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杏叶片联合氟桂利嗪、谷维素预防偏头痛疗效分析.docx
5页银杏叶片联合氟桂利嗪、谷维素预防偏头痛疗效分析 (四川省仁寿县富加中心卫生院620575)【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氟桂利嗪、谷维素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方法:采用银杏叶片、氟桂利嗪、谷维素三联按疗程口服预防偏头痛发作30例结果:总有效率96.6%结论:银杏叶片联合氟桂利嗪、谷维素预防偏头痛有显著疗效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我们近三年来选择门诊偏头痛病人30例,通过银杏叶片、氟桂利嗪、谷维素三联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门诊病人30例,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脑电图检查,排除颅内、外其他疾病所致头痛,所有病例均无使用银杏叶片、氟桂利嗪、谷维素禁忌症全部病例中,女性21人,男性9人,年龄18—52岁,平均32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4.3年;偏头痛每月发作1—3次者25例,3次以上者5例;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者9例,有家族史者7例;普通型偏头痛24例,典型偏头痛6例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银杏叶片2片口服,每日3次;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日2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总疗程3个月。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止痛药物1.3疗效评价:1.痊愈:治疗3个月后偏头痛未再发作;2.显效:治疗3个月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减少70%以上,发作时间缩短,头痛程度明显减轻;3.有效:治疗3个月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减少40%以上,发作时间缩短,头痛明显减轻;4.无效:治疗3个月后偏头痛发作次数、时间、程度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1.4结果:全部病例均经3个疗程治疗后判断疗效,痊愈18例(60%),显效7例(23%),有效4例(13%),无效1例(3%),总有效率96.6%1.5不良反应:轻度困倦乏力者2人,未影响治疗2讨论: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有血管学说、神经学说及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祖国医学认为,偏头痛病位在脑,涉及肝、脾、肾等多个脏腑,气滞、痰邪、瘀血阻滞清窍,脑络失畅、不通则痛为本病的具体表现,治疗以行气活血,疏风通络止痛西德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对银杏叶进行研究,其结果发现,银杏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动脉血管、恢复动脉血管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其他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脂与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奇特功效;而且银杏叶内含有的酯类、酚类等化合物,还能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改善血液流变性,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
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发作过程和颅内、外血管的舒缩功能异常有关偏头痛开始发作时,颅内动脉收缩,引起脑供血区域缺血而出现先兆症状,继而颅外动脉(主要是头皮动脉)扩张发生剧烈头痛血浆中5-HCT有维持血管张力作用,先兆期血小板聚集可使5-HCT释放增加,引起颅内动脉收缩;头痛期由于单胺氧化酶迅速降解,使5-HCT急剧减少,引起颅内、外动脉扩张偏头痛患者的血小板比正常人的更易凝集,血小板聚集后释放大量的5-HCT、肾上腺素、组胺、血栓素A2等物质,使血管收缩并致痛氟桂利嗪是一种长效双氢哌嗪类衍生物,为一种选择性钙拮抗剂,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而改善循环,维持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同时它具有抑制血小板释放前列腺素F2a、血清素和血栓烷A2等钙依赖性血管收缩物质,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滞度,达到改善脑循环的目的在偏头痛发作过程中,患者往往伴随有焦虑、紧张、情绪不稳等因素,而谷维素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改善内分泌状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偏头痛患者神经-体液失调症状银杏叶片、氟桂利嗪和谷维素的联合应用,有效抑制了偏头痛发作的各种因素,能够显著预防偏头痛的发作;且该三种药物经济易得,适合长期用药。
由于氟桂利嗪长期服用有致抑郁可能,因此在治疗中应注意观察参考文献〔1〕黄泰康.神经与精神疾病.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49〔2〕李德香,徐玉祥,陈玉芳等.简明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1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