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设计史流派.doc
16页工业设计史流派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 ,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18 世纪前的欧洲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 格盛行一时 ,其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的镶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厌恶在探求新的 设计风格的过程中 ,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 1750 年,罗马庞 贝遗址被发掘 ,在欧洲引起了研究古典艺术的热潮 ,人们认识到古典艺术质量远远 超过巴洛克与洛可可 , 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 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 “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 独立和完整 , 细节的朴实 ,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 , 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 ,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 然有共同之处 ,但多少也有些差异 ,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 ,而在英国、 德 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新古典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 ,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 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 ,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 ,构件和细部装饰 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英国新古典家具的成就很大 ,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 设计师 ,他们长于设计朴素、实用的形式,其设计出来的产品成为了现代家具设 计的先声。
折衷主义在 19 世纪 ,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 所谓折衷主义就是 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 ,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 ,所以 也被称为 “集仿主义 ”随着生产的商品化 ,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刺激市 场 ,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 ,汇为奇观同 时 ,19 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 ,考古学大为发达 ,加上摄影术的发明 ,帮助人们认识和 掌握了古代遗产 ,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工艺美术运动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说它是一次运动 ,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 ,具有国际意义 18 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 ,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去手 工制造的产品相比 ,呈现明显机械化特性 : 有些产品的造型和装饰设计 ,仍照搬传 统手工业产品的样式 ,使难于应付复杂形式的机器产品比过去用长时间精雕细琢 的手工业产品显得粗糙低劣 ;有些产品因按照机械生产的特点重新设计 ,其单纯简 洁的样式 ,却使许多认为只有花样繁琐的传统样式才代表精致完美的消费者难以 接受因此 ,非常不成熟的工艺美术设计 ,面临着新旧过渡时期的困难。
以英国诗 人、文艺批评家拉斯金和画家、工艺美术设计家莫里斯为代表的传统派 ,一面在理论上展开了批评和宣传 ,一面积极致力于设计实践他们不满当时机械化产品 的粗糙、简陋 ,认为真正的工艺产品应该既实用又美观 ,企图恢复中世纪传统作坊 生产的手工产品的标准的手工技艺和完美而精致的设计为此 ,莫里斯建立了自己的染织作坊 ,亲自设计并以手工制作各种织物、壁纸、地毯和家具等其设计 在否定当时机械化样式缺少曲线变化的前提下 ,运用了自然界有机物 (如花草 )的 形式 ,并加以变形 ,使装饰纹样呈现出变化丰富的曲线 ,富有生机和运动感 它们和 曾经风靡欧洲、有强烈装饰感的巴洛克和罗可可 (见巴洛克、罗可可 )的曲线风格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风格很快在建筑造型、室内装饰、园林艺术、书籍装帧 等各种工艺美术设计中表现出来 ,并影响了整个欧洲设计界拉斯金和莫里斯的 言行使其走进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怪圈 :他们从审美角度反对工业化时代生活用 品的机械生产及其造型样式 ,但他们号召人们把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其功能相结合 , 并身体力行因此 ,实际上是在引导人们对产品 (不论是手工还是机器产品 )设计与 其功能的关系予以特别重视 ,指出了正确的设计方向 ,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产品设计 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
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法国设计师兼艺术品商人萨穆尔 宾于 1895 年在巴黎开设了设计事务所 “新艺术之家 ”并,与一些同行朋友合作 ,决心 改变产品设计现状他们推崇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设计 ,推崇精工制作的手工艺,要求设计、制作出的产品美观实用 ,他们对建筑、家具、室内装潢、日用品、 服装、书籍装帧、插图、海报等进行全面设计 ,力求创造一种新的时代风格他们在形式设计上的口号是 “回归自然 ”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 案的素材 ,但又不完全写实 ,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 ,呈现出 曲线错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在 1900 年的巴黎国际 博览会上 ,法国设计师的精美作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在欧美各国引起广泛响应 , 并使“新艺术之家 ”的名称不胫而走 ,故以“新艺术 ”命名其运动所以,法国自然成为 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作品有 :吉玛德设计的巴黎 地铁入口 ;穆卡设计的海报 ; 盖拉德在 1900 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的设计作 品《新艺术室》 ;盖勒设计的细木镶嵌家具 ;查普列特设计的华美瓷器等。
还有些 平面设计家为商业所做的广告设计 , 在视觉传达领域的探索中迈出了第一步法 国设计师不仅通过报刊宣传其主张 , 还直接向社会推销他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新艺 术风格的各种产品 ,创办设计专门学校 , 推广设计教育 ,如盖勒所创办的南希工业 艺术联盟学校小城南希是巴黎之外又一个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 ,两地的设计形式各具特色 ,互相影响在法国新艺术运动中还涌现出许多成绩卓著的设计团 体 ,如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等 ,以六人集团的成绩最为突出这使法 国的新艺术运动色彩纷呈 1925 年左右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逐渐被装饰艺术运动 取代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 ,1907 年成立 ,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 它在理论与实践 上都为 20 世纪 20 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创 始人有德国著名外交家、 艺术教育改革家和设计理论家穆特休斯、 现代设计先驱 贝伦斯、著名设计师威尔德等人 其基地设在德累斯顿郊区赫拉劳 其宗旨是通 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 ,提高德国设计水平 ,设计出优良产品同盟认为设 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 ,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 ,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 术家 ,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 ,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
它努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工业设计思想 ,介绍先进设计成果 ,促进各界领导人支持设 计的发展 ,以推进德国经济和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它表明德国在工业设计方面 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盟中的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前所 未有的成就 1912-1919 年,同盟出版的年鉴先后介绍了贝伦斯为德国电器联营 公司设计的厂房及其一系列产品 :格罗佩乌斯为同盟设计的行政与办公大楼、幕 墙式的法格斯鞋楦厂房、陶特为科隆大展设计的玻璃宫 ;纽曼的商业化汽车设计 等 ,都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尤其是对 1914 年科隆大展的展品介绍 ,更令人 耳目一新年鉴还及时向人们展示国际工业技术发展新动态 ,如美国福特汽车公 司首创的装配流水线年鉴还发表不同观点的理论文章 ,让人们在争论中求得真 理1914 年,同盟内部发生了设计界理论权威穆特休斯和著名设计师威尔德关于 标准化问题的论战 ,前者以有力的论证说明 :现代工业设计必须建立在大工业文明 的基础上 ,而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必然要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在此前提下才能 谈及风格和趣味问题 这次论战是现代工业设计史上第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论战 是德国工业同盟所有活动中最重要、 影响最深远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其活 动中断但它所确立的设计理论和原则 ,为德国和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 础风格派( De Stiji )荷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产生于 20 世纪初 ,是早期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 组成部分风格派本源于荷兰绘画艺术风格 (见风格派 ),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 设计界的风格派被看做是现代主义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 因风格派创始人、 画家蒙德里安曾以 “新造型主义 ”(Neo-plasticism) 为题发表论文 ,以新造型主义来 形容其创作风格 ,故人们又把风格派称为新造型主义 其设计的代表作有 《风格》 杂志的封面设计和斯拉拉斯堡的奥伯蒂咖啡馆的室内设计 :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 罗德住宅、红蓝椅子 :奥德设计的乌尼咖啡馆等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和杜斯伯 格有关风格派的理论著述 , 是风格派设计的理论依据对于设计界来说 ,新造型主义这一名称尤为贴切风格派主张从理性出发 ,用抽象 的几何结构来表达宇审和自然的普遍的和谐与秩序 , 探索被事物的外貌所掩盖的 规律,这些规律表现了科学理论、机械生产和现代城市的本质和节奏其设计界 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设计师里特维德、 建筑师奥德等人。
他们主张把纯艺术的风格 派原则运用在建筑、家具、其他产品和平面设计中 ,渗透世界 ,以创造新的世界秩 序他们注重使用和表现新材料、新技术 ,指出建筑的空间是由功能与和谐两个 方面构成 ,其外观是由其内部空间决定的他们把风格派绘画艺术的极其简洁有 序的造型、色彩和线条的形态 ,应用到建筑、服装、家具等方面的设计中 ,并设计 了新的字体和非对称均衡的印刷版面 风格派设计所强调的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 的思想和结构第一的原则 ,为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了思 想基础风格派设计的代表有 《风格》 杂志的封面设计和斯拉拉斯堡的奥伯蒂咖 啡馆的室内设计; 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 红蓝椅子; 奥德设计的乌尼咖 啡馆等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有关风格派的理论著述也是风格派设计 的理论依据包豪斯 (Bauhaus)1919 年 4 月 1 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 ,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 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 虽然仅存 14 年 ,但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 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 ,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 ,成为 20 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
包豪斯经历了两个主 要发展阶段 :①魏马时期 (1919 一 1924), ②德骚时期 (1925-1933), 其名称根据学 院所在地而来格罗佩乌斯 (1919-1927 年任职 )是其创立者和第一任校长第二 任校长是迈耶 (1927-1930 年任职)第三任校长是凡德洛 (1931 一1933 年任职) 他们都是当时德国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 ,对包豪斯的贡献极大 20世纪初 ,在大工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 ,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方兴未艾格 罗佩乌斯敏锐地意识到 :应该建立新型的、专门的设计学院 ,以培养工业社会所需 要的设计人才他一再向政府提出创办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专门学校的建 议 ,1919 年魏马政府表示同意 ,在合并魏马美术学院和魏马工艺学校的基础上 ,成 立了包豪斯学院其德文全称为 “DeSStaatliches Bauh aus”即国立包豪斯”格罗佩乌斯把德文的建筑(bau)和房子(haus)两词合一而创造了 “BauhauS'包豪斯), 含意是新型的建筑设计体系 ,但其设计教育内容包括了以建筑为中心的所有工业 设计格罗佩乌斯亲自拟定了《包豪斯宣言》 ,确定其设计宗旨 “艺术与技术的统 一”。
包豪斯在实践中探索 ,确立了现代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教育方向 :①设计的目的 是人而不是产品②设计必须遵循客观、自然的法则其教育体系、设计理论与 设计风格在实践中逐渐成熟、 完善包豪斯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艺术和技术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