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解析.docx
2页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解析 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解析 黄碧云 内容提要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新生代网络流行语与传统流行语的区别,并对新生代网络流行语表现出的现实象征性、衍生推广性、隐喻性、周期性,以及网络流行语彰显出发展趋势和意义进行符号学解析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通常是网民在聊天室和网上论坛BBS时常用的词语和符号,它从属于狭义的网络语言,是网络语言中最鲜活生动的部分作为网络环境下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的变体,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和发展机制也是一种符号学现象 一、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特征 本文中所提到的新生代网络流行语是以2022年为分界线的这主要是因为2022年之后网络流行语既保留了传统流行语符号简洁明了、新颖奇特、生动诙谐、形式多样的语言符号特征,而且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创新了网络流行语的符号特性,主要表现在: 1.现实性和象征性 相比传统网络流行语的功能和效用基本在网络平台上使用的局限,新生代的网络流行语更具有现实性纵观新浪网评选的2022年的网络十大流行语(“什锦八宝饭”、“做人不能太CNN”、“俯卧撑”、“范跑跑”、“很黄很暴力”等)其中七个词语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
现代语言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提出了符号学的“二元关系论”,二元关系理论的核心即符号皆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而符号意义的产生便由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决定新生代网络流行语凭借着与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的天然联系,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传播符号能指的“第二次”诠释经过二次诠释的网络流行语经过网络土壤培育后迅速膨化长大,进而反射进入全民语言,再次介入现实生活语境 这种语言符号就具备了美国符号学派的创始人皮尔士所指象征符(symbol)的含义皮尔士根据媒介与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推出三种符号———象似符(icon)、索引符(index)和象征符皮尔士认为“象征符是指‘通过某种法规指称其客体,这种法规通常是一般观念的联想,致使该象征被解释为指称那个个体’”所以如果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风靡是集体意识的话,那么这些网络流行语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无疑意味着流行语言符号本身的象征意义已经形成 2.隐喻性和反讽色彩 皮尔士所谓的隐喻符代表着最高、最抽象的相似性,是语言的一种扩展和延伸隐喻是象似符的一种,“这类符号与对象之间存在一般的类似关系,是一种通过此物与彼物的平行性来反映所指物特征的符号”。
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等新生代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世界中它们的字面意义即“此物”被抽离,反而指代了“彼物”,指代后这些流行语由一个具有实在意义的词或词组变成了一个具有固定的虚化意义的新语它们被赋予的意义便取代了原来的意义,从而实现了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对网络流行语来说新生代流行语所带有的隐喻特征无疑是一种升级与突破 同时,在指代的过程中这些新生代网络流行语还产生了新的感情色彩在未转化之前“俯卧撑”、“打酱油”等符号的感情色彩都呈中性,并无明显的褒贬色倾向,但在意义虚化之后流行语就把整个事件中非正面的色彩带进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