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章:一个“知鱼之乐”的女子.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9684925
  • 上传时间:2024-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3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章:一个“知鱼之乐”的女子在民国才女当中,金章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她一生与鱼结缘,爱鱼、养鱼,无鱼不欢她画的最多的是鱼,扬名艺坛的也是鱼她的画作清秀灵动,是一位“知鱼之乐”的女画家1884年,也就是清光绪十年,金章出生在浙江南浔一个富裕的丝商家庭由于家境优渥,加上父亲比较开明,金章从小就无忧无虑地跟着哥哥姐姐在南浔的“承德堂”私塾里学习书法和《四书五经》等课程然而,父亲的一句“女孩子读书不必太认真,学好也无大用,早晚要出嫁”却影响和改变了她的一生金章认为父亲这是明显的重男轻女她忿忿不平:“为啥女孩读书无大用?”不过,父亲的这一说辞却激起了她潜意识里的学习斗志走着瞧!”为了和父亲重男轻女的想法“对着干”,聪明的金章立志要把字写好,她不仅自己加倍努力,还撺掇姐姐一起发愤临池,姐妹俩约定要做出点成绩给父亲一点“颜色”看看果然,几年后姐妹俩练就了一手颇具晋唐风韵的漂亮小楷,金章更是成了整个金氏家族的翘楚她不仅字写得漂亮,还工诗词、习画作除花鸟之外,尤擅鱼藻她为了随时观察鱼儿的灵性,在家里养了一缸又一缸的金鱼,临摹、速写,简直到了痴狂的地步执拗、不甘人后和刻苦努力,不仅使金章成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才女,也终于改变了父亲重男轻女的观念。

      在为女儿的成绩沾沾自喜的同时,父亲开始着力培养她1898年,父亲把金章送入了当时上海最著名的贵族学校一一中西女塾在这所连看大门的都必须说英语的美国教会学校,金章不仅熟悉了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绘画之艺还长进颇多1902年,金章随兄长一起远赴英国学习西洋美术在20世纪初,留洋求学之人已属凤毛麟角,而像金章这样赴英专习西洋美术的女生更是极其罕见当然,这其中除了得益于殷实的家庭背景之外,还与金章个人执著的兴趣爱好有着莫大的关联在英国,金章进入了伦敦著名的伦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London)1909年,金章再度留洋期间,她尽览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增长了多方面的见识,获益良多她注重观察西方文物,学了不少的西洋之学,为回国进一步研习国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两度留洋的经历,不仅拓展了她的眼界,更对她的画艺精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尽管画艺精进,金章却依旧恪守着“画鱼先养鱼”的原则为了创作,她在居所蓄养大量金鱼,她观察、临摹,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被鱼儿“霸占”了她以朱砂与淡墨写鱼,细勾金鳞,所绘的金鱼渲染层次丰富,形态生动自然,有波涟灵动之感她明暗分明的墨色运用,既有西洋绘画的光影效果,又有国画的天然神韵。

      1909年和1915年,她先后创作了《金鱼百影图卷》和《金鱼》团扇其中,长达10余米、绘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各式金鱼数百尾的《金鱼百影图卷》堪称她生平最精最长的画作,至今都是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藏品1920年,以鱼藻见长的金章,被邀请在中国画学研究会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职责,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国画人才她摒弃俗务,总结一生画鱼经验,写成的画鱼专著《濠梁知乐集》,被称为填补历史空白的开山之作一生爱鱼,“知鱼之乐”;一生画鱼,与鱼儿“会心”金章的成就不是靠纸上得来的经验,而是她日积月累用心与“心”相逢的结果编辑高倩)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