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踪学习心得(一).doc
5页跟踪学习心得(一)一拿起这本《吴正宪数学教学教例与教法》,我就想起吴正宪的音容笑貌和 她在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讲习团上为我们所作的那堂精彩的课在学习了 吴老师的简历后,我更是有了很多体会,吴老师的教学生涯发人深思,催人奋 进首先,让我仰慕的是吴正宪老师的成功教改文章散见于全国多家教育教学 报刊上;不断应邀讲学、作报告,每场报告都引起强烈反响;参加了中国教育 电视台“名师讲坛”节目的录制工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录制了 教学片;曾登上国际数学研讨会的讲台宣读论文这些成就都是教师所梦想 的,其中任何一点都让我向往其次,让我深思的是吴正宪的经历她1954年出生,1970年中学毕业就开始 了教师生涯80年代初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十年后取得了巨大成绩我深深思 索:她16岁就开始教书,仅仅中学毕业,学历并不高,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 教育,只是通过自己默默地耕耘,虚心地讨教,才换来了今天的丰硕的成果 应该说我们的条件比她要好,即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又有现代化的教学设 施,可我们还是被禁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每当想到我自己工作近十年仍 无所作为,不禁使我深感羞愧,也因此激发了我,使我产生了奋斗的激情。
第三,让我惊叹的是吴正宪老师的“大胆”她有胆量改革教材,不按照教材 原有的编排体系进行教学,而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新组织 教材;她有胆量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五六年级两年的教学任务,并提前一年参加 全区的小学毕业考试我没有这种水平,每年每学期的学生考试就让我只能照 本宣科当然,这可能与各地教育要求有关,我想如果吴正宪换了地方恐怕也 没有今天的成绩了最后,我要做的是赶紧行动起来,更认真地搞好教学工作,并努力创造各种 条件进行教研和教改活动,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跟踪学习心得(二)“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 的重要保证前一段时间学习了吴正宪老师的《怎样备好一堂数学课》一文, 使我对“备课”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此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 解首先是钻研教材我认为,备课首先是备教材我以往的备课往往只考虑一 节课、一个单元最多也只是一个学期的知识体系,很少从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 材的整体着眼,把握知识结构学习之后犹如受到了点拨,认清了自己的不 足明白了从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材的整体着眼,把握知识结构有利于分清层 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其次是灵活驾驭教材只有对教材达到相当的熟练程度,并有深厚的教学实 践基础和经验,才能做到灵活地驾驭教材,从而达到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目 的一方面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认 知水平对教学过程进行灵活处理,化繁就简第三是突出重点,精选教学内容删去或略过学生己学过并掌握的部分内 容,突出主要的、本质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备好一节课还要做好“分析学生这一”环节教材相同, 教师相同,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特点不同也是决定备课的一个依据这也 是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精心设计练习,层层递进,步步深化是备课 的乂一个重要环节跟踪学习心得(三)想要上好一节数学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教师具有上好一节课的信念、科学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作先导没有这些前提,光凭机械的操作,是难以上好一节生动、高质量的课 的其次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刻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有 的放矢,分散难点,突破重点,教学过程才能做到简洁又序、条理清楚,知识 体系鲜明例如,我在进行《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复习教学时,借鉴吴老师的 教学经验,把本单元的众多的概念根据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关系进行复习,取 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了解、关心学生,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 认识活动,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其中学生是学习和 自我发展的主体,是教学的对象,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作 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创设条件现代教学 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交流之外,还有情感交流,忽视情感的交流是不能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只有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以良好的心 态投入学习,这需要教师本身就要有优秀的思想、心理素质第四,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上好一节好课的保证这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 语言、板书和课堂练习设计水平,要能用教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最后,上好一节课还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设备目前最普及的就是幻灯 投影课堂改革的实践证明,幻灯手段的利用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 地使用幻灯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降低坡度,提高教学效率跟踪学习阶段小结(1)自从1999学年上级安排每位青年教师跟踪学习名师以来,至今己将近三个学 期,对这次学习我有以下感受:我认为学习名师首先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这包括他们的敬业爱岗精神、刻苦 钻研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因此我在学习吴正宪时,一开始就学习了她的简 历,并从中获取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激发了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和信心。
其次要学习的是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一个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 育观念是指导教育教学的灵魂再次是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位名师的高水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虽然 是最引人动心动情、令人羡慕的,但并不能用“拿来主义”,直接套用在自己的 教学实践中的这需要我们通过“咀嚼”、“消化”、“吸收”,舍弃不适合自己的 内容,保留并改进有利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方法技巧跟踪学习心得(四)当前,全国教育系统自上而下都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 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 己理所当然地不能因循守旧,光说不练吴正宪老师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重要 原因就是她在教学中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以前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叫做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把教科书、教学大 纲当作基础和指导,这本没有错但是,编委会在编写教材和大纲时,面对的 是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考虑的是共性多一点,但是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教与 学的方式方法,完全依赖教材必定回给教学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不同 类型应用题分门别类教学,由于分得太清了,教加法应用题则是清一色的加法 应用题,减法、乘法、除法应用题以及其他典型应用题也是如此,一开始教学 时人人都能做对,一混合、综合后,部分学生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加减乘除, 全乱了套了,于是乱凑算数。
因此说,教材本身确实需要作一些调整此外,我觉得教师更应该有能力去自己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 调整数学教材在结构上有很强的连贯性,联系十分紧密,有纵向的延伸,有 横向的对比问题是教师如何能做好教材的重新组合呢?我想要重新组合教 材,教师首先有思想上的勇气和与胆略,不能瞻前顾后,有太大太多的顾虑, 要有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精神和信念其次,教师要有很强的整体观、大局 观,要熟悉整个小学各年级的每一册教材,有时甚至要熟悉初中一、二年级的 教材,便于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根据内容的联系、衔接来组合教材第三,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在教师分课方面实行“跟班”制,这样做有利于教师熟悉教材 与学生,进一步做好教材的重新组合,同时也减少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方法引起 的交接班的磨合时间,避免对.接班教师与学生造成一些不便当然,我觉得吴正宪老师带给我的并不只是教材重新组合的方法,重要的是 一些观念与信息,如“后乱不如先乱”,强化知识的对比联系,更重要的是她的 改革与实践的勇气和精神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 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渡的关键期数学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 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虽然我平时比较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 养,但是收效不大学习了吴老师的文章后,我首先进行了自我剖析,找到自 己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随意性大;二是持久性差;三是方法单一平时 训练时觉得学生哪里不足就补哪里,结果这里没有掌握又开始了新内容训练, 而且方法单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我明白了一些道理,艮"一要激发 学生兴趣;二要有系统性;三要循序渐进;四要方法多样更重要的是教师要 有钻研精神,要锐意进取,克服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不要幻想在短时间内 出效益同时教师要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当然也包括我)抱怨应用题难教,学生应用题不会做,连最简单的 数量关系都不会找,其实我们更应该从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去找原因,只要方法 适当,及早训练,常抓不懈,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着手,我想要教会学生解 答应用题的方法也许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跟踪学习心得之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检查教学效果是一个重要环节,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 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同时也是对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 能力的考核但是当前的考试方式方法和内容虽经过多次的改革仍存在较多的 问题如:既是考学生,也在考教师;评价标准死板,没有考虑到学生纵向发 展评价以及学生本身能力、试卷难易程度的不平衡性;考试内容以知识技能为 主,对能力尤其是利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太少;形式上以书面 考试为主,对动口、动手能力考查不足.....・以上问题一方面使考试不能真正公 正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不相适 应的。
由于目前教育普遍存在着“上面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教师怎么教,学生就 怎么学”和“上面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现象, 而且由于教帅的很多贴身利益或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息息相关,使 教师们重视考试的程度超过了平时教学,造成临阵磨枪、突击强化的短期行为 普遍存在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时期,评价检测制度的改革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而 且不进行考试改革,课程改革的其它方面也将成为花瓶般的“形式”,只能进一 步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因此说,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吴正宪老师 提出并实行的“书面考与口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口、 手、脑相结合”的方法就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它一方面提高了考查的全面性,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全面能力的发展,同时可以减少 临考前的“题海战术气汽然,考试改革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其过程必然将是漫长而又困难重 重跟踪学习心得之八“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由师生从自己身辿 所熟悉的事物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人或小组搜集材 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
它是对以往 “讲授-接受”式学习方式的突破性探索提出问题既可以是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启发学生产生联想,从自己熟悉的生 活情境中提出我认为提出的问题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适合学生思维 水平的发展问题不仅要具有真实性且应有i定思考探索的价值,使学生在研 究探索时能主动寻找与解决任务相关的各种知识,并对数学知识与解决问题之 间的联系进行主动的思考,探索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法,从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 知识结构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趣,我 们就从孩子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使他们在亲自做数学的过程 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获得就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如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一位 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超市帮助家R的购物活动,并将购物小票带到课堂, 向同伴介绍购买的商品,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合作解决如“一支钢笔和一个 笔记本共有多少钱?”,“一只牙膏比一块香皂多多少钱?”还有的同学提出请同学 们帮忙验证一下购物小票上所找的钱数是否正确这些问题来自生活,又 都涉及到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