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师培训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可编辑).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398408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04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师培训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培训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教师培训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1 《西周的盛衰》 教学目标 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国人_,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战争的原因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原因、经过、性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理论同时使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演变和更迭;通过对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之所以迅速发展,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的辛勤劳动所换来的从而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正确的史观 教学建议 知识分析 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引起人民的反对,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从此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教法建议 难点突破: 指导学生阅读等级制度并且用图示法将其内容描绘出来,教会学生通过简单图表概括理解复杂内容的方法. 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回答“为什么武王伐纣是正义之举”?教会学生使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问题。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西周建立和商朝、西周灭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朝代更迭并能将其放置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朝代变迁的原因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重点因为正是通过这场战争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商的灭亡和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是另一个重点因为这种制度正是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在政治上的表现而且这种制度对于后世影响很大 分封制 分封制是本课难点分封的原因,诸侯国的建立以及同周天子的关系相对复杂,而且学生接触较少,不易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 教学难点:分封制 教法设计: 因为本课相关资料较多,可让学生事先预习,以学生讨论分析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课堂教学设计: 一、武王伐纣 1、纣王的_ 建议教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_,使学生理解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_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 2、周国的强盛 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周国强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别是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

      3、武王伐纣 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武王伐纣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效信息,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商汤灭夏桀的原因,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原因?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①商纣王的_,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②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③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 一、西周政治、经济的发展 1、周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区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议教师给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2、分封制和等级制 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奴隶主的政权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

      其效果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⑴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⑵手工业的发展 结合夏商农业和手工业状况,请同学比较并概述一下西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在学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后,教师应结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广大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介绍《诗经》中《硕鼠》、《伐檀》) 二、国人_和西周灭亡 1.国人_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周厉王的_并解释国人、防民之口甚于防?quot;等名词后,可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在介绍完共和行政后,师生一起讨论国人_对西周的影响 2.西周灭亡 让学生讲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3.东周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建议教师结合西周、东周具体名称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教师培训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模板2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

      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

      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_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

      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_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