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 才能训练网收集诗经:《国风·召南· 江有汜 》阅读,更多诗经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综合素质训练网 【导语】大给大家介绍下江有汜这首诗这是一首弃妇的哀怨诗女仆人公可能是一位商人妇古代有一夫多妻制,商人在经商的地方娶了妻或妾,离开江沱返回家乡时将她遗弃了她满怀哀怨,唱出了这首悲歌以自我抚慰一起往下阅读下,来体会下诗人当时的心情 江有汜 先秦:佚名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译文 江水决堤啊又流回,心爱的人儿别处飞,此后再不和我相随没有我相伴相陪你,终有一天你会懊悔 江水静流啊积沙岛,心爱的人儿别处飞,此后再不和我相交在没有我的日子里,祝你平安岁月静好 解释 江:长江汜(sì):由主流分出而复会集的河水 归:荣归故里妇人谓嫁曰归 不我以:不带我我,媵自我也 渚(zhǔ):水中小洲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水中小洲曰渚,洲旁小水亦称渚。
不我与:不与我相聚 处:忧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处’,假借为‘癙’,实为‘鼠’”《诗经·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鼠思,忧思也 沱(tuó):长江的支流名称或以为与“汜”同 过:至也 其啸也歌:啸是唱歌没有谱和调的意思有“狂歌当哭”的含义一口出声,以抒愤懑之气,一说号哭闻一多《诗经通义》“啸歌者,即号哭谓哭而有言,其言又有节调也啸,蹙口出声,以舒愤懑之气,言其悔时也歌,那么得其所处而乐也 鉴赏 全诗三章三章诗的开头都是写景汜”、“渚”、“沱”,上面的译文都从支流这一意义上翻译,而在弃妇心目中,这一条条不同的支流都是看得见的概括存在她住在“汜”、“渚”、“沱”一带,她丈夫当年从水路而来,结果又从这些支流中的一条乘坐小船悄然离去从表现手法说,各章的首句都是直陈其事,用的是赋体;从江水有支流,引出“之子归”的事实,那么在赋体之中又兼有比兴的意味 诗中的丈夫是一位薄情郎在三章诗中,那弃妇分别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来诉说丈夫对她的薄情不我以”,是不一道回去;“不我与”,是行前不和“我”在一起;“不我过“,是有意回避,干脆不露面。
丈夫在感情上是如此吝啬,做的是那样地恩尽义绝,无需再添加笔墨,其薄情薄意已如画出 诗中的弃妇是一位自信仰很强的女人她相信自己在丈夫感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而预言丈夫今日的背弃行为,日后必将在感情上受到自我处治,这就是各章结句所说的“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值得留神的是,丈夫将受到的感情上的自我处治与他背弃自己妻子的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我以”引出“悔”,“不我与”带来“处”,“不我过”导致“啸歌”其愈是绝情,其后果也就愈加严重当然,这只是弃妇一厢情愿的假想之辞事实上,那男子很可能事过境迁,在感情上并不引起任何震撼对于理解这首诗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弃妇自信的论断日后是否会成为事实,而是暗藏在这一论断背后的弃妇思想感情的繁杂性弃妇设想故夫日后会懊丧今日的背弃行为,其中就隐含了弃妇对于夫妇关系重归于好的企盼;预言故夫今日的轻率必将招致日后的痛楚,这又泄露出弃妇恨过于爱的报复性的心态这是她的薄弱,也是她的固执由此抉择了这首诗风格上的特点,既一唱三叹,极尽缠绵,又柔中见刚,冷静痛快 此诗每章的前三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其中第三、四句重出——男子的薄情集中表现在这一句,女子的痛楚不幸也根源于这一句,因而采取了反覆咏叹的形式。
重出的这一句子中的关键字,各章不同从一章的“以”,一转而为二章的“与”,再转而为三章的“过”,愈转愈深,丈夫如何薄情,做妻子的又是如何痛楚不幸,都因了这一关键字的置换而得到一层深于一层的表现全诗形式整齐,布局严谨,用字精审,笔法却极为自然,语言又特别浅近,达成了精工与自然、深入与浅出的完备结合,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全诗以“江有汜”起兴,反复申述,大意是:不让我陪嫁,你会懊丧的,你就痛楚去吧,你就一个人哭去吧诗中“有”字为语助虚词,“汜”、“渚”、“沱”都是概括的水名,“以”、“与”、“过”都是动词,表示“陪伴”(随嫁)的意思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