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治疗法.pptx
30页割 治 疗 法一、概述 (一)概念:又称“割脂疗法”是在一定的 穴位或者部位上切开皮肤,割取少量脂肪组织, 并在局部施行刺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机理:通过刺激穴位后,体内合成代谢 提高,分解代谢下降,提高改善血液循环二、操作 (一)器械:手术刀、止血钳、持针器、针、 丝线、无菌纱布、胶布等 (二)割治部位 1、手掌割治: 掌1:食指头节掌面正中 掌2:食指与中指根部联合下0.5厘米处掌3:中指与无名指根部联合下0.5厘米 处 掌4:无名指与小指根部联合下0.5厘米 处 掌5:掌面,大鱼际尺侧中点处 掌6:掌面,腕横纹中点前1.5厘米处 掌7:掌面,腕横纹尺侧点前1.5厘米 处2、穴位割治:檀中、大椎、 鸠尾、涌泉、肝俞、脾俞、上 脘、中脘、天枢、足三里、公 孙、然谷三)手术步骤 1、穴位消毒,局麻,纵行切开皮肤,不宜过 深,切口长约0.5厘米~1厘米左右 2、用直血管钳分离切口,暴露脂肪组织,取 出黄豆或者蚕豆大小的脂肪组织一块 3、将血管钳深入皮下,沿切口向左、右、 上、下方向进行按摩,宜强刺激,要求得气 ,并向四周扩散。
4、用丝线缝合切口,无菌纱布覆 盖,固定,5~7天拆线 5、两次割治之间需休息7~10天, 可再在原部位割治,也可选另一部 位割治四)割治反应:割治后可出现全 身不适、关节酸痛、食欲减退等, 轻重不等一般在三天内发生,持 续1~2天足底割治反应在术后 1~14天发生,持续1~6天反应严 重者可作对症处理三、临床应用 (一)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1)掌1、大椎;(2)掌2、檀中; (3)掌3、掌5,以上三组穴位轮流使 用,每隔7~10天割治一次,3次为一疗 程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 官能症:(1)掌4、肝俞;(2)掌4、 脾俞;(3)中脘、上脘以上三组穴 位轮流使用,每隔7~10天割治一次,3 次为一疗程三)神经官能症:取掌4、掌 6、掌7,每次取一穴位割治, 以上三穴位轮流使用,每隔 7~10天割治一次,3次为一疗 程四)颈部淋巴结结核:鸠尾、涌 泉先割治鸠尾,再割治一侧之涌 泉 (五)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取天枢、 足三里先取左天枢,右三里,隔 7~10天再交替使用六)头痛:取两侧掌4 (七)胆道蛔虫症:掌6,先右侧 ,隔7~10天再割治左侧 (八)癌肿疼痛:取公孙、然谷, 隔7~10天左右交替使用。
四、注意事项 (一)严重心脏病、出血倾向疾病、危重 病人、持续高热、局部水肿、感染者,均 为禁忌 (二)老、弱、妇、儿刺激宜轻 (三)麻醉不可过多过深,以免影响割治 效果四)切口不宜过深,防止伤及血管、神 经、韧带 (五)注意无菌观念 (六)防止晕刀,如发生应立即停止,另 作处理 (七)手术部位5~7天不宜接触水,否则 容易感染水 针 疗 法一、概述 (一)概念:又称穴位注射疗法是将药物注 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机理:是按照经络腧穴原理将中、西药 物注入相关穴位,刺激穴位,让药物在病变局 部吸收,或者循环到达病所而发挥作用三)优点:保持了针灸的特点,又运 用了药物的作用,操作简便,疗效肯定 ,适应症广泛,无明显的副作用,相似 于西医的封闭疗法,但后者不强调得气 ,也不使用穴位二、 操作 (一)器械:不同容量的注射器 (二)穴位的选择:根据病证选穴 (三)操作步骤 1、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头快速进入穴位的皮 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者上下提插,取得得 气感后,回抽无回血,即可注入药物2、一般中等速度推入药液体弱者, 缓慢推入(轻刺激)急性病;体强者 可快速推入(强刺激)。
如一个穴位 注射药液量大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 逐步提出到浅层,边推边注药,或者 将注射针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物三、临床应用 (一)坐骨神经痛:阿是穴 ,10%葡萄糖 注射液16毫升加威灵仙4毫升,隔日一次 ,10次为一疗程 (二)肋间神经痛:支沟、阳陵泉,维生 素B12两穴各一毫升,每日一次,10次为 一疗程三)脑瘫后遗症:运动区、感觉区(均属头 针穴区),乙酰谷酰胺4毫升,运动区、感觉 区各2毫升,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四)痿症:髀关、扶兔、足三里,三磷酸腺 苷3毫升,三穴各1毫升,每日一次,20次为一 疗程五)呃逆:足三里,利他灵或者 654—2分注两侧足三里各1毫升,一 次即愈,不止者,可续注2~3次 (六)胃下垂:中脘、足三里,ATP 注射液各注入两穴0.2毫升,每周两 次,20次为一疗程七)遗精、阳痿、不射精:次髎、 中极、关元,用维生素B1 50毫克或者 丙酸睾丸素5毫升轮流注射上述穴位, 每隔2~3天一次,4次为一疗程八)哮喘:定喘,生地或者 附子注射液各1毫升注入定喘穴 (双侧),10天为一疗程九)急、慢性气管炎:肺俞、列 缺、丰隆,用普鲁卡因、维生素 B12、胎盘组织液的一种或者数种 2~3毫升,分注上穴,隔天一次, 10次为一疗程。
四 注意事项 (一)注意无菌操作,每个穴位应换一个 针头,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注意药物的 失效、沉淀、变质等情况 (二)注意药物的禁忌、剂量、配伍、副 作用、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反应者,应 先做皮试三)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髓 腔、血管内,以防引起关节红肿热 痛、骨髓损害等四)胸腹背部注射不宜过深,要注 意避开神经干五)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 过多,量应减少,以防止晕针孕 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合谷、三阴 交等部位或穴位,禁忌注射,以防 流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