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武宣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
16页2020武宣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4月28日在武宣县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武宣县县长吴孝斌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19年工作回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2019年,我县仍处于经济增长转型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我们围绕“六稳”工作要求,以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三个攻坚突破年”活动为抓手,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受到大藤峡截流断航的巨大影响,经济在恢复性增长阶段严重受挫(据第三方评估,截流断航直接下拉地区生产总值4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5%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1.19亿元,同比增长26.49%,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6%银行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4.03亿元,同比增长6.3%;各项贷款余额79.96亿元,同比增长9.7%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红黑榜”督查通报中“无黑全红”,共30次进入“红榜”2019年,是大藤峡建设等因素对我县经济社会影响最大的一年,困难特别多,压力特别大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为民办实事上,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如期完成十大民生实事27项具体工作投入2.36亿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628元、13389元,分别增长6%、8.9%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到我县调研脱贫攻坚和项目建设时,对我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县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县”“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县”等市级以上表彰、荣誉称号30项,承担自治区、市级现场会10次,在自治区、市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抓调整促转型,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不动摇,设立3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谋划“双百双新”产业项目〔1〕,全力提升“3+2”产业体系〔2〕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成功培育广安昌农等规上企业6家,制糖业、冶炼业、碳酸钙加工业、农林产品加工业等规上产值分别增长9%、20%、5%、9%以项目建设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引进工业项目11个,总投资90.75亿元,新引进的锦信碳酸钙循环经济产业园、智佳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项目填补了新材料和高新科技智能电子制造项目的空白实施18个工业项目,利佰林木业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合群风电场一期、广峰矿业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新东运、华恒等9个碳酸钙项目进展顺利,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8.5%投资1.04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项目13项,黔西、河西污水处理厂、城东工业园大道项目快速推进,园区发展稳步提升以创新驱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中金岭南矿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宝丰矿业新型阻燃剂材料、敏诚矿业“直流电矿热炉”技术取得新进展开展“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积极落实“双十条”政策〔3〕,以“三张问题清单”〔4〕跟踪问效,解决问题114个,44家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节约用电成本4168万元,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341万元,减免税费3000万元。
全县规上企业用电量、税收连续两年稳步增长,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结构优化、动力增强、效益提升的良好势头,工业稳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增强二、抓融合促振兴,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入4500万元建设5个片区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65条屯级产业道路,甘涧水库水源工程交付使用,高达水库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双高”基地面积达19.8万亩,2018/2019榨季进厂糖料蔗171.8万吨,全区糖业改革推进现场会暨“双高”基地建设年中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订单农业试点工作经验得到广泛推广粮食种植面积39.5万亩、产量12.02万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6.61%水果产量23.82万吨、同比增长39.5%水产品产量1.1万吨、同比增长4.9%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特色农业示范区提质升级,投入800万元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5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引领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82家,家庭农场达126家,其中2家通过国家级示范经营主体认定,20家通过自治区级示范经营主体认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1.9万户。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6.7万户,颁证率达80%供销物流园开工建设,全区供销系统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随着持续加大“三农”投入,我县农业从单一种养模式逐步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三、抓服务促消费,第三产业壮大升级全年实现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5家、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家、服务业企业1家,公路、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分别增长7.3%、21%、85%,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龙从作业区、大仁作业区等项目扎实推进,G209东绕城公路、百崖大峡谷至金秀大樟公路以及武宣至平南、武宣至忻城两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大洋城百货、宏耀新天地建成开业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点)达100个,覆盖率达67%,正式与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协议房地产开发投资14.71亿元,竣工主体建筑面积45.6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6.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10个旅游专项规划通过评审八仙天池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并对外开放,百崖大峡谷争创4A景区工作稳步推进,3个旅游码头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成功举办“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金葵花文化旅游节”等乡村旅游活动,下莲塘乡村旅游区入选广西十大最美乡村旅游景区。
全年接待游客482.24万人次,同比增长26.56%,旅游收入42.54亿元,同比增长33.13%四、抓招商促投资,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全面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推行“三图一单一榜”工作模式〔5〕、“八个一五到位”服务机制〔6〕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5.62亿元,开工率100%,中央资金支付率76.17%统筹推进自治区、市级重大项目54个,总投资218.55亿元,实现12个项目开工,开工率100%;7个项目竣工,竣工率100%;年度完成投资31.58亿元,完成率100.5%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7〕建设取得新突破,工业园区一期工程项目获得社会资本8.37亿元,是来宾市获得最多社会资本融资的PPP项目大藤峡县城防护工程初见规模,新开工交通水利专项复改建项目15个,雅村、下安和县城安置点项目稳步推进,居龙移民安置点实现搬迁入住,累计完成投资41.38亿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96个,总投资16.3亿元,面积4.77万亩,实现指标交易项目7个、1080亩,收益2.7亿元,完成土地收储3995亩产业大招商攻坚突破年”活动成效显著,新引进闽祥木业、三水北江等重大项目1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93.8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3.74亿元,完成任务的107.35%,同比增长15.23%。
五、抓效能促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办事难、效率低、负担重等痛点堵点问题开展百日攻坚,“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等17项重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自治区目标要求深化“放管服”〔8〕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9.7%,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达100%在来宾市率先建立事项管理库和受理审批工作平台,实现政务服务门户、事项管理库、“互联网+监管”等系统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与自治区、来宾市同步推进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使用,入驻业主单位17家,50个工程类项目可直接选取招标代理机构,有效助力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时间缩减21%实行新设立企业首次印章免费刻制政策,133家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E键查控室正式启用,率先在全区实现极速查控不动产信息,自助查询准确率达到99.5%,位居来宾市首位东森木业利用商标质押融资3600万元,成为来宾市首个知识产权融资案例我县优化营商工作2次在全市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六、抓巩固促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继续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抓紧抓实,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打好打赢“四大战役”〔9〕。
控辍保学“双线四包”责任机制和三级联动机制〔10〕联合发力,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8%,发放“雨露计划”等各项教育补助资金4418万元16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基本医疗参保率100%,住院和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分别达90.87%、80.5%农村危房改造竣工率100%,住房安全保障率100%投入2321万元实施20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安全饮水达标率100%产业扶贫精准发力,完成56个扶贫产业基地(园)建设,吸收带动贫困户6500户特色产业覆盖率96.96%,发放奖补资金3516万元,受益贫困户11555户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县150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4万元以上在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基础上,大琳、禄道、祥龙、马来、思劳等5个贫困村实现摘帽,2666户9395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7%全县各级扶贫干部以他们的辛劳换取脱贫的显著成效,让我们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七、抓治理促文明,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县城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11个规划进展顺利。
城市建设品质不断提升,投入4200万元完成中心公园一期工程、城区人行道铺装改造和主干道修复,仙湖公园、城东自来水厂、东绕城线加宽等工程项目扎实推进,湖畔华庭等棚户区改造项目稳步实施城市继续向东扩容发展,城区面积达到2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2.3%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取缔乱摆乱卖摊点3372个、清理占道经营532家,查处违法建筑1.78万平方米投放960辆共享电单车,开启便民出行新模式城乡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明确农村干线公路“一环六射四纵”新定位〔11〕,投入3933万元实施“四建一通”项目〔12〕47个,完成城乡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80.1公里,G209线金鸡至黄茆、马步至通挽路面大修工程全面完工,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客车”目标,结束了上江和下江村不通客车的历史交通运输部主办的“我家门口那条路”主题宣传活动在我县设立承办点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83.58%抓好“三清三拆”环境整治〔13〕,拆除危旧房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