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届九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课件.pdf
7页1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16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三大题16 小题,满分60 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 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一 1 C一 12 O 一 16 Ca一 40 Cl一 35.5 一、本大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4 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玉石雕刻 B.烧制陶瓷 C.葡萄酿酒 D.火药爆破2. 201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今年开采的可燃冰资源丰富,属清洁能源,可以无节制地使用B 、推广使用以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C 、深埋含铅、镉、汞的废旧电池D 、利用最新的高科技复合材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水以减缓温室效应3. 中考时,小明的午餐食谱之一是:米饭、山药炖排骨、麻辣豆腐、鸡蛋汤你认为该食谱为了使营养均衡,还应增加的是( ) A 、清蒸大龙虾 B、红烧带鱼 C、清炒小白菜 D、精武鸭脖4.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此外,张亭栋教授因发现砒霜(主要成分为As2O3)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重要作用获2015 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 ,, ”这都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都属于氧化物2 B.As2O3中砷元素为 +3价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11 个氢分子5.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能源、环保、农业等领域铕(Eu)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见右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铕的原子序数是89 B、铕属于非金属元素C、铕原子的核外有63 个电子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g 6. 据报道,科学家成功打造出世界上首个硼“足球烯”,它是由40 个硼原子构成的硼球分子,这个由硼构成的新形态有望带来新的纳米材料,并可能在储氢中发挥巨大作用以下关于硼“足球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硼“足球烯”是非金属单质B、硼“足球烯”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C、硼“足球烯”与C60的原子排列相同D、化学性质与普通硼单质不同7. 在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较安全的做法是( ) A.稀释浓硫酸 B.熄灭酒精灯 C.闻气体 D.加热液体8. 工业上, 将 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 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 ) A.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数目、种类没有变化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CO2+8H2 == C2H4+4H2O+2H2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63 Eu铕152.03 9.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氧化钙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B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C 硝酸铜溶液硝酸银加入过量铜粉,过滤D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盐酸10. 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B.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甲、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D.将 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二.本大题包括5 小题,共34 分。
11.(6 分 )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下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铸铁管镀锌管塑料管(1) 图示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2) 铸铁管容易生锈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0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水管所用材料的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6 分)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利用 此反应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所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_________端通入(填“h”或“ i ” ) 。
4)实验室制取甲烷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则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13. (7分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 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2)若所得滤液1 仍浑浊,则应采取的操作是, 其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滤液 2 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3)洗涤氯化钡晶体最适宜的洗涤剂是(填字母);A.30℃水B.30 ℃饱和氯化钠溶液C.30℃饱和氯化钡溶液(4)请写出盐酸与毒重石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 (8 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大多数可燃物在空气中就能燃烧,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提出猜想】由以上事实可以做出以下猜想:猜想一: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猜想二: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有关 (请补充完整)【提出问题】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查阅资料】在规定的条件下,物质在氧气、氮气混合气流中,维持稳定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叫氧指数。
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 27% 属易燃材料, 27% ≤氧指数< 32% 属可燃材料,氧指数≥32% 属难燃材料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氧指数可燃物红磷木炭硫蜡烛铁丝氧指数0.5% 4% 4.5% 5% ~6% 60% 【设计并实验】5 (1)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 、由上表可知铁丝是材料(填“易燃” “可燃”或“难燃” )(3)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我们通常选择红磷燃烧而不选择木炭或硫的原因是反思与评价】( 4) 、如果一定要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只要对实验稍作改进即可,需要对实验改进的是;理由是:5) 、即使这样的改进,根据上表数据可知:仍然没有用红磷燃烧好,原因是: 15. (7 分)某组同学在学习盐的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 【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②是 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2)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 M溶液于试管中, 向其 中滴加溶液变红色猜想①正确。
请写出碳酸钠与溶液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 和 Na2CO3 ;猜想二:;猜想三: NaOH (3) 【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猜想一”不成立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注意:若答对(4) (5)两小题奖励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 分)(4) 【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6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少量滤液于 A、B两支 试管中,A中加入 CaCl2溶液,B中加入溶液若 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猜想一”成立“猜想二”成立“猜想三”成立(5) 【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时,除考虑可溶性的生成物,还应考虑三.本大题共6 分16. ( 6 分)向 10g 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 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g.(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安庆市外国语学校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7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 B C B C A C A C D 二、本大题包括5 小题,共34 分化学方程式2 分,其余每空1 分11.(6 分 ) (1) Fe,Zn(答一种也给分)塑料 (2)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 在铁制品表面涂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4) 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12. ( 6 分) (1)集气瓶(2)2H2O2MnO22H2O+O2↑ b→ f→g→d (3)i (4)A 13. (7分 )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2)重新过滤漏斗 BaCl2( 3)C (4) BaCO3 + 2HCl === BaCl2 + H2O + CO2↑14. ( 8 分) 【提出猜想】可燃物的种类【设计并实验】 (1)3Fe +2O2 点燃Fe3O4(2)难燃(3)木炭或硫燃烧后的产物为气体【反思与评价】 (4)将蒸馏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比蒸馏水好(5)木炭氧气含量在4% 以下就不能燃烧了,而红磷仅仅到0.5%以下才不能燃烧,使得氧气反应更充分15. ( 7 分) (1)Ca(OH)2( 2)无色酚酞试液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NaOH 和 Ca(OH)2(3)否加入的(少量)盐酸先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
注意:若答对(4) (5)两小题奖励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 分)(4)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Na2CO3若 A中没有沉淀, B中产生白色沉淀若 A、B两支试管中都没有沉淀产生(5)反应物是否有剩余三.本大题共6 分16. (6 分) ( 1)40 (2) 18.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