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医学》试题库(包括全部章节).doc
11页《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一、 填空题1 .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2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 式、卫生服务3 .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 病因、宿主、环境4 .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 者、传播效果5 .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三、 判断题(V) 1 .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X) 2 .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X) 3 .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V) 4 .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V) 5 .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X) 6 .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V) 7 .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V)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X) 9 .无病就是健康X) 10 .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X) 11 .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V) 12 .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X) 13 .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 选择题1. 预防医学的对象: D.确定的群体2 .预防医学是: C .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 .生态健康模式是( E) E .环境—生物—健康4 .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C .个体一群体一社区医学阶段5 .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 .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 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 .传染病8 .个体的免疫接种( A ) A .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 .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 .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 .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 C .强化社区行动11 .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A .预防性卫生服务 B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 .社区建设12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A .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 .承认其社会属性 C .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 .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 .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A .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E .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B .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 .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 .卫生服务E .生物遗传15 .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BCDE )A .预防为主 B .中西医并重C .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 .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 .加强农村工作16 .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A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 .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 .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 .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 .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 名词解释1. 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 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 使人们观察、 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 .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 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3. seco ndary preve ntion :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 "三早〃预防措施4. 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5 .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 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五、 简答题1. 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答: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 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 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 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 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 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 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 强一级预防。
2 .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答: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 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 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 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受传播者: 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 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 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3. 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答: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 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4. 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答:(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 环境与健康一、 填空题 _1. 大气的自净作用有 扩散作用、 沉降作用、 氧化作用、 中和作用、 植物的吸收作用2 .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 降水、地面水 、地下水 三大类3 .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有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 ph值、水温、水的混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 、农业污染5 .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有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酸雨6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有 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三、选择题(每题 1分,共21分)1. 除(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 空气 B. 水 C. 森林 D. 土壤 E. 食物2 .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 (A)A.慢性中毒3 .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 A.相加作用4 .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D)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5 .飘尘的直径在(C ) C. 5微米以下6 .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 C.转移. SO2的主要作用部位(B) B.上呼吸道1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B ) B. 泉水9.室内的氡主要来自( A )A. 房屋地基10 .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B)B. 慢性汞中毒11 .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 C) C. 改善水质混浊度12 .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13 .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A. 地甲病 B. 克订病 生儿先天甲低14 .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15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生活污染 B. 工业污染E. 以上都是16.A) A. > -1 者CC.E))痛痛病D.)A. 黑脚病C. 交通污染亚克订病 E. 新D. 农业污染17.18. 滤19.20.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 E) E.室内最主要的致癌危害因子是( 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氟摄入过高E)E.BaPB)B.沉淀 - 消毒 - 过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 B)B.SO 2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E) A. 治理工业三废 B. 预防农药污染E.D. 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 21 .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B ) 22.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二、 名词解释C. 以上都是预防生活污染B.5.60A) A .工业企业1 .环境污染: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 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
2 .公害病: 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叫公害病3.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 CO2 和水蒸汽能吸收和反射由地球表面散 发出来的热辐射, 是地表温度能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这等同 于人工温室的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4.有效氯: 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时, 凡含氯化合物中氯的化 合价大于 -1 者,陈为有效率,具有杀菌作用5 .碘缺乏病: 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最明显的表 现是甲状腺肿大和克订病四、 简答题1 .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急性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 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慢性作用:由于污染物多为低剂量、长时期的排入环境中,因 而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作用 当人体吸收环境污染物的量逐 渐累积到足以造成机体操作的剂量, 或有害污染物对机体的微小损害 积累(机能蓄积)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 征远期危害:( 1 )致癌作用环境的致癌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 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 2 )致突变作用突变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畸 变和基因突变两方面 3)致畸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致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2.简述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污染物。
生活炉灶;人体排放;建筑材料及家具;烟草烟雾;其他,如家 用电器和家庭化学物的使用3.简述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常用的消毒物氯化消毒的原理:量氯消毒法:加入 10 倍于常量氯化消毒时所用的加氯量,即 10 —20mg/L 4.简述碘缺乏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病因:地质环境缺碘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些因素:( 1 )高碘 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木薯、杏仁、黄豆、核桃 仁和豌豆等食物中含有 CN ,进入体内可形成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 对碘的浓缩能力, 还可从甲状腺中驱除碘, 致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引起 甲状腺肿大 (3)饮水因素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 、克汀病(简称地克 病)防治措施: 在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区, 补碘是行之有效 的防治方法补碘的方法主要有碘盐;碘油此外,患者也可口服碘化 钾,但用药时间长,不易坚持第三部分 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健康一、填空题1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主要包括 职业病 、工作有关疾病 、工伤2.符合我国国情的八字综合防尘措施是 革、水 、密 、风 、 护、管 、教 、查3. 高温作业类型有 干热环境、 湿热环境 、夏季露天作业 三种。
4 .中暑分为 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 三型5.医院内感染有三个重要环节: 感染源 、易感人群、传播途径6 .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