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物总复习-模拟试题一.doc
11页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考生物总复习 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其成分处于不变的状态B.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C.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于消化道、组织液、淋巴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3.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传入神经的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4.如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入1升清水或静脉输入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的时间)。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代表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B.30~90 min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c代表饮清水后血浆浓度变化D.如果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5.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某同学给几个刚进食的小鼠的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小鼠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6.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糖含量维持在80~120 mg·dL-1下图表示在运动前后血糖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初期,血糖浓度下降,主要是由于血糖进入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乳酸、ATP造成的B.在1.8~4.5 min内,血糖浓度上升,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C.在4.5~5 min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D.9 min后血糖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与肌糖原和非糖物质的转变有关7.如图表示兴奋的产生和传递过程。
下面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b处的神经递质分布在组织液中,轴突的形成有助于兴奋的传导B.c处先产生的兴奋可传到a处并引起其兴奋C.兴奋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的原因是细胞膜在受到刺激后通透性发生改变D.b处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突触处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8.若在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导时,检测到的结果是( )9.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C.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中无递质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10.如图,如果A中细胞接受刺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引起细胞E收缩B.兴奋在神经细胞B上传递速度较在F处快C.在F处,神经递质的分泌需要高尔基体参与D.一般情况下,细胞E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11.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12.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呼吸加强加快,心跳加快,糖原分解增多、血糖升高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因为肾上腺是反射弧的效应器C.上述生理反应不利于机体提高对刺激的抵抗力D.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13.下图表示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途径,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可以说明下丘脑可通过神经和体液两个途径来调节内分泌腺B.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调节胰岛细胞分泌激素C.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的反射弧,最终的效应器是图中的“组织”D.若图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增加将导致③和④的减少14.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B.若A为浆细胞,B为抗体,则C为病毒入侵的细胞C.若A为神经细胞轴突,B为神经递质,则C只能是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D.若A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B为抗利尿激素,则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15.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饭后四小时,图中的激素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A细胞分泌的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结扎动物会产生糖尿病症状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促进糖原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激素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于胰岛细胞引起激素②的分泌1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异常反应 ③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均能识别抗原⑤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⑤17.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就属于特异性免疫B.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识别抗原C.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都形成效应细胞,分泌抗体D.能与靶细胞结合的是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可使其作用增强18.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上胚轴切段的顶端19.将一组玉米胚芽鞘的顶端切除,分别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将其保持在黑暗中12 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
则胚芽鞘弯曲的角度β(纵轴)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横轴)的关系可表示为( )20.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至f的琼脂块,其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是( )A.ab、c=d、e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③表示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25.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百万千焦,但其中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计算错误的是(单位:百万千焦)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B.A净生产量为59.5C.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9D.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0.5%2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27.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饭后四小时,图中的激素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A细胞分泌的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结扎动物会产生糖尿病症状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促进糖原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激素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于胰岛细胞引起激素②的分泌28.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29.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30.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在种群与种群、个体与个体、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属于信息传递二、非选择题(共55分)31.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______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____的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