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GPS静态数据处理说明书7.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7341657
  • 上传时间:2023-1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8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 快速入门第七章 快速入门本章主要通过一个实例,讲解HDS2003 GPS 后处理软件解算GPS静态与动态后差分数据的一般过程使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该软件的使用方法本章内容适合于刚开始使用本软件的用户本章只介绍HDS2003 GPS数据处理软件包的一般使用过程,其它更详细和高级使用方法,请参见后面各章节的内容§7.1 静态GPS数据处理§7.1.1 新建项目执行“开始”菜单的“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启动后处理软件(图7-1) 图7-1 新建项目选择“项目”->“新建项目”进入任务设置窗口在”项目名称”中输入项目名称,可以选择项目存放的文件夹,“项目文件”中显示的是现有项目文件的路径,按“确定”完成新项目的创建工作 图7-2 项目设置 系统将弹出项目属性设置对话框,用户可以设置项目的细节,坐标系统和七参数,如(图7-3): 图7-3项目属性 §7.1.2 导入数据任务建完后,开始加载GPS数据观测文件选择“文件”-“导入”,(图7-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加载的数据类型,按“确定”或者双击选择进入文件选择对话框,如图7-5所示: 图7-4 导入数据 图7-5导入中海达格式数据 选择*.ZHD文件,如图7-6所示,可以按“CTRL”或“SHIFT”键进行多选,单击“打开”,将数据文件读入。

      图7-6 选择ZHD数据 录入数据后的窗口如(图7-7)图7-7 录入数据后的窗口 §7.1.3处理基线当数据加载完成后,系统会显示所有的GPS基线向量,各条基线的有相关信息暂时为空同时,综合网图会显示整个GPS网的情况 下一步进行基线处理,单击菜单“静态基线”->“处理全部基线”,如图7-8所示,系统将采用默认的基线处理设置,处理所有的基线向量 图7-8 处理全部基线 处理过程中,显示整个基线处理过程的进度,如图(7-9)所示从中也可以看出每条基线的处理情况 图7-9 基线处理过程 基线解算的时间由基线的数目、基线观测时间的长短、基线处理设置的情况,以及计算机的速度决定处理全部基线向量后,基线列表窗口中会列出所有基线解的情况,网图中原来未解算的基线也由原来的浅色改变为深色,如图7-10所示: 图7-10 基线解算后的结果 §7.1.4平差前的设置在基线处理完成后,需要对基线处理成果进行检核由于本章为快速入门,所以我们假定所有参与解算的基线都合格,通常情况下,如观测条件良好,一般一次就能成功处理所有的基线基线解算合格后,还需要根据基线的同步观测情况剔除部分基线,在这里我们也不作介绍现在我们直接进入网平差的准备。

      首先在管理区中却换到“站点”,在树形视图右边双击“观测站点”中的已知点,再在属性区中选择“修改”标签,进入测站坐标设置,如果是采用二维平差,则固定方式采用xy或xyH方式输入,如果是三维平差,则选中BL或BLH方式输入如果只做高程拟合,则选择H,选择好后在对应的格中输入已知的坐标值,相应的精度可以填在后面,并将是否固定中选择是(不选择表示固定坐标不能生效,网平差时将不使用)同样方法把所有的已知点坐标都输入完毕如图 7-11图7-11观测站点设置选择菜单“网平差”->“网平差设置”, 进入“网平差设置”窗口,确认选择了“二维平差”选项,若需要进行高程拟合,则需确认选择“水准高程拟合”,如图7-1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子午线的必须设置正确也可以在“坐标系管理”中设置中央子午线等参数  图7-12选择平差项目 §7.1.5进行网平差执行菜单“网平差”下的“进行网平差”,软件会按照上一节的设置进行平差或高程拟合观测站点”窗口下对应的每一个观测站点中,“自由误差”为自由网平差结果误差,“二维误差”为二维平差结果误差,“三维误差”为三维平差结果误差,“拟合误差”为水准高程拟合结果误差见下图(图7-13) 图7-13 平差结果显示 §7.1.6成果输出假定这样的网平差结果是满足用户要求的,因此我们将它打印输出,并作为成果提交。

      执行“处理报告”菜单下的“网平差”,如(图 7-14) 图7-14生成网平差报告平差结果中的全部内容输出成一个HTML报告形式,如图(7-15) 图7-15 详细成果输出 可以点击右键,选择打印如图(7-16)图7-16 成果打印软件还提供了其它的成果输出方式,具体内容请查看后面的章节 这样,一个静态基线控制网的整个处理便算完成了 §7.2 动态后差分数据解算§7.2.1 动态数据处理设置数据录入完毕后,可以进行动态数据处理了,也即进行后差分解算选择“动态差分”菜单下的“动态路线处理设置”,出现图7-17所示对话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设置对话框中各参数的含义请参见后面的章节可减少结果的离散度 图7-17 动态数据处理设置上述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直接选择“动态差分”菜单下的“处理全部动态数据”, §7.2.2动态后差分数据的录入与静态处理一样,首先要新建一个项目,再把固定站和移动站的采集的数据文件传输到项目对应的路径中用“项目”菜单下的“导入”,把数据读入任务如图7-18所示:图7-18 录入数据由于外业观测时,这两个文件就分别定义为静态观测文件和动态观测文件进行同步观测,因此,软件将自动将它们组合成一条动态路线。

      如图7-19图7-19 动态路线§7.2.3动态后差分数据解算 为了将动态路线的成果转换到用户所需要的坐标系统中,还需要进行如下的工作:首先设置好需要的坐标系,坐标系的设置可参见后面的章节然后再在管理区中选择“站点”,双击左边的固定站,出现“属性区”,输入固定站的已知坐标如图7-20所示:图7-20输入固定站坐标上述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直接选择“动态差分”菜单下的“处理全部路线”,如下图7-20所示:图7-20 执行动态路线处理进行解算,如图7-21所示:图7-21 动态路线解算这时,如对解算结果不满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解算模式,这里就不作详细的介绍§7.2.4生成处理报告处理完后菜单在“查看”→“网图”(必要时可以执行“刷新视图”),可见到动态路线的各测点和各测线点击右键,选择抓图,如图7-22所示:图7-22 抓图§7.2.5得到测量结果选择“处理报告“中的“动态差分“可以生成动态差分报告,如图7-23图7-23生成动态报告输出的结果包含了该条路线上的所有点位的信息,如图7-24所示:图7-24 动态报告在处理完后在项目路径的MOV子目录下会生成一扩展名为ISM的文件(为文本文件,可改为txt后缀用记事本打开查看),该结果可以被打印或者供其他处理软件调用,也可以通过软件自带“编辑与计算”功能计算路线周长或面积等,具体内容见“动态路线处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