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方法.doc
9页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方法1 根据《信访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扩展资料 《信访条例》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诉、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在其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第十条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人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可以就信访人反映突出的问题到信访人居住地与信访人面谈沟通 第十一条国家信访工作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或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信访信息系统,并与上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方法2 1首先要准备好上访的内容,然后信访局要经过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处置信访举报件、信访案件的办理和反馈、信访案件的审结四方面进行办理 2(一)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 群众信访形式有来访、来信、来电、网上举报等来信、来电、网上举报,主要是处理举报件,跟来访后举报件的程序相同,因此这部分仅介绍来访工作 群众来反映问题,我们接访要按这一顺序进行: 1、登记来访情况。
登记信访人的基本情况,登记人数、姓名、身份证号、所属单位、人员身份、之前信访单位等 2、听信访人陈述,了解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共有几个,各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 3、答复受理范围根据信访人反映问题辨认信访人的诉求应该归哪些部门管,哪些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哪些不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给予答复 4、业务范围内的,进一步听取其详细介绍情况每个问题尽量了解全面,了解清楚被反映人、线索来源、信访要求、真实动机与目的群众信访目的与动机多种多样根据我几年来的总结,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争权益希望通过信访解决涉及本人的权益问题;二是夺权力希望通过信访把台上干部搞下台;三是谋私利希望通过信访胁迫县、乡、村干部给自己好处;四是图报复由于与干部存在个人恩怨,希望通过信访使对方受到惩处,以解心头之恨尤其是到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问题主要是这几种因此,群众来访时,我们一边要认真听取信访人的反映,一边要弄清他们的真实意图,分析形成信访问题的真实原因,为以后处理信访问题奠定基础 5、填写信访举报登记表由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报领导拿出最后处置意见 接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防止先入为主。
信访人反映问题的目的与动机不清楚,为了引起重视,往往夸大事实因此,接访人要防止先入为主,不轻易相信信访人,不要说一些支持信访人的话否则,纵容了无理信访人,又使息诉罢访工作难做因此,接访工作人员,尽量少说话,多听信访人讲,不轻易表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既是原则,也是方法 二是要遵守保密纪律一是利于保护信访人;二是利于查实信访问题; 三是注意方法,做好解释工作,不与信访人发生冲突反映事实是否真实需要调查后才能做出结论,因此既不要说一些支持信访人的话,也不要说一些反对信访人的话否则,言多必失接访过程中,要学会察颜观色,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我们要耐心一点,和蔼一些,多一些理解,多换位思考,不厌其烦,对反映的问题或诉求无论是有理或无理的都要认真听取,要带着感情接待 3( 二)信访举报件的处置 纪委信访举报部门接收到信访举报信件后,一般按以下四种渠道处置: 1、反映促办对一些重要情况和问题信访举报部门通过《信访简报》、《来信来访摘报》、《专题报告》、原信送阅等形式报领导批示,促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2、转交承办对不属于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问题转交下级纪委监察机关处理,做到件件有交待。
一是平转,要下级酌情处理,但不能不处理二是信便函发函要求下级纪委核实处理,处理结果报告上级纪委三是要情况、要结果,俗称两要案件要求下级纪委报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调查人员的调查报告、下级纪委的意见、处分决定、被处理人意见、反映人意见全部上报 3、移送承办对涉及本级党委、政府管理的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成员问题移送给本级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部门办理移送时办理移送手续 4、直接查办对一些亟待查明、易查易结以及打击报复举报人的问题,由信访举报部门直接查办 4(三)信访案件的办理和反馈 1、组织信访案件调查组一是组织落实办案人员人员和人数由案件内容及工作量决定注意与本案有牵连或信访人对其意见较大的人员应当回避二是适当分组分工按调查路线、调查对象和内容,进行分组分工,并尽量与承办人员的专长结合起来三是做好调查前的思想准备工作具体讲做到“三吃透”,吃透领导批示精神,吃透涉及政策法规,吃透案情(反映内容) 2、调查步骤和方法一是初步摸底接案后,可以主动找信访人,重新全面听其对案情陈述,详细了解疑问和不明之处可以与案件发生的有关单位联系,做一般性了解二是制定调查计划计划应对具体调查任、时间、步骤、方法、措施、包括调查路线都作出明细安排。
分条文式或表格式三是调查取证可以与当事人、知情人和有关领导调查;可以召开小型座谈会调查;可以到发案实地查访,进行实地指证可以查阅资料,包括有关文件和已处理的原卷与原始材料在不影响被调查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依法采用现代先进器具进行必要的摄影、录音、复印等调查取证必须两人以上,必须做笔录,记清调查时间、地点、被调查人姓名、身份、住址、具体谈话内容,笔录记好后由被调查人签字调查过程中,注意处理好死材料和或材料的关系死材料指原始材料和原始记载,在一般情况下,说服力比较强;活材料指证人证词,由于人们证词受其政治立场、所处环境、亲疏关系和记忆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要加以鉴别要尽量收集多方面的,对当事人有利的、没利的证词都要听要做到死活材料互为补充要注意方法,选择好谈话时间、地点,布置好场景,学会一些谈话技巧四是听取申辩指在案件调查报告形成后将调查结论与处理建议与信访人和当事人见面,听取或征求意见凡申辩意见有理的,必须根据意见修改,提的不合理的给予解释,讲清道理后仍不服的可以保留意见,由办案人员在其意见后面加以说明,供领导在正式研究处理决定时参考 3、信访案件的处理信访案件经调查,有举报不实的、有轻微违纪问题不需纪律处分的、有违反党的纪律问题甚至违法问题的三种情形。
举报不实的要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有轻微违纪问题不需纪律处分的实施信访监督信访监督对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成员轻微违纪,不需处理的问题,采用一定方式进行监督方式有信访谈话、发信访通知书、建议召开民主生活会、与组织部门联系沟通、委托下级纪委监督、集体警示违反党的纪律问题的及时按照程序报请立案,进一步审查,审理,依照《纪律处分条例》作出处理,存在违法问题的及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进行依法处理 5(四)信访案件的审结 1、督办上级纪委对转交下级纪委承办案件,要经常过问督办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交办案件一般应在三个月内报告结果,不能如期报告时要说明理由和办理情况形式有派人督办、督办、发函督办、汇报督办、调卷督办、跟踪督办等办法,督办有记录确保件件有回音 2、交办信访案件的上报两要案件,下级纪委在处理结束后上报上级纪委申请结案必备材料有:调查报告和处理结论控告人和被检举、控告人对调查处理的意见在检举、控告人或被检举、控告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应附有承办单位对其不同意见的说明被检举、控告人有错误,组织上已令其检讨或给予组织处理的,应附有本人检讨或处理决定。
呈报机关的审查意见3、信访案件的审结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上报案件和本级其他部门办理案件进行审查,审查上报结果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审核上报材料是否回答了信访举报反映问题,调查事实是否清楚、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恰当、是否经过集体研究或领导把关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在两个月内提出处理意见 6大致步骤就是以上几点,大家可以参考这个过程进行合法有效的上访 处理信访举报的基本方法3 在基层的工作中,信访工作往往是重点中的重点,因为信访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直接影响全镇工作的年度考核优秀然而在基层工作中,往往感觉到信访问题的解决总是停留在“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小修小补”、“嘴上说的一诺千金,实际上却一动不动”、“一直在解决却解决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窃以为难以解决信访问题往往都是“老大难”的问题,这些问题或是历史遗留,牵扯到上几任的村干部;或是现实困境,牵扯到众多部门,而基层信访工作人人往往忙于接访,忙于处理网上信访平台,加上本身没有权力去解决问题,只好对上访人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相信政府会解决的,而乡镇分管信访的领导实在是分身无术,一些问题牵扯面之广,自己也是没办法,只能拖,拖的自己走,拖得百姓乏。
就这样,基层政府在群众眼中的威信逐渐降低 所以,信访问题的解决的根本办法还在于基层治理结构的再造,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能力,激发自治活力,实现基层多元共治,真正把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让问题暴露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而要做到信访问题早了、小了,重在: 一、基层治理要充分发挥民主在事前、事中、事后,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进来,讨论起来,做起主来,让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定,尤其是涉及到利益的事项,更应该公开公正,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上,让人民群众决定而不是现实中,不涉及利益的事,让群众广泛参与,但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不强烈,所以群众在乎的少参与的少;涉及利益的事,群众最需要参与感和获得感,最需要群众做主,反而这个事由村干部和上级部门替群众做主,导致牺牲了部分群众的利益,导致部分群众不停访,不停闹,不停告 二、基层治理要加强普法教育个别群众打着不公平、不公正的旗号,背地里却是打的自己的小算盘,为自己的利益而挑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通过的议事规则;而基层信访部门工作人员多次调解、多次解释被部分群众认为是不做事、不作为的表现所以,对个别不停闹、不断缠的要绳之以法 三、基层治理要在阳光下运行为什么很事情刚开始悄无声息,到了后来群众反映最强烈呢?往往是刚开始就是藏着掖着,背地里进行,没有经过群众议,没有经过群众决,到了后来纸包不住火,只好是将就着维持,将就找补了东墙补西墙,问题积累的越多,越来越积重难返,所以群众意见不断,导致基层工作难以正常工作。
四、基层治理要对症下药群众的家庭矛盾要发挥镇、村两级的调解作用,以理服人。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