在理性的分析中懂得什么应当继承,什么应当批判 由于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方法论,所以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学生形成正确德育思想的前提,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让学生承认历史、敬重历史,才能不唯神,不唯我,才能有批判,有继承,才能在宏观上明辨是非 二、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爱国主义教化是德育教化的核心内容,而历史课堂也是爱国主义教化最重要的基地因为正是那些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们推动了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虽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爱国主义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在历史的任何一个篇章,在历史的任何一个角落,却都可以找寻到他们的身影,都可以感受到他们拳拳爱国之情因此作为历史老师,必需明确历史教学的这个永恒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润泽灵魂的德育渗透 在《甲午中日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的教学中,对于甲午中日斗争中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学生自读教材文字以及教材配图,简洁了解邓世昌,这仅仅是第一步为了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邓世昌的忠烈,老师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慷慨的语言,足以震撼学生的心灵,超过任何高大上的语言教育但是历史终归是历史,“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原则,所以除了利用这些电影资料,引入合适的历史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特征。

      所以老师就引用了光绪帝为邓世昌书写的挽联作为这个问题的结尾,“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爱国教化,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空洞的课本理论教学中,老师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把斗争中爱国军民的表现呈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了解事实,那么爱国精神就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就会渗透学生的内心,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爱国认知 三、在历史教学中传承优秀民族精神 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不仅表现在培育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懂得如何看待历史,如何明辨是非,也不仅表现在挖掘历史长河中的爱国人物、爱国事务,感受其中的爱国精神,还表现在对中华民族其他优秀精神的传承中华人民,他们有志向,他们懂奋斗,他们勇于创新,他们开拓进取,他们崇礼尚真,他们敢为人先,这些全部的一切都是德育的内涵,都须要我们传承、继承、发扬、光大 在《“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节的教学中,老师运用情境导入课堂:当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时候,当英国的蒸汽锅炉呼呼冒着白烟的时候,当西方国家不断崛起,侵略扩展的时候,我们的中国仍旧是刀耕火种的农田,吱吱呀呀的纺车,仍旧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仍旧是清政府的夜郎自大清政府不想了解世界,不等于西方列强就不觊觎中国的一切。

      但是谁敢站出来吼一声,谁能开眼看世界,谁能师夷长技,谁能变法维新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探究,理清历史学问,解读历史事务,感受变革精神 这节课,涉及到的这些人物——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等,他们能够相识到当时自己所处时代的封闭与落后,敢于冲破根深蒂固的封建藩篱,放眼世界学习进步的民主思想,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甚至不惜牺牲性命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这些精神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的最好素材 德育教化是整个教化的灵魂,假如我们教化培育出来的人才虽然学业优秀、实力突出,但是道德败坏、思想腐化,那么包括老师在内的全部教化工作者都将成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罪人所以“教书”先“育人”必需成为我们广阔老师的日常教学的原则,每个老师都应当利用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者单位:江苏省包场中学) 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